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谢晦 字宣明

谢晦 字宣明

谢晦(390-426年),字宣明,陈郡阳夏人。谢晦是谢安之兄谢据的后人,名门望族,美风姿。他曾经与谢混一起立于刘裕身前,刘裕称赞说:“一时顿有两玉人耳。”他初为建威将军孟昶的中兵参军,后受刘穆之举荐,成为刘裕帐下的第一谋臣。刘裕北伐收复中原,十策有九策出于他。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立宋,谢晦任中领军,封武昌县公。刘裕去世,他与徐羡之、傅亮、檀道济一起成为顾命大臣,权倾朝野。景平二年(424年),谢晦与司空徐羡之、尚书令傅亮合谋行废立,并弑宋少帝刘义符,杀庐陵王刘义真,立宜都王刘义隆为帝。三位大臣为了制约朝廷,谢晦率领三万精兵出镇江陵,以便和朝廷中枢徐羡之、傅亮相呼应。元嘉三年(426年),刘义隆为夺回朝中大权,向三人兴师问罪,先诛杀徐羡之、傅亮,并诈称北伐中原,出大军西上荆州征讨谢晦。谢晦无奈举兵抵抗,为檀道济所击败。谢晦丢弃荆州重地,只拥七骑往北魏逃走,途中被擒获,押往建康斩首。临死前,他和侄子谢世基留下绝命诗,谢世基曰:“伟哉横海鳞,壮矣垂天翼,一旦失风水,翻为蝼蚁食。”谢晦应声续道:“功遂侔昔人,保退无智力。既涉太行险,斯路信难陟。”彭城王刘义康妃是谢晦的女儿,聪明有才貌。她来为父亲送行时,哭道:“阿父,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藉都市?”路人唏嘘不已。谢晦死时,只有三十七岁。
统帅 C-
(晦虽多智,未尝孤军决胜,戎事非其所长,故溃于檀公之手。)
武力 D
(记载不详。)
军谋 A
(谢晦数从征伐,颇识机变。寄奴征伐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于晦。入关十策,晦占其九。)
智略 A
(谢晦涉猎文义,朗赡多通,才略明练,殆为少敌。后以佐命之功,当顾托之重,殷忧在日,黜昏启圣,于社稷之计,盖为大矣。但庐陵之殒,事非主命;昌门之覆,有乖臣道。加以身处上流,兵权总己,将欲以外制内,岂人主所久堪乎?)
内政 A
(谢晦尝代刑狱参军,时相府多事,狱繁殷积,晦随问酬辩,曾无违谬。又义熙中,土断侨流郡县,晦分判扬、豫民户,以平允见称。及穆之去后,政事规策,咸出于晦。)
魅力 A-
(谢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刘裕视之玉人,深加爱赏,群僚莫及。然性凉薄,多贪嫉,既负家风,又乖臣道。刘裕察其异端,乃睹其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