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感悟——玩三国志14时的思考

其实很早就想开始这个系列了,只是拖延症不间断发作,导致一直都无法将所有的感悟写完。这个系列的标题游感悟都是很早就定好的,这次的内容也反复想过好多次,就是没来得及逼自己一把将时间腾挪出来写出来罢了。又或许是可以通过讲一讲自己为什么没有写出来文章来避开我不擅长的开头?(笑)
对于《三国志》系列我其实只玩过一部《三国志14威力加强版》,还是在NS上玩到的低配版。这次所聊的感想也都是基于这款游戏来谈的。

我其实也没有玩的很硬核,所以很喜欢搜索大佬们的打法,就看到很多对于辽东公孙家族的破局方法讲解。我对于辽东的公孙家并不怎么熟悉,毕竟我玩三国中前期次数比较多,大都选择有名的势力玩了,即使是中期的剧本,也不想用偏安一隅的小小公孙家族去面对南方的魏国。出于好奇,我还是尝试了一把群雄并起时期的辽东公孙度。为了避免技术太菜导致翻车,我就带了一批自创人物,在辽东开始了匡扶汉室之旅。
不过很快我就发现了问题,辽东这块地,人口少,产粮低,虽然地处偏远易守难攻,但是相对的,我想出去同样难。在经过了一番励精图治之后,我带领着部队前往攻打北平,虽然打得公孙瓒节节败退,但是随着公孙瓒坚守城池,我渐渐粮草不继,部队伤亡过多,将士士气低迷,于是不得不退。随后又是龟缩种田发育,直到趁着公孙瓒和袁绍大战,我趁机夹攻,顺带着多次读档才打下北平。
在征服天下的过程中,公孙度积劳成疾,公孙恭继位,后来公孙恭也没了。但在我的一班自创人物的辅佐下,最终还是一统天下。不过这时,辽东的公孙家早已物是人非。玩完这个剧本我还是挺感叹的,辽东公孙家缺粮缺人口缺人才,硬是在辽东一直坚守到曹魏中后期。以前我总是对偏安一隅的小势力恨其不争,现在想想确实强人所难了,作为玩家用一段时间来完成了辽东逆袭,可是历史上真正的辽东公孙家却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保住不丢地盘。我做一件事还难做到有始有终,又怎么要求他们每代人一辈子都抱着一统天下的决心呢?这样想的话,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春秋战国那么多不思进取的斗争兴亡了。
另外,在游戏里玩了几局之后,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来来回回就是用那么几个人,因为他们数值高,好用。这些数值真的准确吗?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值是通过历史的盖棺定论总结出来的,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对于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有些人也许一辈子都是一个水平了,很难再有所突破。即是是设置了成长系统,每个人上限也会有所不同。又或者说有些人通过装备了一些宝物装备变强了,这些提高数值的武器装备能不能称作是一种机遇呢?就如同孙权劝学一般,孙权的劝学对吕蒙来说何偿不是一种机会,一种让他突破瓶颈的机会呢?
用比较高端的话就是历史局限性,或者说格局,如果能破开自身所处的历史局限性的话,就类似于跳出了《地球Online》这个游戏之外,成为了操纵角色的玩家了。不过又怎么能做到呢?历史上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啊。
越扯越多了,如果在《三国志14》中还有其他的感触的话就再另写一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