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切都是原罪。

2023-08-07 22:41 作者:宇航茶坊  | 我要投稿

  

  一切都是原罪。

  十一长假档的《港囧》和《夏洛特烦恼》都是一样的主题。仔细想冯小刚的《一声叹息》亦或者是梁家辉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还有梁朝伟的《花样年华》,还有陈道明和蒋雯丽主演的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不都是表达这个意思吗?像这样一个男人在两个女人之间晃悠,这样的故事在百年电影史上拍了没一万遍也有八百。

  有的因为欲,有的因为爱,有的爱欲纠缠不清,有的感情突然来袭,有的是婚姻消耗了荷尔蒙,总的来说真是“十年一觉扬州梦”。别说什么道德沦丧,也别强调原始欲望,可能是一夫一妻制度,和人性雄性动物本能有所冲突,加上开放的时代,以及传统教化力量的薄弱,红灯区的禁止光顾,你无处发泄,又不能克己。这中产阶级的婚外恋,成为屡见不鲜的婚姻危机。

  为啥是中产,高产的者背景和能力,足可以让后宫相安无事;无产的纵然有那想法,也没啥物质条件,何况温饱思淫欲,女人都得喜欢个成功人士,骑着自行车的工人丙,你就老实呆着吧。

  徐峥的《港囧》把故事的主题置身在娱乐的元素当中,戏份不够歌曲来凑,添加点没有逻辑的王晶拍摄古惑仔片段,只求逗大家开心也就够了,最后再升华主题免得笑料落的过于俗套。

  有些的桥段,来自成龙的《警察故事》,巴士上徐峥上演挂车;最后天台玻璃上的戏,那不是《雷霆战警》里的片段;姐夫和妹夫之间的奔跑追赶多像《暗战二》里,刘青云对郑伊健的追逐。再找来了一堆黄金配角,我真记不住名字,但是那脸不只几次在港台片电影里看过,也算是一并致敬香港娱乐圈的黄金年代。开头在大学里致了把青春,又让七零八零后怀旧了一把。再频繁的有性关系台词上一次一次抓住了观众好奇心理,不露点也看得人隔靴骚扰。如果早二十,大陆的影评委会一定得说这“格调低下,误导观众”。

  像《小时代》那样,搞一些小鲜肉和摩登女的山盟海誓,要死要活,在银幕上嗲嗲的示爱,可以糊弄粉丝,距离现实越来越远。徐峥饰演的男主角,开始的设置为衣食无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阶层,就算没有曾经的初恋。在妻子人老珠黄的年头,有个妙龄女人的介入,都会打破平静生活。从开始从隐瞒到秘密的泄露,然后在意私服道德归宿,观众得以理解喜剧结尾收场。

  传统道德规范虽然没有全面的占据人心的高地,但是多少影响到一个人面子上的做人,怎么也不能把内心的阴暗面全部到出处,好像大家真的都坐怀不乱。所以《港囧》也好,《夏洛特烦恼》也罢,都是符合世俗伦理期待的结局,徐峥也好,沈腾也罢都没有直面男人的欲望,都是藏着掖着的把欲望说成某种对女神的暗恋,都保留了最后的底线,回归家庭,对于男主角我们给予无限和宽容与理解。

  《港囧》和《夏洛特烦恼》都把影响婚姻不稳定因素的源头,设定为男人曾经的初恋,因为得不到都是最好的,但是究竟是不是单纯到底的爱,恐怕这里也得值得怀疑。爱情从来都是纸上的美好幻想,科学家都得算出它的生理周期,周期一过,婚姻琐碎,怎么得弥补空虚,女人可以有一个孩子作为关注的转移点,男人如果不读点圣贤书,做点精神世界给予丰富的活动,早晚那纠结的欲望,有没有的初恋女神,都可能构成了出轨可能。

  《港囧》和《夏洛特烦恼》最后结局感染大部分善良人,但那不是真实的,在艺术圈,文学圈,影视圈都有太多的败笔,从原来土豆CEO,还有地产大亨王石,宁可净身出户,也得寻找真爱。由此可见,电影里回忆相爱的场面拙劣幼稚,最后选择家庭的理由过于简单。

  呵呵,讨论爱情和欲望的源头,说到底都和性紧密联系的,某种意义上,一切都是男人女人的原罪。


一切都是原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