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旅行日记,2023-7-4,在蓝毗尼的一天
今天的任务是去几个庙里面看看。
早上出门,直奔核心,从五号门入院,到达佛陀诞生地。这次在尼泊尔唯一一点点不愉快就来自于这里的入口。我没注意到入口处不是售票处,售票处还得再沿着大路往前走一点。但入门安检处是有价格公示牌的,我就以为是售票处了,而当我兴冲冲地到安检口的时候,那位女士就一脸不耐烦。其实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不必要那么拉长一张脸吧。倒是其他路人给我好心支招,说脱下的鞋(我当时还拎在手上)在左手边you存放点。
跟在加德满都猴寺一样,不同地方的人收费不同,对我来说,就是Foreigner,600卢比,也就是大概30块钱。不算多便宜,但想想意义还是能接受,毕竟基本上算是个世界文化遗产级别的。买完票,到旁边脱鞋,在存放点放好,就往入口去。这次换班了,换了个男士。然后安全门不用过了。多啰嗦一句,不能说完全禁止拍摄,但第一严禁拍TicTok,而是如果要照相和一般拍摄得加钱,那可就不是按照卢比来计算了,而是美元计算。
佛祖诞生地核心就是一个白色的小房子,旁边是一棵大树。往小房子的路上,路中间是石砖,石砖旁用一些麻袋铺了一路,我看那些麻袋都是些什么来自非洲加纳的可可粉袋子之类的,Ghana Cocoa,我从@飞路185的视频推测这是给游客降低脚底板温度的,也许会有人定期给这些袋子上浇水。但这大热天,淋上水没两分钟就干了。而说实话踩在地砖上的感觉还好点,袋子上是真的烫脚。小房子里我转了两圈,有几个当地人,保安类型的,在房子正中间,他们看见我之后,有一个来指着我的手里的稳定器嘀咕了几句。我说我不会用的。
其实如果没有那份心,这个小房子也没啥可看的,但如果有那份心,这是一位教徒可能一生必须来的圣所。在功德箱里塞了五块钱之后,除了房子门,往后面的大树走过去。那儿有几个人在照相。而树下还坐着一位僧人。僧人看见我就招呼我过去,给了我三支香,指着树下说,lamp lamp,也就是那儿有油灯。我去点了点,插上。他又招呼我过去,然后念叨了一通“释迦牟尼”(大概是Namo Sakyamoni,也就是皈依吧),说着拿佛经在我脑袋顶上拍了一下,再在我右手腕子上绑了条彩绳。我在他的口袋里放了20块钱算是供养。在袋子里我看见还有我们的百元大钞呢。
出门的时候正好跟刚才那群照相的观光客一道,我忘了是谁先开的口,大概是我吧。里面一个看上去是爸爸的人以为我是韩国人。然后我知道他就是尼泊尔人之后打趣说你们参观的话不花什么钱。他说是的。他问我在中国怎么样。我就把少林给抬出来了,欢迎去了解下嵩山旅游的价钱。我们还交换了下油管粉丝的量,因为他也拍视频,他说就200来个。
早上其他的观光没啥亮点。中午出北门还是在昨晚那家馆子吃的,甚至我当时就觉得晚上那顿也行。虽然观光上乏善可陈,但手机上有一段东西挺绝。
我先前深圳外国语学校的一个同事,五年了都快,他现在已经是国际部校长了,而他现在面临着要招聘一个新的化学老师,就来问我的建议,甚至把那个女士的简历给我发来了。非常感谢他还能记得我,这一点比后来的什么广雅不强多了(是的,继续鞭尸鄙视广雅)。虽然我其实不是很想理我前前前东家这套。要说经验,这个女士的经验比起我当年加入深外的时候丰富多了,我那会儿国际教育经验极其有限。我从她的简历里也看不到她对课程的理解,只能是从面试去揣测。然后我跟这位老同事聊了聊我对课程的一些看法,以及对实验的事情的看法等等。其实还有几个问题是挑战他的,比方,我说作为CP(Centre Principal)也就是国际部校长,如何推进对实验训练的重视,如何在招聘时发现这个老师的潜力,包括这个老师如果做出了些东西例如我因为我的视频而丢了广雅这个工作,我们的体制该如何保护这些创造力,这尤其对中国老师特别真实。
中午一路回来被晒得厉害,我还是低估了尼泊尔的太阳的毒辣。回来上个厕所,汗如雨下,我觉得是有点中暑先兆,洗了个澡,算是稍微正常点了。
下午没怎么出门,狠狠休息到太阳西垂再出发。这次是奔着东边的柬埔寨庙跟缅甸金寺去的。我先到了缅甸金寺,说实话,美的挺馋人,就是这造型怎么看都挺好吃。而柬埔寨庙是高潮,也就是我觉得这些庙里带给我最大震撼,我觉得最美的。缅甸那个虽美但少了些古朴,太华丽像个塑料的。这个柬埔寨庙就既有古朴也有华丽。
晚饭还是那家,还是吃跟昨晚一样的,410卢比的炒饭加酸奶。整完之后赶紧回酒店,今天晚上还得给学生上课。加上今早出门前给兼职那边写的那份试卷分析报告,其实今天还真干了点活的。
晚上十点的样子,房东敲门,说明天很早就得走的话,能不能先结账。我结了账,同时他们也不做早餐了,因为太早,就给了我一瓶喝的,类似于小包装的奶,再有一包饼干就算了。我觉得可以理解,一家标准的旅馆也不能五点就给你做饭。
明天就回加德满都了,希望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