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还是快充,新能源的发展之路将向何方?
随着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高速发展,特斯拉、比亚迪、传统汽车厂商、造车新势力等车企都发布了品类繁多的汽车类型,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了60多项支持政策和举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基础材料、基础零件、电机、电控、电池以及整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2020年新能源汽车增速达到了10.9%,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据乘联会发布的信息显示, 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6.8万辆,环比增长6.3%,同比增长148.1%。1-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238.1万辆,同比增长204.3%。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2.1万辆,同比增长141.1%,环比下降3.9%。1-10月新能源车零售213.9万辆,同比增长191.9%。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特征,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并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
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之下,目前仍存在充电桩不足、充电难等问题。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消费者产生续航焦虑的因素,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对于充电体系的完善和提升是所有人的共识,需要去建设更多充电站、搭建更便捷的充电环境,当然快充技术和换电模式比较被人看好。
在对“快充”技术的看法上广汽、特斯拉、上汽、吉利等车企非常一致,而在“换电”这个新能源汽车的新风口上,一汽、上汽、东风、北汽、吉利、蔚来、小鹏等车企也在组团布局“换电”技术。

“换电”即是指通过将新能源汽车与电池拆分的方式,在新能源汽车电量不足时到换电站更换充满电的电池,方便新能源汽车再次上路行驶。蔚来就在全国建设了众多换电网点,全国换电站总数达517座。而特斯拉认为,快速充电模式才是大规模民用电动车最好的补能方式。不断加大充电桩布局,同时提高充电效率,是解决用户充电焦虑的最佳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在国家层面对换电技术进行测试和布局。
相比于目前的快充,换电模式确实在效率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但与快充桩灵活建设不同,换电站除了对场地、基建、用电配套的要求是更繁多且复杂外,其高昂的成本也是一个躲不开话题。给汽车更换电池需要在“换电站”储备大量电池,而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价格相对昂贵,且存在稳定性的问题,如果“换电”技术大规模推广,就需要实现车企之间电池型号、“换电”标准的统一,安全性的保证等,这些对换电模式的发展也是个极大的制约因素。
虽然国家政策方面对换电有很大支持,而且换电效率也非常快,但支持快充模式的车企也在飞速前进,加速建设充电桩的同时,还在投放超高压充电桩的投放,实现极速快充的目标。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攻坚的关键阶段,无论是“换电”还是“快充”还都需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既要在统一的标准下,确保新能源汽车的绝对安全、用户的真正满意,又要切实的把效率给提升上去,这样才能进行规模推广。

是“换电”还是快充,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技术究竟会走到哪条路线上,还是两者并行,我们还需要时间去观察,但为市场建立高效、完善、可靠的充电体系,一直是行业真正的方向所在。什么时间充电也和加油一样安全方便快捷,新能源的时代也就势不可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