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系列18——双碳园区的碳管理闭环之碳交易

2022-05-25 08:24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系列的第十七部分:双碳园区的碳管理闭环之碳核查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十八部分:双碳园区的碳管理闭环之碳交易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工业园区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转型需求的重中之重。


作为减少碳排放的方式中最有效的市场化手段,碳市场将促使园区内企业在碳价格信号的引导下,自主选择主动减排或购买排放权额度,进行碳减排融资。同时,碳交易也能够解决企业碳减排和发展低碳技术的融资问题。


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助于从市场化的角度提升园区内绿色低碳项目和技术的经济价值,促进企业绿色低碳生产方式转型,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碳排放权交易的实质就是以市场手段对企业的碳排放额度进行调配。经当地发改委核定,企业会取得一定时期内排放温室气体的配额。当企业实际排放量超出配额时,超出部分需花钱购买;当企业实际排放少于配额,结余部分可以结转使用或者对外出售。


根据生态环境部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我国碳市场可以分为强制性的配额交易市场和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碳市场交易以配额交易为主,CCER 自愿交易是重要补充。


碳市场交易具体流程如下: 


(1)配额数据基础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根据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规范,编制上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并于每年 3 月 31 日前报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对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告知重点排放单位。 


(2)配额核定发放 


生态环境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等因素,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 


(3)配额权属确定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记录的信息是判断碳排放配额归属的最终依据。 


(4)配额清缴履约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应在生态环境部规定的时限内,向分配配额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清缴上年度的碳排放配额。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 5%。 


园区管委会应首先经过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内容培训,应结合自身能源资源禀赋,发挥集群产业链优势,在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使市场化手段和政策性指导在低碳领域深度结合,为企业碳交易服务。


园区要扶持企业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构建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生产过程耦合和多联产,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的物耗、水耗和能耗,提高园区的资源产出率。



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系列的第十八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十九部分的内容:双碳园区的碳管理闭环之碳改造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中和,碳交易,碳资产,碳计量,碳排放,林业碳汇,绿色金融,CCER,ESG,CCUS,锂电池,电池回收,电力碳中和,电价政策,汽车碳中和,碳汇造林方法学,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林业碳汇专家交流,抽水蓄能,ISO14064-1,绿电专家交流,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碳减排制度,CCER制度,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动力电池发展趋势,钢铁碳中和,氢能,智慧园区,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数据中心,中国乘用车双积分,低碳供应链,循环经济,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碳市场展望


 

付费服务: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


(不同系列持续更新中……)


1、国际主要碳交易市场经验系列汇总
2、中国碳交易市场经验系列汇总

3、碳市场展望系列汇总

4、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系列汇总

5、碳资产系列汇总

6、碳计量系列汇总

7、碳排放系列汇总

8、碳减排制度系列汇总

9、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系列汇总

10、CCER制度系列汇总

11、CCER 项目减排效益测算系列汇总

12、林业碳汇系列汇总

13、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系列汇总

14、林业碳汇专家交流汇总

15、绿色金融系列汇总

16、ESG系列汇总

17、低碳供应链案例系列汇总

18、循环经济系列汇总

19、可持续发展案例系列汇总

20、可持续发展调研系列汇总

21、碳中和下的行业发展系列汇总

22、碳中和背景下的电力行业系列汇总

23、电价政策展望专家交流汇总

24、碳中和背景下的钢铁行业系列汇总

25、碳中和背景下的水泥行业系列汇总

26、碳中和背景下的玻璃行业系列汇总

27、碳中和背景下的化工行业系列汇总

28、碳中和背景下的智慧园区系列汇总

29、华为零碳智慧园区系列汇总

30、碳中和背景下的智慧建筑系列汇总

31、碳中和背景下的智慧交通系列汇总

32、碳中和背景下的数据中心系列汇总

33、ISO 14064-1系列汇总

34、绿电专家交流汇总

35、CCUS系列汇总

36、抽水蓄能系列汇总

37、氢能系列汇总

38、锂离子电池系列汇总

39、动力电沲回收系列汇总

40、中国乘用车双积分系列汇总

41、汽车行业碳中和系列汇总

42、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系列汇总

43、广东汽车碳足迹系列汇总

44、汽车左B柱LCA系列汇总

45、汽车白车身LCA系列汇总

46、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系列汇总

47、动力电池发展趋势系列汇总

48、动力电池市场回顾系列汇总

49、磷酸铁系列汇总

50、磷酸铁锂专家交流汇总


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系列18——双碳园区的碳管理闭环之碳交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