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秦孝公<求贤令>》序

2023-03-20 19:39 作者:Jacques898  | 我要投稿

        在我以往的学习生涯中,曾不止一次地看到或听到历朝历代所发布的《求贤令》及求贤的事例,从中可以看到历代统治者对人才的渴求。

        而我第一次听说《秦孝公<求贤令>》,则是大三那年,看《大秦帝国》那部小说时,只不过小说中是作者改编的版本,不过大意却是清楚的,第一部分陈述秦穆公之功业,第二部分痛陈先祖之过失,第三部分述说秦献公之事迹,第四部分出列对人才的一些待遇及优厚条件。

        在接触《大秦帝国》小说时,我正在学习篆书,于是我便将小说中的版本逐字逐句转换成了篆书的版本,工整地写了几遍。

《大秦帝国》小说及其中的《求贤令》

       后来,我通过上网检索,发现了《史记》中记载的《秦孝公<求贤令>》的原文,如获至宝,立即投入了学习,发现是可以理解并看懂的一篇文章。

        在当时,我知道秦始皇是奋六世之余烈而最终建立功勋的,而这当中的第一世就是秦孝公渠梁,而《秦孝公<求贤令>》则是开启这一切的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假若没有“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这一句,或许就吸引不来像商鞅这样的大才。

        秦孝公颁布《求贤令》,是看到当时秦国与山东诸国间的差距,想要延续其父秦献公师隰已经开启的改革,恢复像秦穆公那样的霸业而为之。

        秦孝公颁布《求贤令》后,在列国间引起了极大震动,当时列国,上至诸侯,下至士人,还没见过为了富国强兵而痛述祖宗之失者。而其提出的“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的目标,又是那样的明确,虽然当时已入战国时代,但例如秦穆公等人的事迹在人们的心目中仍然是有印记的。而最后一句:“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则是对当时的士人,是有极大的吸引力的,在那样一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大争之世,任何士人都是想着能有一番作为的。

        《秦孝公<求贤令>》的成果,则是吸引到了商鞅这样的人才,至于有无其他人,则是不详的。但商鞅在秦国推行两次变法,各类人才想必是需要的。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有了东出函谷、与列国争雄的实力,秦公亦有了称王的资本。

        经过商鞅变法、张仪连横、范雎远交近攻等的文治,以及像白起、王翦、樗里疾、司马错等一批武将的武功之下,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并吞八荒,将秦制推向了整个中国。可以讲,《秦孝公<求贤令>》,是中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两千多年治乱循环的孵化器。

        自秦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国君主,都是积极网罗天下之名士、大才为己所用,最终遂成一大一统之大秦帝国。当然,这其间,亦有许许多多普通平民及士兵之悲欢离合,但史书往往是通过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将其概况了的。

        我自从知道秦孝公颁布《求贤令》的年代比秦始皇生活的年代早了一百四十多年,我就想着秦孝公时期的秦国文字应该是跟小篆有所区别的,遂多方查考,想复原出秦孝公时期的秦国文字。最先,我听闻有《石鼓文》,但观其篆法,又很古朴,应是早于秦孝公时期的秦国文字。后来,听说有《诅楚文》,马上买了《诅楚文考释》来研读,发现书中观点认为《诅楚文》是出自赵高之手。如此,有些迷茫,求索不得,遂停了找寻秦孝公时期请过文字的想法,老老实实地将整篇文章做成了小篆的版本。也许今后有文物出土,或可参考一二。

         最初用小篆写就的《秦孝公<求贤令>》,多是送人了的,当时适逢大四毕业季,为了给一些熟识的老师、同学留个纪念,也是自己手头没什么钱买像样的礼物,只有笔和纸可以满足需求。当然,除了《秦孝公<求贤令>》,还有曹操的《短歌行》,岳飞的《满江红》等。

篆书版《求贤令》全文

       由于《秦孝公<求贤令>》是我常写的内容,我对其具体内容也是熟稔,以至于一度达到了会背的地步,这也使我确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在书写篆书版的《秦孝公<求贤令>》的同时,我也同时注意到了中山文的存在,当时虽没有能力将《中山王三器》中的铭文全部临写一遍,但其中一些具体的字是可以写的,于是,我在所写的文本中也加入了部分中山文的字形,这是我第一次给同一篇文章中的同一个字采用了不同的字形。以后的篆书书写,除了碑帖上已经有的字形以外,其他的地方,同一个字如能查到不同的字形,我就会在书写中体现出来。

        因为曾经试图找过秦孝公时期秦国的文字,我也曾利用线上装换的方式,将《秦孝公<求贤令>》转换成了大篆的版本,只不过写的比较少。后来也曾以这一版和小篆版本合在一起写过。但到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意识到大篆这个概念是不那么确切的,我利用线上转换到的,亦不能认定是对的,遂将大篆这一版本尘封了起来。

        虽然,由《大秦帝国》系列小说及影视剧的相继出现,有关秦国的事一度成为了热点内容,但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文章等,尚不为人所知。《诗经》中《秦风》共十首,世人熟知者才《无衣》、《蒹葭》等一两首,何况如《秦孝公<求贤令>》者乎?整个合集,从开更到更新完为止,播放也没有超过七十,实在是不可看的。

        作为影片数较少的一个合集,是较早更新完毕的内容,这也为我今后的影片整理、归类提供了一个好的借鉴。


《秦孝公<求贤令>》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