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柔光片,去掉数码感
如果说在拍摄的时候有什么创新一点的想法可以实现,隶属于摄影指导旗下的摄影组除了换镜头挪机位之外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换滤镜了。
国内的器材商比较通俗用的柔光滤镜有三种,统称白柔、黑柔、经典柔。
所有的柔光镜主要的效果都是为了柔和画面,有时候可能因为镜头的原因画面过度锐利了,需要柔和,或者拍摄演员面部的时候有效地减少一些皱纹和斑点。

如果要细究每种柔光镜片有什么效果,区别是什么的话最好还是记下他们的英文名称比较容易区分。我一般看柔光镜片主要是看画面成像高光光晕如何,光斑如何,透光量如何,皮肤细节保留度如何,还有焦外光斑成像。基本上看以上几点可以区分各种柔光镜或者柔光网。
改天再开个门说柔光网,现在说说好莱坞喜欢用的几种柔光镜片。
Black Pro Mist、Pro Mist
Black Pro Mist(BPM),俗称白柔,是一种让拍摄画面变得柔和但是还保留着一定对比的镜片。本质上Black Pro Mist和Pro Mist是一样的片子,只是BPM多一层黑斑去弥补传统Pro Mist漫反射带来的反差流失。两种Mist柔光镜在高光部分都有细微的抑制那种明显人造光晕的感觉。同等强度级别的柔镜其中BPM比PM雾状发散效果又要更小一点(1/4的BlackPro Mist比1/4的Pro Mist效果要弱一点)。




Black Pro Mist在某种程度上和Fogal柔光网十分相似,微微减弱并且发散着高光还保留着暗部不受影响,而PM由于会提亮暗部,有些摄影指导会在需要更多宽容度的时候把它用成类似Low-Con(减低反差)的滤镜。Mist家族的滤镜都会造成一些画面细节的损失。简而言之粗暴一点我觉得Black ProMist和Pro Mist在画面里对高光还有暗部的影响比较大,中部(mid-tone)基本很少明显的影响。然后高光边缘有明显的发散光晕。拍摄数码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加一些发散性的片子去掉一些“数码感”。

Mist的另类玩法
有些摄影指导呢一般不太用Black Pro Mist,因为有时候景深比较深的时候滤镜上面的黑斑会在焦内造成那种挡风玻璃刮不干净的感觉。他们会直接用Pro Mist,然后调整摄影机里面的黑平衡去保留暗部,再说现在后期拉对比也容易得很。
Pro Mist和Black Pro Mist都是在侧逆光的时候比较明显,画面对比度大的时候比较明显。

《老炮儿》应该用的是BPM,看高光的雾状发散形状。
简而言之,BlackPro Mist相比之下特写镜头比全景镜头更柔和有用,因为他不会改变画面的对比度,只是你个人决定你要多少Mist(雾状)的效果。一般来说如果拍摄人物面部特写,我更喜欢柔化的效果大于雾状,我一般会用经典柔光片(Classic Soft)。
Classic Soft、Soft-FX 、BlackDiffusion-FX
施耐德的Classic Soft(经典柔),相同还有天芬的Soft-FX。这一类的柔光镜追求自然,不着人工痕迹的感觉,没有光晕,特写的时候加了柔光镜片的镜头也很容易和全景没有片子的镜头匹配,不容易被察觉。有点像轻微高斯模糊之后叠加到原片的样子(柔焦)。对画面清晰度影响不大,而且没有发散效果,顺光逆光区别不大,我个人感觉顺光的时候效果还好一点。这类镜片对中部光区(mid-tone)的作用比较大,而脸部照明一般都是正常曝光⋯⋯话不多说了,真爱啊真爱。


如果你的拍摄风格是不加片子不爽思密达或是小心谨慎试一试,那么最自然的diffuse滤镜就是Black Diffusion,大胆地加在那些全景又明亮的外景里吧。
通常来说柔光镜片的添加法则是“全景的薄一点,近景的厚一点”,和柔光网的法则一样。还有播放平台也有关系,像一个正常的特写镜头,如果最终播放终端是电脑、手机屏幕之类的小屏幕,我会用1/2 Classic Soft,如果是院线大屏幕的播放,那么我会用1/4 Classic Soft。

拍摄这个镜头的时候我用了1/2 Classic Soft(经典柔),可以看见皮肤有点轻度磨皮的感觉,有一些皮肤细节轻微的损失,但是对整个画面包括高光阴影影响不大,焦外也十分干净。如果拍摄电影的话我可能会选择柔光网多保留一点皮肤的质感。
Glimmer Glass
Glimmer Glass是我见过高光最炸的片子,呃,意思就是高光整个发散到闪亮亮得不行,光心却可以保持常态维持形状,非常骚,喜欢这种风格的朋友可以去玩一下。Shane Hulburt, ASC在短片The Ticket的街景里面大量使用了Glimmer Glass。

同样在高光有发光的感觉,和Mist家族的区别就是Black Pro Mist或者Pro Mist都会在发光边缘有一些模糊发散的高光,而Glimmer Glass能很好的保持发光体原本的形状。

看后景灯泡的边缘,很好的灯泡的形状。
还有一个很好认的特征的例子就是头发打上光,头发一丝一丝还是看得很清楚,但是闪闪发亮的样子。
Digital Diffusion

这个是摄影网红博主Shane Hulburt, ASC非常推崇的一款滤镜,他觉得“这款滤镜特别适合拍摄女人的皮肤”,来看看他的短片中使用了这款滤镜的两个特写镜头。


其实这两张图已经在网络上扒来扒去了,像素实在不高没有太大的说服力,不过从第二张图还是可以看出细腻的皮肤纹路,在保留皮肤细节上确实比较出色,而且保留下来的质感也很赏心悦目(pleasing),我蛮感兴趣的,改天有机会可以试试。
因为遮光斗里可以放滤镜的空格实在太少啦!假设你要加柔光镜片,还要加灰片,旧时代还要加有色滤镜⋯⋯于是丧心病狂的好莱坞出了各种结合版的柔光滤镜。
记得前面我说过看柔光滤镜最主要是看发散光晕还有柔和度吗?
像有的人喜欢比较散开雾化的(Mist),有的人比较偏爱柔而不散的(Soften
),像Hollywood Black Magic就是以1/8 Black Frost(柔光)为底结合不同强度的经典柔(柔焦);Tiffen
Black Stain是以轻微的Gliimer Glass(类似Pro Mist)为底结合不同强度的Diffusion-FX。
Hollywood Black Magic
直译过来就是好莱坞黑魔法,我比较中意的一款滤镜。一点点的雾化可以带出浪漫的氛围,光源的发散又不会到太引人注意。到了真枪实弹的皮肤又有柔焦的效果,倍儿棒。

这个用的是1/2 Hollywood Black Magic,看后景的灯泡只有轻微的发散。

因为本身柔光效果在日景会稍微不太明显,所以拍白天的时候我用了1的Hollywood Black Magic,比夜景会强一点。
如果你只想要一点点柔光再加上一点点柔焦,这款滤镜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需要非常强程度的柔化去达到年轻化演员的特殊目的,其实后期柔化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管是柔光还是柔焦,柔多少柔到什么程度可以接受,这个都看是看摄影的喜好,并没有什么特定的规律。祝大家“柔戏”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