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西方文明撷萃】第二部分 语言文字文学 其十 榜样

2020-12-23 23:40 作者:dawenxi0  | 我要投稿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东西方日常生活与文学作品中对于数字、食物、动植物的引申含义。相对于托物言志,现实生活中的人或者虚拟的人物形象更能作为榜样让后人进行比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于东西方文化中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进行对比,试图找到他们共情或冲突的主题。

苏格拉底与屈原

苏格拉底与屈原在相应的文化世界里,都是坚持自身原则并为之付出生命的文化榜样。苏格拉底早年参加伯罗奔尼撒战争,表现出很多勇气;在雅典,他通过特有的辨证方法,引导与其辩论的对方找到自身逻辑中的谬误,从而共同得到合理答案。屈原早年任楚国大夫,主管内政外交大事;后因贵族排挤而被流放,著有诸多传世辞赋。

苏格拉底与人辩论之时温和而睿智,这与西方世界常见的富有侵略性的辩论风格形成差异;屈原在《卜居》与占卜官员的对话中使用了富有侵略性的语言,这与东方世界常见的温和的辩论风格形成差异。

苏格拉底因为批判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而获罪,即便拥有被流放的选项,为了忠于真理,苏格拉底选择服毒自杀。屈原因为国家沦陷,投汨罗江而殉国。

苏格拉底没有传世的文学或哲学作品,其言语、哲学思想与教育思想被他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记述并传承下去。屈原不仅所著文学与哲学作品被世人传承,其光辉事迹也在司马迁《史记》中成为文学与史学作品的经典。

苏格拉底名言:“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认识你自己)[1]

屈原作品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

追寻理想爱情的女性形象

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有一位名叫Calypso的女神,在Ogygia岛上将主人公奥德赛囚禁7年作为性奴。Calypso强迫奥德赛爱上她,并强迫奥德赛留在作为神的她身边,以便得到永生:

(原文)

εἴ γε μὲν εἰδείης σῇσι φρεσὶν ὅσσα τοι αἶσα

κήδε᾽ ἀναπλῆσαι, πρὶν πατρίδα γαῖαν ἱκέσθαι

ἐνθάδε κ᾽ αὖθι μένων σὺν ἐμοὶ τόδε δῶμα φυλάσσοις

ἀθάνατός τ᾽ εἴης, ἱμειρόμενός περ ἰδέσθαι

σὴν ἄλοχον, τῆς τ᾽ αἰὲν ἐέλδεαι ἤματα πάντα.[3]

(译文)

凡人,在你到达彼岸之前

你若知道什么样的苦难将注定注入你的经历

你只能留在这里,在我的住所与我同住

你将得到永生,时限

与你在这里思念你的妻子一样长久

Calypso是希腊故事中地位卑微的海神,在主神派信使结束奥德赛的囚禁并将其带离Ogygia岛的时候,她表示了对主神命令的抗争:

(原文)

‘σχέτλιος ἐστε, θεοί, ζηλημονος ἔξοχον ἄλλων,

οἵ τε θεαῖς ἀγάασθε παρ᾽ ἀνδράσιν εὐνάζεσθαι

ἀμφαδίην, ἤν τίς τε φίλον ποιήσετ᾽ ἀκοίτην.[4]

(译文)

你们残酷的诸神,如此轻易地嫉妒

你们在得知任何女神与凡人交合之时

就会感到嫉妒

在维吉尔史诗《埃涅阿斯纪》中,主人公Aeneas行至迦太基。迦太基女王Dido与Aeneas相爱,Aeneas继续漂泊、离开迦太基,Dido因其离开愤而自杀并诅咒罗马人。罗马与迦太基因此成为死敌。如下是Dido悲愤自杀时的表述:

(原文)

Non licuit thalami expertem sine crimine vitam

degere more ferae, talis nec tangere curas.[5]

(译文)

可惜我不能像野兽一样,把一生奉献给孤独

并且免于为人所指;可惜,我也不能承受如此的苦痛

《诗经·卫风·氓》中讲述了一位遭遇婚姻不幸的女性坦然结束婚姻的故事: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讲述了男女主人公以生命反抗强加于自身的婚姻的故事: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凯撒与诸葛亮

凯撒大帝与诸葛亮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凯撒的《高卢战记》、《内战记》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华与丰功伟绩。诸葛亮的两份《出师表》展现了他忠君报国、夙兴夜寐为蜀汉开疆拓土的志向;陈寿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记述的《隆中对》,展现了他卓越的战略眼光。他们的形象在相应的文化世界内,被后人广为传播,而且在很多演绎性质的文学作品里大放异彩。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凯撒大帝象征着胜利与赢钱。在中国各地,有许多武侯祠祭祀这位蜀汉丞相:在四川成都,一个重要的城区以武侯命名。

凯撒大帝是欧洲人乃至传统白人意识中权力与集权统治的象征。按照常理,西方的凯撒大帝应该与东方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照。但是,象征集权统治的凯撒与中国的大一统皇帝们,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相应的历史状态是截然不同的:欧洲大一统的历史时间几乎没有太久,稳定发展的欧洲往往是被分割成多个相对较小的国家;而对于中国,大一统的状态才是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状态。

凯撒大帝建立的罗马帝国疆域并没有稳定地存在太久时间:凭借武力征服异族、不去寻求文化上的融合,只能导致反抗与分裂。但是凯撒大帝给了西方世界的传统白人一个漂亮的符号,让很多西方世界的统治者有了一个帝国梦:于是很多凯撒大帝的追随者继承了他征服的意志,同时也继承了他征服异族之后不去寻求文化融合、在短暂的疆域扩张之后分崩离析的状态。诸葛亮穷尽一生的努力,也未能完成扶助蜀汉完成统一全国的夙愿:他不能算是一位成功的统治者角色。但是诸葛亮传递的精神则帮助很多后人找到了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很多优秀的政治家依靠诸葛亮传递的理念,协助很多中国伟大的统治者建立了长久稳定发展、疆域宏大的国度。

因此,凯撒大帝对应的历史时期(很多地域被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所占有)并不代表典型的欧洲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状态:他更像是欧洲人乃至白人世界的一个广泛传承的文化符号,一个征服异族的文化符号。而这种在政治意义上一直向下传承的文化符号,在中国,正好对应于诸葛亮代表的文化符号。

凯撒著名的语录:“Veni, vidi, vici.”[6](我来,我看到,我征服。)

诸葛亮著名的语录:“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7]

“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8]

凯撒大帝代表的征服符号被西方世界一直传承,因此西方世界在掠夺与(对内对外的)弱肉强食中延续了每个国家相对较小的政治常态。而重建罗马帝国的意图在很多时候会偏离正常政治轨道、给当地人民乃至于世界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法西斯德国便是近几百年中最典型的例子。诸葛亮代表的忠君爱国、时刻保持节制的文化符号被东方世界一直传承,这种文化榜样的力量使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保持大一统、各地区民众保持团结、求同存异的状态。因此,为什么欧洲国家在历史上疆域通常很小、中国在历史上疆域却通常很大,从凯撒与诸葛亮身上,可以找到一部分答案。

乔治华盛顿与孙悟空

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国父与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虚拟角色在文化意义上,有相通之处:他们都代表相应文化环境中维持社会有效运转稀缺而重要的元素。

西方世界里,人们的意识是人们生而平等:这种民主理念在古希腊城邦时期对于公民的定义已经有所体现。(当然,此种民主制度也受限于性别、年龄、种族等等因素,其弱点被苏格拉底透彻地批判过)在一个民主的国家中,个人的意见、权利被凸显:这种情况下,想达成一致的意见却不容易。乔治华盛顿作为美国人民爱戴的国父,在民主制度的前提之下,将民众的意见统一起来,并带领团队设立宪法、设立约束条件下的总统制度、规定“E 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的国家格言。通常条件下,西方社会自下而上的力量相对较强,而自上而下的力量则相对较弱。乔治华盛顿作为美国自上而下力量的榜样,被人们广泛称颂,成为了美国乃至西方文化环境中维持社会有效运转稀缺而重要的元素。

东方世界里,人们的意识里更为注重尊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们把很多精力根据人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进行评价:因此贫富贵贱被更为看重,社会内部的尊卑被认为社会运行的常态。若任由这种贫富贵贱的差异发展下去,只能导致社会的矛盾加剧、社会失衡。然而,伟大的人民群众内心里除了贫富贵贱之外,也有一个齐天大圣的形象:这个石猴没有显赫的身世,但人民群众赋予了他强大的力量,让他神通广大、嫉恶如仇、与天高与地齐(但即便这样也没有说主管天地星辰的运行、只是和它们平齐,这让孙悟空与管太阳管月亮的希腊罗马神话人物有本质区别)。在中国社会运行的模式主要依靠自上而下力量的前提下,孙悟空的形象代表着中国社会中自下而上的力量:这种形象与美国社会中华盛顿的形象类似,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稀缺而重要,成为了维持中国社会有效运转的元素。


[1] 刻于德尔斐阿波罗神庙之上

[2] 屈原《离骚》

[3] Odyssey 5: 206 – 210

[4] Odyssey 5: 118 – 120

[5] Aeneid 4: 550 – 551

[6] 出自凯撒于公元前47年给元老院的一封信

[7] 诸葛亮《诫子书》

[8] 诸葛亮《自表后主》

【东西方文明撷萃】第二部分 语言文字文学 其十 榜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