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年北师大703教育学考研经验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2020-07-09 12:17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文|孙XJ /  凯程集训营学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


1.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20届凯程学员,今年成功上岸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本科就读于安徽省的一所普通二本院校,理学专业,跨考教育学。

 

我是一个懂得坚持、喜欢反思、善于利用资源、喜欢听取老师意见、会自我放松的人。这样介绍自己是想告诉大家,考研不是三五天,考研是个选择就要坚持的事,我们需要能够坚持下去的理由:目标坚定、毅力坚强、懂得反思、善于利用资源、忍得了孤独、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

 

2.关于择校

 

打小受启蒙老师的影响,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是我高考以来的理想。本科未完成的梦,待到考研继续追寻,这是我择校的原因,也是我执着的理由。

 

当然在选择学校时,我们也要考虑考研原因、学习动力、想学的专业、城市地区等因素,因为每一个因素都关乎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关于择校可以请教凯程的老师们,他们会给予我们中肯的建议。

 

3.各科复习规划

 

教育学

 

(1)专业课考情

 

无论是自主命题还是311统考,专业课考试范围都包含在311统考书目中,只是各院校会在考试侧重、题型、难度、评判等方面存在差别。

 

我一直是按照311统考进行学习的,争取做到面面俱到,强化阶段再结合真题背诵重点,冲刺阶段根据真题再调整答题思路。北师大是自主命题,往年不考选择题,侧重考察简答分析题,考察学生们的思维逻辑。所以学会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

 

(2)资料

 

311统考书、凯程网络课、凯程集训课、凯程参考书、冲刺模拟卷、北师大真题等。

作为一名跨考生,一本书都很难吃透,更别说将六本书里面的知识建立框架融会贯通了。所以我一开始就一边看书一边跟着凯程的网课班扎实基础,后期进入凯程冲刺集训营深入学习。

 

(3)学习阶段

 

基础阶段:

 

至少在8月中旬前完成基础班的学习,跟着凯程老师认真学习教育学基础知识,打好基础。我习惯在参考书上记笔记,老师提到的重要内容比较多的就写在A4纸上并标注好页码,方便整理和回顾。(这个阶段我学习的重心在教育学专业课,公共课的学习量还没有那么大,所以我有余力的开始专业课的第一遍背诵)

 

强化阶段:

 

8月—9月份跟着强化班学习,这个阶段结合强化讲义深入理解知识,老师会把重难点、常考知识点和这些知识点可能会考到的题型都会阐明,大家要做好标记。

 

这个阶段关键词是“背”,一定要开始背诵专业课知识,当然要理解性记忆,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记忆方法,例如记关键词、首字连词法、联想法等,怎么好记怎么记,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很重要。

 

9月—10月继续强化理解并背诵,前两遍的背诵,大家也许都会遇到背过就忘的情况,所谓熟能生巧,大家只要坚持背加油背,到后面会越来越熟练,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这个阶段有真题班的辅助,我为了更好地投入强化学习,也为了冲刺阶段的提前预热,报名参加了凯程的面授集训营,在那里有很好的学习氛围,我每天除去背单词、做英语阅读,以及政治学习的时间,剩下的大量时间都留给专业课背诵了。

 

对于跨考生的我来说,专业课300分值重,所以花费的时间格外多。当然英语和政治也很重要,我先保证完成各学科的阶段性任务再在冲刺阶段加强学习,针对这两科的学习我在下面也会说到。

 

冲刺阶段:

 

10月—11月份“背诵和试卷模拟”,这时开始结合模拟卷熟悉各学科的重点内容,这个阶段背书速度也都提上来了,开始3遍4遍的背诵,不在乎背的次数多少,而在于记忆深刻。

 

写模拟卷,按照答题思路作答,纠正自己的答题问题。作答不标准也没关系,后面会越练越好的。基础和强化两个阶段大家的步调似乎都是一致的,都是优哉游哉的,也都信心满满。

 

而到了冲刺,大家情绪开始有了变化。开始出现了分流,有的人依旧坚持每天的学习步调不懈怠,有的同学想暂时休息放慢了步伐,还有些同学开始早出晚归恶补。

 

当然没有好坏之分,找到适合自己投入的方式就好。我是属于“按部就班”的那类,每天依旧不间断背书这件事,对于我来说考研是个持久战,到这个时候了,更要保持好自己的步调,这个阶段依然要保持心情开朗。

 

11月—12月继续向前冲刺,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背诵和刷真题”,结合北师大真题和北师大模拟题,一边模拟一边背诵,一边查漏补缺一边背诵,学有余力也会看看其他院校的真题,老师也会把好的题目抽出来给我们统一讲,资源共享。

 

这时候更加可以体会到集训营的好,不论是统考的题目还是自主命题的题目,只要是好题新题,老师都会找出来给我们讲到。

 

这个阶段,徐影老师还会把这两年的“教育学热点”为我们详细讲解,教育学热点题很容易出,特别是像北师大考分析题就很容易考热点。

 

即使考不到,我们也可以在解答其他开放性题目时用到这些热点题的答题思路,老师总结的教育学热点真的很全面也很棒,我的教育视野也跟着变宽阔了。

 

当然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更是考验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我坚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心状态会提高学习效率,让背诵也事半功倍,所以一定要保证日常作息规律、饮食规律。

 

其次,我把影响自己“平常心”的好胜心暂时收藏起来,这时我不和任何人比较,我只和自己比,只要我比昨天的自己有进步就好。

 

最后,只要坐得住学得下去,坚持就是胜利。无数的考研结果告诉我们,不是谁聪明谁上,而是谁坚持得住谁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卑不亢才是考研正道。

 

英语

 

(1)英语考情

 

大家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它分值高题量大,所以我在学习英语时重点排序为:阅读>作文>翻译>新题型/完形填空。当然英语的基础是单词,拔高在阅读,后发力量在作文。

 

资料:朱伟恋恋有词、唐迟的阅读课、唐静的翻译、王江涛的作文、英语一真题等。

 

(2)学习阶段

 

单词:英语的基础是单词,背单词这件事要坚持到最后,保持语感。我开始跟的是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结合配套的课程按部就班的学。

 

强化阶段开始总结做过真题里面的单词,把陌生的词汇摘抄到A4纸上,并做好年份标记,方便之后背诵,根据背诵情况慢慢递减A4纸上的陌生词汇(真题解析里面有别人总结好的高频,你也可以背诵真题阅读里的词汇,但一定记住随着背诵情况删减词汇,减轻后期的背诵压力,节省时间)。

 

阅读:阅读我一直跟的唐迟老师,每篇阅读都要吃透。暑假开始做阅读,做完一篇听一节唐迟老师的阅读课,有的年份的阅读做的多,听的课次数也多。每次听完课,都会把唐老师讲到的精华内容记在A4纸上,标好年份和页码夹起来,经常翻看。

 

真题:真题买了两套,第一套有解析的,先用铅笔做了遍阅读,再练习其他题型,阅读可以反复多做。第二套为了刷套题买的,冲刺阶段保证每周模拟一套,保持英语语感和答题手感,把握英语作答的时间。

 

做题不是为了对答案,而是找到自己的问题,通过解析找到解题思路,不要刻意记结果ABC,而是要清楚WHAT、WHY、HOW

 

作文:英语作文不是到最后背两篇模板就够了的,也不要妄想一个模板走天下了。我买了王江涛的作文书,开始根据各种话题背诵大小作文。

 

后来凯程开始发放作文练习册进行作文指导,每周练习大小作文各一篇,让老师批改并一对一讲解。这样的方式起到了监督我们学习英语和练习作文的作用,一定要重视。

 

政治

 

(1)政治考情

 

政治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分析题,总分100分。前期重点在选择题,后期加入大题背诵。我是暑假开始学习政治,1000题打基础,腿姐冲刺班提高选择题准确率。后期大题跟的肖四和腿姐。

 

资料:徐涛强化班和参考书、肖秀荣1000题、腿姐冲刺押题班、肖四肖八

 

(2)学习阶段

 

选择题:暑假开始学政治,一边听徐涛老师课程一边做1000题,主要是为了选择题。后来听腿姐的冲刺班选择题,提高单选和多选正确率。

 

等到肖四肖八出来后,成套地掐时间做选择题,错题做标记,一定要把每个选项都搞懂。

 

分析题:大题我是最后背的肖四,简单看看肖八大题思路,腿姐冲刺押题班也总结了许多大题和热点题,这些都可以作为肖四的补充资料背。

 

3.总结:

 

每一科的学习都重要,不要顾此失彼。你可以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学习时间的分配有所不同,但是重视程度没有差异。

 

前期有教育学基础,英语单词;强化阶段加入英语阅读,政治基础班1000题,专业课强化背诵;冲刺期兼顾英语各题型,政治肖四肖八背诵攻破大题,专业课冲刺背诵和真题。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课程很重要,可以试看老师们的课程,一般公众号和微博也都有。比如关注“教育学徐影”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里面有很多考研干货,还有其他学长学姐们的经验贴,随便翻阅也是极好的。

 

考研不似高考,它很随意,你也可以很自由,但是学习就要“坐得住下得去”。当然不是坐在教室里听的课多看的书多就算学了,课程和资料只是辅助,你要及时回顾消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把知识建构成自己的才行,我们要自觉、自律、自强、自信。

 

考研是个持久战,要学会放松自己,对于我来说最好的放松方式是:睡觉休息、吃顿好的、写日记、听没歌词的古典音乐。

 

前期学习不紧张,还可以看个搞笑综艺。到了考研中后期,任何会让我沉迷的事物都收了起来,无关学习的软件都请删了,减少刷剧、聚会、网购。做个“简单人儿”,不浪费时间打扮。考研圈里,大家公认的帅哥美女是:不变的外衣,蓬松的头发。

 

我的人生曾是连续的不可能,但是所谓的不可能并非事实,只是一种意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过程没什么特别,有时需要迎面而上,可能会受伤留下伤疤,但是伤疤也意味着克服了伤痛。

 

我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最大力量,就是梦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希望学弟学妹们在追梦的过程中,也能够遇到更好的自己。向上吧,考研人!

凯程陪我走过2019年的春夏与秋冬


2020年北师大703教育学考研经验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