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刚丸、菩萨散和天王补心丹,林黛玉用药背后的深刻隐喻。红楼关键字解读之人参养荣篇

2023-07-05 20:55 作者:云笺说红楼  | 我要投稿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介绍了人参养荣的深刻含义,也提到了人参本身的深意,而人参养荣丸恰好是林黛玉吃的药,这正表明了作者是用这味药来医治林黛玉的痴病的,林黛玉的不足之症绝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弱症,而是她先天带来的情痴之病,是林黛玉执迷于情的症状,这种病正是灵魂之病,需要用治世之药来医治。在书中,林黛玉的药其实是很重要而关键的线索,并且有迹象表明,八十回后,林黛玉的药很可能成为影响她生死的重大关键要素,只是很可惜,我们没有办法明确知道具体与药有关的情节是怎样的。但是前八十回有些与林黛玉的药有关的情节,还是能看出来暗含深意,林黛玉的药除了人参养荣丸的深意以外,有一段情节曾经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段情节看上去插在前后情节之间没有什么相互关联,后文也不曾有过呼应,看起来十分的突兀,却又是跟林黛玉的药有关的,对于从无闲笔,字字有玄机的《红楼梦》来说,这么大段不知所谓的情节是否太浪费笔墨了?而且我也不曾在前人的分析和研究文章中见过讲解这段情节的文章,这就是宝玉跟王夫人讨论林黛玉吃的药的时候的一段对话,后来我才意识到这里面暗示的深意不必别处的少,完全不是浪费笔墨,因为这又是作者对于“治世之药”的再一次暗示,且看原文: 王夫人见了林黛玉,因问道:“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庚辰侧批:是新换了的口气。】林黛玉道:“也不过这么着。老太太还叫我吃王大夫的药呢。”【庚辰侧批:何如?】宝玉道:“太太不知道,林妹妹是内症,先天生的弱,所以禁不住一点风寒,不过吃两剂煎药就好了,散了风寒,还是吃丸药【甲戌侧批:引下文。】的好。”王夫人道:“前儿大夫说了个丸药的名字,我也忘了。”宝玉道:“我知道那些丸药,不过叫他吃什么人参养荣丸。”王夫人道:“不是。”宝玉又道:“八珍益母丸?左归?右归?再不,就是麦味地黄丸。”王夫人道:“都不是。我只记得有个‘金刚’两个字的。”【甲戌侧批:奇文奇语。】宝玉扎手笑道:【甲戌侧批:慈母前放肆了。】【庚辰眉批:此写玉兄,亦是释却心中一夜半日要事,故大大一泄。己卯冬夜。】“从来没听见有个什么‘金刚丸’。若有了‘金刚丸’,自然有‘菩萨散’了!”【甲戌侧批:宝玉因黛玉事完,一心无挂碍,故不知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说的满屋里人都笑了。宝钗抿嘴笑道:“想是天王补心丹。”【甲戌侧批:慧心人自应知之。】王夫人笑道:“是这个名儿。如今我也糊涂了。”宝玉道:“太太倒不糊涂,都是叫‘金刚’‘菩萨’支使糊涂了。”【甲戌侧批:是语甚对,余幼时所闻之语合符,哀哉伤哉!】王夫人道:“扯你娘的臊!又欠你老子捶你了。”【庚辰侧批:伏线。】宝玉笑道:“我老子再不为这个捶我的。”【甲戌侧批:此语亦不假。】 在这段原文里,我们看到贾宝玉只记得林黛玉吃的药是“人参养荣丸”,王夫人对林黛玉换了大夫后吃的新药的药名不太记得了,贾宝玉就只能乱猜药名了,王夫人记错了,也只恍惚记得“金刚”两个字,可是薛宝钗却准确的说出了林黛玉现吃的药的名字——天王补心丹 ,这药不是作者杜撰,而是真实存在的一味药,查一下天王补心丹治疗的病症和其成分,则不言自明: 天王补心丹主要组成成分: 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当归、五味、麦门冬、天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 天王补心丹方义: 本方证多由忧愁思虑太过,暗耗阴血,使心肾两亏,阴虚血少,虚火内扰所致。…… 由上面可以看出,天王补心丹的首味药材也正是人参,而人参含有何种深意我们上回说过了,这药对应的病症也是主治因为忧愁思虑太过,而造成的暗耗阴血、心肾两亏等等,而林黛玉恰恰是因为终日忧心愁烦,泪流不止,才致身体虚弱的,这药恰对她的病症,这表明,天王补心丹又是一味同时治疗身心的治世之缓药。林黛玉实际上是靠这些药来维持她虚弱不堪的身体的,作者也是暗示这种药才能缓解一下林黛玉的痴病。 ​ 贾宝玉跟母亲开玩笑说,若有“金刚丸”,自然有“菩萨散”了,金刚、天王、菩萨也都是佛教里面的名词,之所以王夫人会把天王误记成金刚,因为这两个是有关联的,佛教的护法天神四大天王,俗称就是“四大金刚”,由此可以看出这里面的佛教暗示才是这段情节里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深意,王夫人把药的名字记错成“金刚”,并非是随意写的情节,而是用“金刚”二字在提点《金刚经》,我在分析《红楼梦》与《金刚经》的内在联系的文章中曾经说过,《红楼梦》的主旨其实全都是在暗中贴合《金刚经》经义的,并且作者还在书中的不同情节里,反复提点《金刚经》,以暗示读者全书对于《金刚经》中佛法的展演和阐释,而此处的提点,则是跟药有关的,作者让贾宝玉说金刚丸,菩萨散什么的,就是为了让读者注意到这里是对《金刚经》佛法的暗示,并且希望读者尽量把思路联系到佛教思想上面去,同时这暗示跟药有关,则是在示意我们,对林黛玉真正有治疗作用的药其实是“金刚丸”和“菩萨散”,什么意思呢?金刚丸暗示着林黛玉唯有像《金刚经》中所说的那样,意识到了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就不会沉溺于虚幻的情孽,不至于为情所困,终日忧思劳神,泪无止尽,她的病也就能好转了,那么《金刚经》佛法也就是真正能够治灵魂之病的“金刚丸”了。而菩萨散则表明,这是一味作者具菩萨般的慈悲心,度化林黛玉的药,也是使她早日从梦中醒悟,归于空幻获得解脱的灵丹。癞头和尚曾经对林父母说,除非林黛玉一辈子不见亲友,不闻哭声病才能好,也才能平安了此一生,但是林父并没有听从此忠告,还是将林黛玉送入贾府,见到了贾宝玉,则她一生不可避免遭遇情孽的纠缠和折磨,既然如此,林黛玉是无法平安了此一生的,此刻也唯有“金刚丸”或“菩萨散”之类的治世之药才可以引导她走向出世,缓解她因陷入情孽遭受的百般苦虐折磨。再来看天王补心丹这个药名,也有另外一层含义,天王也叫金刚,既代表佛教,也暗示《金刚经》,补心,则是说这味药可以帮补救治心灵,其药名本身也是在暗示佛教经义对于灵魂的救治作用。而我管那些能够救治灵魂,引导灵魂走向出世的药称为“治世之药”,原因是,人间世是由一个一个个体组成的社会,而单独的个体,即迷人们的灵魂如果被分别救治了,那么人间世,也就是社会也就被救治了,故此可以称为“治世之药”,而《红楼梦》是有劝世小说的性质的,所谓“劝世”其实就是用书中的人物的遭遇来警戒劝止世人,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疗愈世人的灵魂。故而称那些药为“治世之药”也是很合理的。但是从这段情节中可以看出,在作者曹雪芹的设想中,估计“治世之药”的名称,其实就叫“补心之药”,其补救的是迷人的心灵,天王暗示着佛教《金刚经》,所以是用佛法来补救迷人的心灵,因此“天王补心丹”这个药名含义极其深厚,不可轻易忽视。 薛宝钗后来看了林黛玉的药方说不太妥当,所以她又送了燕窝给林黛玉让她调养身体,原文是这样的: 宝钗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薛宝钗说的人参肉桂都是人参养荣丸里的主要成分,宝钗说人参肉桂太多了,所以需要燕窝来滋阴补气,这是对林黛玉药中必须要含有人参的又一次提点,书中也提到过雪雁为林黛玉去取人参,就是在提醒读者“人生养荣之剂”对林黛玉灵魂的医治作用。 而薛宝钗送给林黛玉的燕窝,也是一种补药,并历来为人所争论,有人认为这是薛宝钗明里收买人心,暗中却将冰糖更换成了洁粉梅片雪花洋糖,糖一换,药效很可能正好相反,因此有读者怀疑她是利用更换冰糖来暗中加重林黛玉的病情,还有人则认为,薛宝钗就是真心为林黛玉好,并没有什么心机和使坏。关于这一点还有很大的争论,因为也有人认为薛送的洋糖其实就是冰糖的另外一种说法,并没有更换疗效相反的洋糖。假设,更换的糖真的会使林黛玉病情加重,薛宝钗此时换糖就为暗害林黛玉,那未免格调太低下,且容易暴露自己的心机,因为宝玉是懂医理的,他又对林黛玉特别上心,那么薛宝钗暗中使心机,不可能不被发现,一但被发现,那么宝钗在宝玉心中就彻底失去的地位,所以我始终觉得这未必是薛宝钗此时的想法,但是燕窝在我看来也绝非仅仅是薛宝钗关心林黛玉那么简单,因为薛宝钗的燕窝很快就被贾宝玉给换掉了,并且贾宝玉想对林黛玉说这事的时候,还被碰巧进屋的赵姨娘给打断了,赵姨娘却听去了“燕窝”两个字。这都说明燕窝很有可能真的成为日后的关键情节。贾宝玉推阻并更换了薛宝钗的燕窝,而燕窝一事又专门被作者安排被赵姨娘听到,紫鹃问贾宝玉为何老太太突然每日送燕窝过来,话头一转就变成了林黛玉要回家去,结果导致宝玉疯魔,可见小小燕窝绝不简单,似乎作者也在暗示燕窝背后还有其他的深意,很可惜,我们并没有更多的线索,也看不到八十回后的情节,这后面还会怎样影响到林黛玉的药饮,又怎样影响到林黛玉的身体状况和最终命运都不得而知了。 综上所述,在我的推测中,林黛玉吃的药,人参养荣丸也好,天王补心丹也罢都不仅仅是治疗身体的病,同时还隐喻着人生自当自养荣卫和金刚丸、菩萨散,暗示这些药同时也是“治世之药”,有着引导患者走向出世的作用,但最后往往都疗效不佳,患者多沉溺梦中,无法自拔,最终病重,甚至泪尽而亡。林黛玉是其中很典型的一位。 而燕窝,很可能使林黛玉遭到无端攻击,认为她依靠亲戚家生活还这样娇贵吃昂贵的补品。尤其是贾府日渐亏空,难以为继,这便成为小人诽谤林黛玉的一大把柄。此外,林黛玉后期因为药配给不上或者配方被人恶意暗中调换或更改导致病情加重,这都是隐约能感觉得到的大方向,这些便是林黛玉的药其中的暗示。

金刚丸、菩萨散和天王补心丹,林黛玉用药背后的深刻隐喻。红楼关键字解读之人参养荣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