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
洪涝: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分布规律:气候因素看:多发于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成因分析:


做个小结:

防治措施:
(1)工程性措施
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是:
①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②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
③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
但对黄河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
(2)非工程性措施
科研投入监测和预报;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加强洪涝灾害的管理;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宣传教育;实行防洪保险等。
今天的微专题知识分享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可以结合最近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的暴雨洪涝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