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驰援,重庆轨道交通电动列车司机跨线保运营
近期,重庆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作为城市交通的生命线,重庆轨道交通每日运行不辍,全力满足市民乘客的出行需求。
然而,随着临时管控区域的增加,轨道集团的部分员工被封控在家,无法前往工作岗位。特别是电动列车司机,在1号线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线路,能够到岗的人数不足此前的一半,这给线路正常运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前线告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这场必须打赢的战役,重庆轨道交通各线路间积极开展跨线支援,员工到岗率高的线路,协调组织部分电动列车司机驰援急需人手的线路,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国博线草家湾乘务车间共有电动列车司机70余人,其中部分人员仍封控在家。在得知1号线、5号线人员紧缺后,车间党支部毅然组织了由党员担任先锋的应急突击队,先后抽调34人次前往支援,留守人员由“四班倒”变为“三班倒”,铆足干劲保障日常运营。
11月8日,上完夜班回家休息的李泉锋忽然接到通知:草家湾乘务车间正在募集突击队成员,当晚去支援1号线。作为共产党员,他自感责任在肩,带头报了名,稍作休息便前往1号线小什字站集结。
支援人员在1号线小什字站集结
虽然同为地铁线路,但1号线与国博线线路情况有所区别,尤其是朝天门站,不仅有站前折返,而且车站还有岛式、侧式两个站台,列车到站后的停靠和开门作业都需要多加留意。在1号线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前来支援的李泉锋等人很快掌握了要领,于次日顶替下了夜班的1号线同事,继续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
疫情防控形势瞬息万变,在新环境工作了两天后,李泉锋再次化身“救火队长”——5号线石桥铺至跳磴段需要支援,此次将驻扎中梁山车场内。接到消息的李泉锋义无反顾,立即收拾起自己的随身必需物品。
“刚去支援这条线,又去支援那条线,整天见不到人。”李泉锋的妻子看到终日奔波的丈夫,有些埋怨,但更多的是心疼。李泉锋好言安慰她,说情况紧急,自己必须顶上去。妻子理解了他工作性质,默默地帮忙一起打包行李。
支援人员正在开展现场作业安全交底
在5号线中梁山车场,运营四公司乘务四队车队长邓旭呈也忙了起来。邓旭呈家中三代都是共产党员,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作为第一批前往5号线支援的乘务人员,已将车队同事们的住宿、上线学习准备等一系列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办理了通行证的车辆搭载电动列车司机前往车站上岗,并将营养丰富的餐食送进车场当中;管理人员打电话、发短信为驻场员工加油打气,鼓励大家坚守岗位、静待花开。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疫情虽然来势汹汹,但重庆轨道人不怕远、不畏难,哪里有需要就向哪里支援,与全体市民一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文字:刘 畅
图片:傅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