测绘工程太原理工大学867测绘地理信息综合基础考研真题经验测绘科学与技术
太原理工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硕)/测绘工程(专硕)专业初试考试科目为867测绘地理信息综合基础,该科目于2022年由原本的测绘综合基础867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866合并而来,官网给出的参考书目有两本,但实际上会用到三本,分别是:《测量学》(第五版),程效军等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张海荣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或者本科课本《测量平差基础》(第二版)葛永慧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由于刚刚将试题合并,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往年的专业课真题的参考价值没有过去高了,推荐回归课本,以课本为主,专业课真题为辅,不可迷信学长/学姐把真题做会就行的经验贴。三本书中《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细碎,需要大量时间去复习,最好能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通读3-4遍,将内在的知识点牢牢掌握。《测量学》的知识重在理解,不需要一字不漏地记忆,理解其原理,掌握其脉络,如果觉得自己基础非常扎实,这本书可以花费时间稍微少一些,但仍然需要通读一遍加深印象。《测量平差》重在会列方程、会解简单的方程,记忆一些必要结论,不要求解一些偏题怪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我阐述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与经验,仅供参考。
一、 题型分析
2022年刚刚题目合并,题型并不固定,有新增题型的可能,目前已有的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还有综述题。过往还考过填空题(866),选择题。这几种题型中,以填空题的难度最大,以选择题难度最小。
二、 历年考点汇总
1. 测量平差基础
a) 观测误差和误差传播律,本书的基础篇章,需要注意本章中的各种概念,基本结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传播可以酌情观看
b) 平差数学模型和最小二乘原理,初步介绍了本书的几种平差模型,重点放在前四种模型,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是前几种模型的原型
c) 条件平差、间接平差、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本书的重点,要求能根据题目条件列立方程,了解其常用协因数阵的求法,最好可以记忆结论
d) 误差椭圆,了解误差曲线、误差椭圆的定义,明确其意义,知道从误差椭圆求各种误差的方式
e) 统计和假设检验,参看前四节,余下部分本科未涉及,考的概率不大
2. 测量学
a) 概述,为本书打下基础,都是一些测绘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发展简史留一个印象即可
b) 水准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测量,了解观测原理,知晓各种观测方法,会分类观测误差,并且针对各种误差可以进行减弱或消除。仪器内部构造细节、校正过程不做要求
c) 控制测量、地形测量,这是外业工作的一部分,要求了解其基本概念,会进行简单计算,各种观测流程要熟悉,详细使用流程(指某一个功能在哪一个界面这种问题,随仪器不同而不同的)不做要求,AutoLISP及三维模型不做要求
d) 地形图的应用,知道其概念和主要用途,要求能够根据地形图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工程上地形图应用的方法
e) 建筑工程测量和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测量,通读几遍,留有印象,知晓原理即可,具体工程中的操作考的概率不大
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应用
这是866的重点科目,知识点非常细碎,需要认真研读。而且这是一门比较开放的科目,其专业性也很强,如果不了解其内涵的话,在考场之上只能写一个“解”。每一章中的每一个概念都有可能作为考点。一些偏“新”的概念可能会出到论述大题,比如测绘系统标准化/时空GIS等(仅作举例,不是指单看这个就可以了)。这个完全就是水磨功夫了,需要拿出大量时间去读、去记,但不需要像政治那样一字不漏地背诵。
三、 专业课复习建议
总体来说,三本书的耗时情况为《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平差》>《测量学》,知识涉及的范围很广,单靠做真题不能完全覆盖,因此要回归课本,把课本知识掌握了,有条件可以进行知识框架的搭建,将知识真正内化,做到这一点,这门课就一定不会差,复习之时不要把精力放在特别难的题目上。同时,结合真题进行训练,但是不要迷信真题。
四、 个人心得体会
从往年专业课真题来看,理工出题的惯性是很大的,经常会有原题出现,但不要抱着“撞大运”碰原题的想法去复习,而是要踏踏实实复习,将自己的知识基础夯实,做到“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学长相信,只要认真做事,一定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