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武林中各门各派热烈追求并且珍秘不示外的内功秘技——龙虎劲是如何修炼的???

2023-02-15 17:42 作者:南宫大象  | 我要投稿

二点一直线

  问一)冒昧请问,是否应该两脚跟连线保持一点距离?

  问二)这个步型看不懂??底盘没有空间?

  问三)一吸便提,我就是会头昏目眩,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答: 两点一直线,以一头为支撑点,另一头拉扯开来,就知道施力点与支撑点始末了。

   舌轻抵上牙龈为支撑点,以后以颈椎、脊柱为主干往下拉到会阴穴,就是把整个横膈膜往下拉到丹田、拉到会阴处的意思。

     当然意念要轻,所以要用耳朵听丹田呼吸,气息愈细、愈微,心情相对的放松。

   愈细、愈微,心思能够愈细,拉出来的线就愈细、愈小,相对就不致因为粗心大意中途拉扯断了。

    「松沉」的「松」是从观呼吸开始,因为绵密细长的呼吸让心理放轻松从而自动调节全身的放松,而不仅仅告诉自己要「肌肉」放松。

    这是太极拳为什么不用力的肇始!

      一位好友质疑我的步伐小步找不到中心点,相对于「大开大展」来得四平八稳的大步伐而言,显得重心不稳?!

    我今娓娓道出毫厘、千里的差距。

     阴囊两傍谓之档,其实档劲就是所谓的龙虎劲,是各门各派热烈追求并且珍秘不示外的内功秘技!

    相对于其他拳种,太极拳强调「单重」的身形要求其实就是彻头彻尾要求练出龙虎劲。

    以前讲不清楚,现在有了筋膜的观念,发现所谓的「掤劲」变得一清二楚了。「舌抵上颚」以之为支撑点,以脊柱与重心脚的骨头为骨架往下拉到会阴处、拉到脚底。「一吸、肚子往后拉」,胸腹后贴脊柱,全身筋膜彻底打开了,就是太极拳要求的「掤劲」、就是来自人身体内筋骨撑开所产生的一种弹力。

     就是龙虎劲!

   但是人身体脊柱架构呈现S型,如何把它拉成一直线,就是如何拉开拔直脊柱与手、脚大关节相连接处,即所谓「撑骨拔筋」的功法做到「中正安舒」的身心要求。

   首要在于松胯,松身五法第五法「松胯坐膝」是以固定后脚以后不断的抽动拉扯前脚来松开「胯根」,就是阴囊两旁谓之「胯根」其间承载着轴心就是「尾荐骨」;开胯的意思就是要营造稳固定的轴承,让尾荐骨这个轴心能够随心所欲对准或是前脚、或是后脚的涌泉穴形成一传导全身由下而上的「中轴」传输力量。彻底能够应用到脊柱的力量,所谓「力由膂发」。由此作理解,所谓的大开大展,应该是「关窍」即所谓全身肢体关节连结处的打开。

     如果真的迈开大步伐走起拳架,用的是全身肌肉的力量,容易造成膝盖的压力以后就是膝坏的元凶!再者,定式以后也是寸步难移、僵滞不灵活,是「双重」的毛病。

     太极拳是凭借着「脊柱」中轴由下而上、由内而外的一种运动,黄性贤宗师所传松身五法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从学者甚众,为什么练不出功夫,反而膝盖练坏掉了!

     为什么?

     答:腰腿打直、胯根对脚根,是由内而外;一吸,丹田拉向重心脚的涌泉穴,「气换劲」自然由下而上。从头到尾就是在练骨头,「大开大展」应该从此深入了解,才能从中获得消息。

       现在全世界练习太极拳的人口,听说已经上亿了。是鼎盛,却是严重衰败时刻,盛的是一堆人学习太极拳;衰的是不得正传正教。

    值得慎思!


武林中各门各派热烈追求并且珍秘不示外的内功秘技——龙虎劲是如何修炼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