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好比竹篮打水
你的权力到一定位置以后,如果你是从底层上去的,要不就是家教遗传的,无数的成长经历让他们学会了收敛和低调,不是谁生来就是那种人,年轻的时候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态,慢慢的地位越高,受的挫折也多,都是在经历中慢慢学会独善其身的,如果你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就是一个芸芸众生的普通人一枚,我们是可以随意发泄自己对这个社会的不满的因为自己知道不用负责,想说什么说什么。是因为我们在别人眼中没有价值,对他们也不可能造成伤害和威胁!突然间你给他们加特一个官位试试,我相信有一点城府的人,都会学会收敛的,特别是在体制内,如果你学不会,你就保不住自己的职位,平衡不了职场关系,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和规则也决定这个国家大部分人的性格!性格也不过是在一个环境中生存学会的生存技能,不要害怕自己没有那种技能,那是你没有在那种环境生存!人生下来没有什么绝对的奴隶和被奴隶,也没有什么平等或者不平等,制约人的主要就是在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什么环境,什么人带领你认知这个世界,受什么样的教育,被什么洗脑,多种因素才会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我们最初使用网络是为了获取更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而这10年网络看似比10年前更发达了,但我们能获取的有意义的东西却越来越少了,随着手机的普及与短视频崛起导致网络市场下沉,充斥着各种莫名其妙的网络烂梗、主角小帅小美的3分钟电影或者电视剧解说,大数据分析你的喜好推荐给你的内容,终于你被自己的喜好困在了自己小小的网络天井里。抽象而又恐怖,将那种本身就具有讥讽意味的东西凸现出现其荒诞的一面。只是说存在这种荒诞事实中的人,被视频代入到不断走向癫狂、不安时,将人心中那份原本只是对于事实讥笑的侧面即紧张、恐惧、无力感不断放大。
活活不出个人样,死死不出个全尸,整天苟窝在黑不溜秋的泥坑里打滚,却总幻想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被捧在聚光灯下,主观意识上觉得自己高贵雍容,客观现实里其实一地鸡毛,这种人生命的意义就是活着的时候尽可能地激怒大伙,然后等哪天死了再让大伙释怀地笑出来,以达到欲扬先抑的效果。除了双标臆想和撒泼打滚骂娘之外它也明白它那个核桃大小的脑容量说不出什么有道理的话,它们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在别人面前展示它们自私丑陋又狰狞的面目,唯一的贡献就是让人类对这一物种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
但是,多读书,多学会思考就会改变我们对这个社会,对这个世界,甚至对人的认知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当然读书并不是为了记住,而是让人干净。一本书读完可能很快就忘干净了,好比竹篮打水,是一场空。但是竹篮经过一次次水的洗礼,会一次比一次干净。一个人每天看书可能记不住什么,但是在日积月累的潜意识里,她会明白,哪些是对,哪些是错逐步形成自我由内而外的是非观、物质观和精神观。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血液,读书对人的改变亦是如此。你读过的书,经历的事,等时间长了,那些细枝末节你都忘了,剩下来的,就成了你的修养。读过的书,不一定都能记住,但会存在心里,它能让你说话有道理、做事有余地,出言有尺度,嬉闹有分寸。你的言谈举止都是你读书沉淀下来的,不知不觉就会改变你的整个人生。
读书和赚钱是人生最好的修行,前者让人不惑,后者让人有尊严。
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