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参战阿根廷军队编成与伤亡情况(1)【海军部分(含海军陆战队武装商船等)】
马岛战争参战阿根廷军队编成(1)【海军部分(不含海航)】


前言:最近刚好收到了购买的一副Ben Madison的单人兵棋《马岛1982》,于是一时兴起决定同时细细研究一下马岛战役,也好久没有更新了,于是将马岛战争参战阿根廷军队编成加以整理解释,遂有此文。
此文章给出的是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参与南乔治亚岛和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战争的阿根廷部队,以及各部队的细节和伤亡情况。
注:由于本文数据与部队经历摘自英方书籍:《马岛战争:阿根廷为福克兰群岛而战》(Argentine Fight for the FALKlands)(英)马丁·米德尔布鲁克(Martin Middlebrook)
所以包括各岛屿名称与城镇名,如马尔维纳斯/福克兰|斯坦利/阿根廷港等,均采用英方称谓。
阿根廷海军
首先列出的是参与各次作战的舰艇。1942年4月2日在斯坦利(即阿根廷港,下文同)附近海岸投放两栖登陆部队的是第40特混编队的舰船,当时执行掩护任务的是第20特混编队。第79特混编队于4月末被这些舰船送到海上,并于5月初与英军特混舰队交战。
“阿尔弗雷兹·索布拉尔”号巡逻舰该舰在5月2日晚至3日晨执行海空救援任务时,遭到“山猫”直升机攻击。该舰多处受损,舰长和7名舰员战死。
“伊利扎尔海军上将”号极地船 隶属第40特混编队,舰上的“美洲豹”直升机在风暴中受损。后来该船作为医院船在6月11日抵达双方约定的红十字区(类似于战时中立缓冲区)。
“巴伊亚·布恩·苏塞索”号舰队运输舰 1982年3月搭载大卫多夫废旧金属小组前往南乔治亚岛。曾在4月12日抵达福克兰,向当地运送物资,之后留在当地处理相关工作。5月16日在狐狸湾遭到“海鹞”轰炸,舰上2人受伤。战争结束后,该舰成为“海鹞”的靶舰并遭击沉。
“巴伊亚·帕拉伊索”号极地船 1982年3月23日至26日,运载小股陆战队前往南乔治亚岛,之后又在4月3日协助夺取格里特维肯。4月末又多次前往福克兰遂行物资运输。5月3日至4日,参与对“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上幸存者的救援工作。5月末,作为医院船为斯坦利提供急需的食品,并撤走伤病员。停火之后,将许多士兵送回阿根廷。
“卡沃·圣安东尼奥”号两栖登陆舰 1982年4月2日攻占斯坦利的登陆部队大部分由其搭载,后来多次运送陆军和陆战队的装备前往斯坦利。但4月中旬过后,该舰可能就没有被再次使用了。
“皮伊海军准将”号和“赛格伊”号驱逐舰 两舰分别在第20和第79特混编队中担任航母护航舰艇。从1982年5月中旬开始到战争结束,两舰主要作为雷达警戒舰在本土近海水域活动。
“索美利亚拉海军准将”号和“弗朗西斯科·德·古鲁查加”号巡逻舰在福克兰的来往航线上承担海空救援任务,另外也参与了对“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幸存者的搜救工作。
“德鲁蒙德”号和“格兰维列”号 两舰均为护卫舰,不过在阿根廷海军编制内都被列为轻型护卫舰。1982年3月末的时候,两舰接到前往南乔治亚岛的命令,不过并未执行,被留在了第40特混编队。两艘舰在第79特混编队内属于水面攻击小组,但一直没遭遇英舰,之后的时间里一直仅限于在本土近海水域巡弋。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 首次战斗出航被编入第79特混编队。1982年5月2日,该舰因遭到英国潜艇“征服者”号的鱼雷攻击而沉没,323人丧生。
“盖雷科”号护卫舰(轻型护卫舰) 该舰参与了1982年4月3日攻占南乔治亚岛格里特维肯的战斗,被皇家陆战队的武器打伤,舰上1名水兵身亡。在第79特混编队内隶属水面攻击群,但并未经历与英军的交火。
“大力神”号和“桑迪斯玛·特立尼达”号驱逐舰 两舰属于英国42型设计。“桑迪斯玛·特立尼达”号在第40特混编队内担任旗舰,将一批两栖陆战队员投放到斯坦利附近,后来转隶第79特混编队,被编入航母群。“大力神”号差点就有机会朝“海鹞”发射一枚海镖导弹,但最终两舰都未直接参战。
“伊波利托·伯查德”号和“皮耶德拉·布埃纳”号 两舰均为改装了飞鱼导弹的驱逐舰,隶属第20特混编队,后来又被编入第79特混编队。“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沉没时该舰就在边上。
“埃斯塔多斯岛”号海军运输舰 隶属第40特混编队,为第一批阿根廷守岛部队提供物资。后来又从本土出发,执行多次供应任务。1982年5月10日晚至11日,在福克兰海峡被英舰“敏捷”号击沉,舰上22人丧生,仅2人幸存。
“梅达诺斯角”号舰队油轮为第20和第79特混编队提供补给,但之后遭遇机械故障,所以在战争后期没有参战。
“圣路易斯”号潜艇 从1982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一直在福克兰北部执行巡逻任务。期间两度向英舰发起鱼雷攻击,但均未命中。
“圣菲”号潜艇 隶属第40特混编队。搭载战术蛙人滩头侦察小分队上岸,还运送一个排的陆战队员前往南乔治亚岛,并于1982年4月23日抵达。后来,该艇在4月25日返航时遭到英军直升机攻击,最终失去行动能力。其中有1名水兵严重受伤,还有1人在潜艇遭英军缴获拖走的过程中被看守误击身亡。该艇于1985年在南乔治亚岛外海被拆毁。
“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 先后被编入第20和第79特混编队。舰上所搭载的侦察机在1982年5月1日执行过几次飞行任务,获取了非常宝贵的情报,并探测到英军特混编队的舰艇,但无法及时派出“天鹰”飞机遂行打击。该舰月4日返回母港,将载机转至岸基基地,从此再未参战。
福克兰海军基地 阿根廷海军在斯坦利建立了一个岸基基地,也就是马岛基地,首任长官是海军上校安东尼奥·莫扎雷利,继任者为海军中将埃德加多·奥特罗。一名被派到狐狸湾的水兵阵亡,可能是被英军舰炮炸死的。
海岸警卫队(阿根廷海军军区)
“马岛”号巡逻舰 该舰在1982年4月被派往福克兰执行当地的巡逻任务。战争末期被英军缴获,皇家海军将其改名为“老虎湾”号(Tiger Bay)继续使用。
“伊瓜苏河”号巡逻舰 该舰也是在1982年4月份被派到福克兰群岛执勤的。1982年5月22日装载一批火炮和其他物资前往鹅原湾,途中遭遇“海鹞”攻击,舰上有1人身亡。如今该舰已经成为鹅原湾的一堆残骸。
海警还派出2架“天空货车”运输机和1架“美洲豹”直升机前往福克兰。“美洲豹”和其中1架“天空货车”在斯坦利机场被英军舰炮击毁,另1架“天空货车”在卵石岛被英国空军特种兵击毁。机组人员无人伤亡。
“埃斯塔多斯岛”号沉没时,阵亡人员中有一名海岸警卫队成员。
武装商船和其他民用舰船
“福摩萨”号ELMA(ELMA 阿根廷轮船公司 Empresas Lineas Maritimas Argentinas)的货轮。该船在1982年4月前往斯坦利,为陆军运送装备和食品。5月1日遭到阿根廷军的“天鹰”飞机误击,但幸好未有伤亡。后来该船返回了本土。
“阿根廷湖”号和“欣瑟尔河”号ELMA的货轮。1982年4月初,两船装载空军军需品前往斯坦利,后来返回本土。
“一角鲸”号拖网渔船,该船被用作情报搜集。1982年5月9日,该船因遭到“海鹞”攻击而受损,之后被皇家陆战队扣押。有1名海员伤重而死。该船在次日的拖行过程中沉没。
“洛萨里斯港”号商用油轮隶属第79特混编队,为“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提供加油和护航。
“卡卡拉尼亚河”号 ELMA的货轮。该船在1982年4月末运送军用物资(包括电视机)去往斯坦利,后来又被派到福克兰海峡,结果5月16日在福克兰海峡遭到“海鹞”飞机空袭。该舰受损并被放弃,但一直没有沉没,后来又遭到皇家海军和阿根廷飞机的多次打击,最终在5月23日被1架英军直升机所发射的导弹击沉。
“里奥德拉普拉塔”号 ELMA的货船。曾被派去监视并报告阿森松岛外英军特混编队的行踪,直至1982年4月24日遭警告后离开。
“叶温”号小型油井支援船 被派到福克兰执行布雷和岛际供应。战争结束之际,英军将其扣留并改名为“福克兰海峡”号(Falkland Sound)继续使用。
“福雷斯特”号和“季风”号小型沿海商船隶属福克兰群岛公司,被阿根廷军征用后用于岛际勤务。“季风”号在1982年5月23日因遭遇英军直升机攻击而受损搁浅,但战后得到修复。
海军陆战队
下列细节尽可能将陆战队和陆军部队包括在内:阿根廷军部队番号、指挥官姓名以及和平时期在阿根廷国内的基地。
南乔治亚岛 南乔治亚岛的陆战队由被“巴伊亚·帕拉伊索”号送至岛上的少数战术蛙人组成,指挥官为阿尔弗雷多·1.阿斯提兹中尉。另外还有驻扎贝尔格拉诺港,由吉列莫·J.卢纳中尉带队的第1陆战队步兵营辖下的一个加强排,该部队由“圣菲号”潜艇带到南乔治亚岛。在1982年4月3日进攻格里特维肯时,上述部队中有2名新兵战死。
第2陆战队步兵营指挥官为阿尔弗雷多·维恩斯塔布尔中校。基地位于贝尔格拉诺港。1982年4月2日攻占斯坦利,1人受轻伤。
两栖突击连指挥官桑切斯·萨巴罗特斯少校。母港为马尔德普拉塔。1982年4月2日对穆迪布鲁克兵营以及斯坦利政府大楼发动袭击。在攻打政府大楼时,1名军官受伤,不治而死(即加奇诺海军少校)。
战术蛙人部队指挥官是阿尔弗雷多·R.库弗雷(Alfredo R.Cufré)少校。母港为马尔德普拉塔。为1982年4月2日的登陆行动提供滩头侦察,行动中没有人员伤亡。
陆战队野战炮兵营 陆战队野战炮兵营A炮兵连拥有6门105毫米炮,属于1982年4月2日登陆部队的一部分。指挥官是马里奥·F.佩雷兹(Mario F.Pérez)中尉。该部队没有伤亡,炮兵连安全返回贝尔格拉诺港的驻地。
B炮兵连 组长是马里奥·R.阿瓦达尔(Mario R.Abadal)中尉,该连同属陆战队野战炮兵营,在1982年4月末抵达福克兰,成为斯坦利防御部队的组成部分。有2名新兵战死。
两栖车辆营 指挥官是马里奥·D.佛尔比斯中尉。基地位于贝尔格拉诺港。部队的水陆两用车在1982年4月充当登陆主力,协助夺取了机场和斯坦利城。该部队没有人员伤亡。
第5陆战队步兵营 营长是卡洛斯·H.洛瓦西奥中校。基地在里奥格兰德。1982年4月8日至12日前往福克兰群岛,负责把守斯坦利防线的摇晃山一段。该营有2名士官和15名新兵阵亡。
陆战队机枪连贝尔格拉诺港的陆战队营总部抽调人员组建的临时连队。连长是瑟吉奥·A.达查瑞(Sergio A.Dacharry)中尉。该连装备27挺12.7毫米机枪(原用于补充防空,攻击直升飞机等),战术目标是支援第5陆战队步兵营,但其辖下的一些部队被抽调到斯坦利周围的其他防区。该连有7名新兵阵亡。
陆战队防空单位 陆战队防空营辖下的特遭单位。指挥官是厄克托尔·B席东瓦(Hector E.Silva)。基地位于贝尔格拉诺港。该单位有2名新兵阵亡。
陆战队两栖工程兵连,连长是路易斯·A.曼奇尼少校。基地位于贝尔格拉诺港。服役于斯坦利防御区。该连有1名士官和3名新兵阵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