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周叶中宪法考研章节题库真题资料!

2023-07-20 20:16 作者:嵞十里红妆梦5  | 我要投稿

周叶中宪法考研配套章节题库真题资料

资料全称:周叶中《宪法》(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部分摘录:

简述新记《大公报》的特点。[中央民族大学2022年]

答:新记《大公报》是1926年至1949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和张季弯合作创办的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的时期。新记《大公报》的特点主要包括:

(1)经营管理上,三驾马车齐驱

《大公报》在新记公司的经营管理下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主持行政,并带来“国闻通讯社”和《国闻周报》的一批人马,作为《大公报》的工作人员;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持笔政、掌握言论,吴鼎昌不加干涉。

(2)办报宗旨是四不方针

新记《大公报》在政治立场、新闻言论、经营方针和报纸风格方面的办报宗旨是四不方针,即“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这是三人多年的经验教训,体现了该报追求的新闻客观、经济独立、言论公允、服务公众的报业精神。“四不方针”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办报思想,其目的是维护中国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3)风格定位为文人论政奠基

新记《大公报》是“文人论政”的阵地,以新闻为本位,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体现出新闻专业主义的特质。《大公报》言论与时事是紧密相关的,在对待政治问题上,文笔犀利,议论精辟,鞭辟入里,揭露出社会的丑恶。将王韬、梁启超等开创的文人论政的报业传统推向了顶峰,提升了报业报纸的境界。

新记《大公报》的一系列业务改革与经营特点为中国报业现代化发展开拓了一种新的模式。1936年,《大公报》销量突破10万份,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资产阶级大报。

简述梁启超报刊政论文体的特征。[南京大学2019年研]

答:梁启超报刊政论文体即“时务文体”。对政治期刊来说,政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进行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家刊物优劣的主要标准。因此,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维新派重要报刊,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每期必不可少的报刊政论的写作上。为了使政论文章更易于为广大受众接受,更好地向社会宣传变法维新的新思想,迫切需要一种适合时代需要的新的表现形式,于是一种通俗、自由、新颖的报刊政论文体,即“时务文体“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

梁启超等维新派报刊政论家在创作实践中,继承了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郑观应等人的政论传统,创造出一种新颖的政论文体,当时人称为“时务文体”“新文体”或“报章文体”。至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等一系列文章时达到顶峰。梁启超报刊政论文体的特征包括下列几条:

(1)“纵笔所至不检束”,即要求解除写作上的清规戒律、条条框框,摆脱各种古文义法的束缚,打破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限,实行文体上的“自解放”、大解放。

(2)“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即要求文章的语言浅显流畅,明白通晓,摒弃矫揉造作、艰涩古僻的文字,同时又允许根据内容的需要,使用俗语、韵语及外来的词汇、句式和语法来论证问题、说明道理。

(3)“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即要求文章层次清楚,逻辑性强,汪洋恣肆,酣畅淋漓,以饱带情感之笔,写流利畅达之文,使读者为之倾倒,受到鼓动,受到感染,在不知不觉中被说服,进而接受他们的主张。

以梁启超的政论为代表的时务文体,自由放纵,不拘一格。它风靡一时,对辛亥革命时期乃至五四运动以后的文风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报纸文体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梁启超。开启一代文风,是梁启超对中国新闻事业的重大贡献之一。

简述《遐逸贯珍》的内容及风格。

答:《遐迩贯珍》是在1853年由传教士麦都思创刊于香港,是香港最早的中文报刊。

(1)《遐迩贯珍》的内容

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所占篇幅最多的是反映当前时事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具有国际视野;还注重对文化知识的介绍,曾广泛介绍西方政治、历史、地理和科学知识;宗教宣传所占的比重很小。

(2)《遐迩贯珍》的风格

消息、短讯、通讯、评论等近代新闻体裁都已初具雏形,还出现了连续报道等新的新闻形式;增出附刊《布告篇》,随报发行,专载商情及船期,并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刊登收费广告。每期都有“近日杂报”的新闻栏,登载过几篇中国读者的来稿,这可以说是中文报刊史上最早出现的“读者之声”。

简要介绍《蜜蜂华报》及其在报刊史上的影响。

答:《蜜蜂华报》及其在报刊史上的影响如下:

(1)概述

《蜜蜂华报》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家外文报纸。1822年9月由葡萄牙立宪派创刊于澳门,葡文,周报。作为当时在葡萄牙执政的立宪派在澳门创办的政府机关报,《蜜蜂华报》以鼓吹立宪派主张为宗旨,大量篇幅刊登立宪派人士的言论以及政情消息、会议记录、名人演说、议事会与市民的往来信函、王室谕旨与报告等政治性报道,也刊有一些当地和广州一带的报道。1823年12月26日被迫停刊,共出版67期。

(2)影响

由于《蜜蜂华报》印量少,而且主要对象只限于居留在澳门的澳门葡籍人士,其影响主要是当日的澳门葡籍人士社区;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可说是没有影响力的。当时肯定的是《蜜蜂华报》的面世年份日期,是澳门报业的开端。该报是当代中国首次有向国外发行的报纸,定期向国外传播关于中国的消息。所以,《蜜蜂华报》对中国的报业史具有特殊的意义。另外,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澳门政治的变迁、澳门主权问题、中外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等范畴上,《蜜蜂华报》都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历史文献。

......

注:本文为摘录,源自公众号【攻关课堂】资料完整版目录!

周叶中宪法考研章节题库真题资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