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及亲三釜

2021-08-21 04:09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及亲三釜


                《庄子·寓言》


【原文】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 后仕,三千钟而不洎 (ji),吾心悲。”


弟子问于仲尼曰:“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


曰:“既已县矣。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




【今译】

孔子的弟子曾参即曾子,父母双亲去世后再度做官时,心境较前一次又有不同,他说:“我在父母双亲健在时做官,初入政界,即使只有三釜的微薄俸禄也心里高兴,心中觉得很快乐;双亲逝世,丁忧辞职,守墓三年期满, 后来做官,虽然有三千钟丰厚的俸禄,而父母已不在了,我心里却是悲伤的。”

(釜、钟都是古代量度,量器,一钟等于十釜。)

(六斗四升为一釜;六斛四斗为一钟)。

(三釜为古代低级官吏的俸禄。)


孔子的弟子问孔子,说:“像曾参这样至孝的人,可以说是没有内心受利禄牵制的过错了吧?”


孔子说:“曾参还是心有所系,悬系了,曾参的心思已经跟俸禄联系起来了。如果没有悬系,还会悲伤吗?那些无心利禄对待俸禄心无所系的人,看三釜和三千钟,就如同看待鸟雀和蚊虻飞过面前一般。”



【赏析】

曾子用三釜和三千钟来强调自己两次为官的不同心情,说明他仍有心利禄,只不过常人得到三千钟比得到三釜开心,而他得到三千钟却没有像得到三釜时喜悦罢了。


一如孔子所说,当真不受利禄牵制的人,视利禄“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就像看鸟雀蚊虻飞过面前一样。)不会产生半点情绪上的波动,有谁会为眼前飞过的小鸟小虫大悲大喜呢?


孔子与弟子关于曾参前后两次做官时心态不同的对话,说明虽然曾参在父母双亡后做官时看淡了俸禄金钱,但心中仍有所系,所以仍旧没有得道。


庄子认为得道之人,淡泊生死,忘怀得失,即使父母去世,心中也不会有悲喜之情。


真正的放下,不是情绪反应异于世俗常理,而是忧喜哀乐皆不入于心。


“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


三釜: 言其官俸之少。也作“三釜及亲”、“三釜慰亲”、“三釜薄”、“仕三釜”等表示官俸微薄。


“及亲三釜” 汉语成语,读音是jí qīn sān fǔ为养亲而出仕,趁父母健在时去做官,也指官俸微薄。


及亲三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