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亲自测量一场网络骂战之后,我们找到了从中脱身的方法

2023-07-11 11:05 作者:江崎玲于奈  | 我要投稿
  1. 讨论人的背景
  2. 理性客观(少):尽可能把话题带回正常
  3. 玩乐心态(多):不希望大家理性讨论,只想看到乐子
  4. 有意引战(少):释放自己的不快,有意带偏话题
  5. 讨论的结果
  6. 全部理性
  7. 跟帖形式的讨论比较难达成共识
  8. 一群人的思考不在一个频道,但可以得到各自的理解
  9. 部分理性:不加注意就会被他人带偏
  10. 消极讨论的可能原因
  11. 大环境不好增加人们的愤怒,人们普遍只想情绪发泄
  12. 生活环境差距太大,难以或找不到客观共识
  13. 讨论用的方法不对
  14. 连续为了佐证的举例都不被认同,然后放弃理性
  15. 根据生活经验觉得不对,但不知道如何证明
  16. 可能随意:一切难以理解的东西都可以借助"像"来转化
  17. 可能严谨:为什么要揪着无关的细节不放(杠精)
  18. 连续的失败讨论
  19. 死循环:抽象层度越高→思考的自由度就越差→包容性的缺失→更加难以共情
  20. 肆意的抽象和推论,加剧人性的恶意和懒惰
  21. 越随意的主观和抽象,讨论就越加的失败
  22. 对于难以求证的观点
  23. 对于有些观点,如果不在对应环境下,是难以理解和证明的
  24. 互联网下的信息茧房导致更加难以和对方感同身受
  25. 接触和将心比心是可能的解决手段,但人们不乐于尝试
  26. 我的理解
  27. 即便不同的人有这样那样的不同,只有将意见统一起来才能使我们更加有力量
  28. 即便我们懒得论证观点,也只要要遏制极端观点的传播
  29. 需要换一种讨论形式,现今的理想情况达成共识也很难


在亲自测量一场网络骂战之后,我们找到了从中脱身的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