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禾课堂 | 为什么高一暑假就要通过N2?

大家好,我是佳禾老王。如果你的基础比较好,对自己未来的升学要求也比较高。今天的内容就一定要看,可以助你更上一层楼。
最近大家可能发现我们一直在强调一件事情,就是高一的暑假要尽可能的通过N2。其实对于大多数日语零基础的高一新生而言这个目标是比较高的,甚至很多家长和学生也并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去做。甚至有家长会说我们太卷了!
那么我来和大家分析一下,看看大家是否认同这个逻辑。
首先我想问的是大家为什么选择去日本留学?我分析主要有下面三大类:
1、对于日本某种文化的喜爱,比如漫画、动画、饮食、大学、明星等等。这种属于单纯的个人喜好,但我相信这类学生占少数;
2、本身成绩一般,国内高中太卷,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实现自己的目标,想换一个赛道更轻松一些。于是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日本,大学还不错、教育认可度也不错、离家也近,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说日本考大学简单,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今天不在此讨论;
3、本身学校成绩还不错,身处国际班或者普高,未来的大学目标是世界一流大学,国内985大学江苏上线率低到离谱,欧美大学最近不稳定因素比较多,那么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之类自然成为了首选,性价比之王毫无疑问;
其实上面三种类型的学生非常典型,第一种属于兴趣驱动型,未来走向取决于兴趣是否一直持续下去;第二种属于被动选择型,盛产盲目冲动、不懂瞎搞、目标远大类的学生;第三种目标感强,内驱力强。以上第二种占大多数。
这里我要说明一点,我们所做的并不是以考级为目标,而是为了尽快掌握日语这门语言从而加快留学准备的前期进程,为后期进程提供充分准备的时间(我们把语言的掌握和基础课程的学习定义为前期进程,EJU冲刺和升学定义为后期进程)。
有学生和家长说了,我们知道自己没那么优秀,要求也不高,有个还可以的大学读就行。这类话还是有挺多家长和学生和我讲过的。这个想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还可以的大学”的定义或者说他们的范围其实家长和学生们并不是很清楚,或者更有甚者说我上个早大、明治这种的就可以,知道考不上东大之类的。我想在看的各位一定有这种想法的。你不能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不了解大学的招生要求和学校的层次。
大家都知道日本考学部要参加EJU,还要提交托福成绩,很负责任的讲没有EJU日语330+或者60+的托福成绩,想上明治这种东京私立名门是不现实的,早大就更不用说了,校内考是10:1的录取率。EJU330+是什么水平(不含记述)?大家应该知道JLPT的等级N5-N1,通过N2基本对应的EJU日语分数在220-280之间,通过N1基本对应的EJU日语分数在280-330之间,330+基本是要N1掌握的比较扎实的,对应N1的分数在130+,当然不是说你N1达到这个分数就能考到这个EJU分,是要进行专门的EJU日语训练的,因为考试重点完全不同。那么就有人问了,为什么要这么早过N2呢?我的问题又来了,你打算在语言学校花多长时间考上大学?一年?两年?我想大多数人给我的回答都是最短时间。OK,既然你想在语言学校少花时间,也就意味着你要在最短时间考到满意的EJU成绩、托福成绩,并且通过理想大学的校内考,没错吧?按照这个思路,各位觉得有没有时间在日本之后再去准备考试相关的内容呢?是不是极少时间?以4月生为例,到日本不就就迎来EJU首考,国内准备充分的话首考能取得还可以的成绩,能够前期出愿拿到理想的保底校,再查漏补缺冲刺11月的EJU,冲刺后期的顶尖大学,这期间实际准备的时间其实就2个月,中间还夹杂着各种出愿、考试,在日本真正能够准备考试的时间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国内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想要一年升学好学校基本是奢望,除非你天赋异禀。如此向前推,我们国内要有充分的EJU和校内考准备时间,要多久?我认为要两年。为什么是两年?因为不算0-N1的内容,我们要学习EJU的基础内容,学完之后要复习、刷题、冲刺;托福我们要学习、刷题、刷到想要的分;大学校内考内容的学习、刷题、整理;个人语言能力的提升...两年时间能做完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学习EJU日语的前提是最好达到N2水平,我们想提前两年准备EJU,是不是高一结束我们就应该达到N2水平并且最好能通过甚至高分通过,这样才能以最从容的姿态准备N1、开始学习EJU部分的内容呢?一步慢、步步慢,对于日本留学来说,时间踩点特别重要,每一步踩准了,你会发现日本留学这件事的确不难,但是踩不准就会手忙脚乱,就变成了要求一直在降,偏离最开始的设想。所以,想要赴日留学的学生一定要做一个时间表,老王认为这个特别重要!
最后,各位日本方向的同学一定要重视日语的学习,再平时多听、多读、多开口,一定要在国内把EJU做好充分准备,文科一定要重视日语和文综,理科一定要重视日语和数理化,托福怎么办?先把日语搞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