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与KPI区别-创新与运营
KPI起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比如电力、化学、石油、汽车等制造行业的兴起催生了KPI,鼎盛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咨询管理公司,帮助企业进行业务流程改进与梳理,帮助企业建立KPI指标库(几千个指标)所有的KPI指标都是为了保证企业生产各个阶段的输出能够达到稳定、高效。
后来绩效管理专家觉得这个方法不错,我是否可以针对整个企业的绩效,比如利润、现金流、销售额、控制成本等等企业最想要的关键的,尤其是在财务报表所能够展现出来的这些指标,如何去做控制?同样,本方法往前走,就拆解出了很多的KPI关键绩效指标。比如,销售每个月的客户拜访量,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KPI,它也不是一个结果型指标,如此来看,整个KPI我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关乎过程(需要保持),一类关乎结果(需要做到更好)
> 组织中KPI分为两类:
1. 过程类:这是纯粹的KPI,以保持稳定为导向的,DNA是“控制和稳定”
2. 结果类:这不是纯粹的KPI,是目标,需要做到更好
而OKR:
DNA是“我要做的更好、更快、更强、我要创新”
由此可见结果类KPI更像是OKR,两者具体区别见下文:
### **1、叫法不同**
左侧KPI:为KPI过程类指标,如销售每个月的客户拜访量;
右侧KPI:为目标,凡是需要做到更好的,比如提升销售、降低成本、新产品开发、拓展新市场、新产品营销等。
### **2、管理不同**

KPI过程类指标:监测管理,监测指标有没有达成,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这些指标背后,是大量的规章制度流程;如果指标出现异常,往往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措施”,让指标恢复正常。
目标:目标管理,需要定目标、抓过程、复结果,缺一不可。
**所以右侧KPI更像OKR,我们继续往下拆分:**

> OKR可以分为两类:
承诺型OKR:必达,比如谷歌的“登屋顶工程”
挑战型OKR:更高、更快、更强,比如谷歌的“登月工程”
我们以华为举例,华为做工厂适用KPI过程类指标,华为新手机研发适用目标、承诺型OKR,华为研发芯片适用挑战型OKR。

### 3、SOP所处的阶段不同
在《OKR与KPI区别1-底层原理》中,我们知道KPI与OKR之间以SOP连接,SOP前段用OKR管理,SOP后段用KPI。

### **4、资源分配不同**
从资源分配来看,KPI、“登屋顶工程”,往往配置基础人员;而“登月工程”,往往配置特种部队/海军陆战队,聚焦创新能力,探索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KPI与承诺型OKR不管怎么做,都属于企业的第一曲线。
从左向右,也分别代表了企业侧重点不同:
> KPI过程类指标:侧重于当前盈利能力
目标、承诺性OKR:侧重于当前盈利潜力
挑战型OKR:侧重于未来盈利能力

### **5、行业属性不同**
> KPI属于工业时代的产物,适用于劳动密集型
OKR属于互联网时代产物,适用于知识密集型
> 传统企业:更适用于KPI、承诺型OKR
创新企业:更适用于挑战型OKR,用挑战型OKR帮助传统企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这里并不是说OKR一定是比KPI高大上,以汽车行业为例,如果没有大量的KPI指标监测,汽车你也不敢开上路,如果没有OKR的探索创新,也很难有惊艳的新产品问世。

### **6、企业发展阶段不同**
> 初创期:挑战型OKR
发展期:承诺型OKR+KPI,发展期阶段会出现大量的KPI来帮OKR做背书,否则企业发展底盘不稳
成熟期:大量KPI指标,部门职能稳定指标越来越多,作为企业健康仪表盘,成熟企业以维持稳定为原则
进入成熟期之前:用挑战型OKR探索创新,寻找突破点,企业进入第二增长曲线
> 稳定的业务→KPI
探索的业务→OKR
> 进入成熟期的前期,探索创新是最容易的;进入成熟期的中后期,再探索创新是很难的。
比如新车企做新能源:易
传统车企想做新能源: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