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思学院|为什么搞精益管理的企业最后都死掉了?

最近看到一些讨论关于"为什么搞精益管理的企业最后都死掉了?"然而这个问题包含了很多预设,令人以为搞精益会对公司不利。事实上声称自己是搞精益的和实际上在搞精益的是两回事,可是除非我们是他们的员工,否则很难区分,所以说"为什么搞精益管理的企业最后都死掉了?"这个问题的前设已经是难以成立的。
就如六西格玛一样,很多人问摩托罗拉为什么没落了?六西格玛为什么没拯救摩托?老实说,流行的东西总是有人会吐槽,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 这可能反而反映了它们的价值。
新乡重夫(Shingo)曾经说丰田生产系统的成功实施,不超过30-40%是来自于工具,而60-70%的成功来自于人,30年后的今天,一切都没有改变!
精益项目失败的原因
30年前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涵盖了400家不同的公司,分析了为什么这些公司的大多数项目会失败,结论是失败的四大原因如下:
1. 经营项目时缺乏方向和愿景
2. 缺乏分配给项目的时间
3. 缺少资源
4. 缺少公司员工的坚持
所以,不要把公司的失败简单地归咎于单一工具,很多时候公司的失败是难以预知的,管理层一个决策上的失误就可以把公司推向死亡。
此外,有很多公司试图仿效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等方法,希望能提升质量工具套用于公司执行改善方法中,但却忽略了执行这些精益营运方法背后的企业文化和制度,它们同时也忽略了,精益生产方法的综合运用,而无法仿制出另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丰田公司。

导入精益生产的建议
优思学院对中小型企业导入精益生产的建议是:
1. 建议已逐项导入改善项目的方式,避免一次全面性导入,进而造成资源不足而效果打折的情况。
2. 导入精益生产前,借由宣达或是教育培训,不断鼓励人员培养创新,同时打破墨守成规之规定。
3. 导入精益生产前,首先先了解企业文化与制度,再草拟出最适合公司之改善方法,逐步予以导入。
4. 公司全体人员均须参与,从改善的过程中学习改善。
5. 导入前,一定要具备强而有力的改善决心,并找出问题点,彻底解决根本原因。
6. 设立出最具公司特有之优良文化,努力培养团队及专业人员,提升公司竞争能力。
在开展精益生产前,如何确保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参与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员的培训,优思学院设计的精益管理(CLMP)课程可以让大量员工获得足够的精益知识和认可考核,员工甚至可以不用放弃日常工作的时间,只要每天花一小时左右自主学习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