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噪音补偿方案的复盘
背景
由于某小区旁边有回迁楼施工工地,夜间施工影响到住户的正常休息,经过多次市政府投诉,经过和工地协商,工地开发商提出噪音补偿方案
补偿标准
100元每户,补偿12个月,共计1200元
补偿数据评估
目前每栋楼有4个单元,每个单元有18层,每层有2户,即每栋楼共计144户,本次补贴共计10栋楼,共计1440户
补贴的总金额共计 1440*1200= 1728000元
补贴的人数计算: 1440*3 = 4320 人
平均每人每年补偿400元
事件发展过程
2022年10月中旬,反馈受到重视,开发商提出补贴方案
2022年11月初,进行补贴的发放登记
暴露出的问题
在问题反馈的过程中,只有极少数人进行问题的反馈并进行跟进,大多数人都不关心事态的进展
补贴发放的时候,房东没有将补贴发给承租人
补贴发放环节存在房东,中介,承租人的利益链
目前的争议解决方案
开发商在发放补贴的过程中,进行了公告机制
在产生争议的过程中,存在冻结机制,即如果承租人和房东无法进行协商一致,开发商不会发放补偿
冻结机制对于承租人是一个利好机制,保护了承租人的权利
社区,街道等协商机制
法院等司法途径
现实问题的根本原因
思想层面
由于国民教育权利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大部人缺少权利意识和公共意识
物质层面
本次小区的回迁户多为本地的农民,受教育水平不高,多局限于眼前利益,导致内部分化严重
小区的人员流动大,导致无法持续地跟进问题的长远解决只能追求短期解决方案
施工方作为工程主体,为了节省成本,一定会在灰色地带进行摸索,此外,还承担了回迁的任务,每多一天都付出巨额的经济成本
综上,因此物质层面的三方达成一致,通过经济补偿方案进行快速的解决
积极影响
作为标致事件,为其他人提供了解决方案的参考
唤醒了一部人的权利意识
筛选出一部分具有行动力和影响力的人
消极影响
没有建立一个机制,可以作为其他争议事件的依据
租户的权益没有得到完整的保证
存在一部分的不劳而获的人享受了成功的果实
长远的影响的思考
社会的每一小步进步,背后的代价都是巨大的,对于本次事件来说,唤醒数十人的权利意识的成本是200w,可以推论每年有大量的财政成本花在了此处,如果可以加以利用这部分资源,可以极大地缓解社会的压力
没有有效的建立起公共意识,依然是传统的小农意识,没有为中国未来的现代化,提前打好思想基础
年轻人的自我意识和公共意识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经济制度经过进40年的粗狂式发展,已经到达了需要精细化转型的时刻,相关的法律实践以及政府职能没有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