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法国是怎样实现“独立自主,民富国强”的资本主义硬骨头?(一)

2023-05-03 11:25 作者:寄生于黑暗中的光A  | 我要投稿

脚踢不列颠,拳打美利坚,法国是怎样实现“独立自主,民富国强”的【资本主义硬骨头】

冷战中期的西方阵营,发生过一起大变故:法国总统戴高乐积极与东方阵营的大国发展关系,并在1967年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这充分证明了戴高乐总统和法国的“独立自主”,也因此给了很多人刻板印象,这个时期的法国军事很强大:什么世界第三啊,北约第二啊。

法国,一个激情燃烧的浪漫国度,在历史上总喜欢"造反",每次折腾,巴黎都会成为世界的焦点。有趣的是,在法国人心目中,他们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竟然是曾经被他们"造反"赶下台的一位首脑。他,就是夏尔·戴高乐。

戴高乐去世后,留下了一个依旧强大的法兰西。

“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猝然去世,11月12日,四万多人从全国各地涌向科隆贝和这位民族英雄做最后的告别。次日,巴黎市议会决定把凯旋门前的星形广场改名为夏尔·戴高乐广场,以纪念这位法国当代史上的人物。

当今天的马克龙,采取“”退休延迟大法”后,巴黎人民也像想念戴高乐一样,纷纷涌上街头支持天之骄子:【小马哥】!

正好笔者对这段历史有点兴趣,那就分析一下冷战中期(就选戴高乐总统辞职的1969年)真正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是谁。

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戴高乐走后的1970年世界海洋格局;让我们看看西方六大玩家:美、苏、英、西德、法、意的舰队家底:

首先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高傲的法兰西出席1970年海军对比大赛:

法国的海军从一战时期就已经不是一流,二战中又几乎全灭,冷战时期更不是一流了。但在法国的独立思路下,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此时法国海军共有2艘航母、1艘载机巡洋舰、2艘巡洋舰、19艘驱逐舰、27艘护卫舰。比英国差,但是仍远强于其他国家。 航母

克莱蒙梭级

克莱蒙梭级是法国自己建造的第一型航母,在此之前法国曾租或买过一些美国的独立级,英国的1942轻型舰队航母等,本级共2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32780吨, 装备有8门单管100mm炮;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2节。 克莱蒙梭级的排水量在半人马座级和大胆级之间,载机量也是在两者之间。在1970年左右大致为: 1个侦察机中队、装备有10架军旗侦察机, 1个攻击机中队、装备有10架军旗攻击机, 1个反潜机中队、装备有8架艾丽丝反潜机, 1个战斗机中队、装备有10架十字军战斗机, 1个直升机分队、装备有4架直升机、一般为2架海豚和2架超黄蜂。 而在执行两栖突击任务时,则可携带30~40架直升机。 克莱蒙梭级同样是一型十分优秀的中型航母,除了没有配套的预警机以外,攻击、防空、反潜能力都十分齐全。

载机巡洋舰

圣女贞德级

服役初期的圣女贞德号,注意舰桥前部无飞鱼 圣女贞德级是比较有名的一艘载机巡洋舰,属于那个年代技术条件下的特殊产物,该级仅1艘。 其满载排水量12365吨, 装备有4门单管100mm主炮, 有直升机甲板和机库,可携带4架直升机;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28节。 圣女贞德号平常担任训练任务,会搭载陆军的直升机,如美洲豹、羚羊等,在搭载这些中轻型直升机时,载机数量可以提升至6架。而在战时可以搭载8架山猫直升机遂行反潜任务,或4架超黄蜂,或其他各种搭配遂行登陆任务。 4架的携带量是对于13吨级的超黄蜂,若是5吨级的山猫则可增至8架,1~2吨级的美洲豹、云雀更能达到10架。 维基上说圣女贞德号有飞鱼,图片也多是配备飞鱼的,实际上飞鱼导弹直至1975年才入役,此时一定是没有的,具体舰桥前面的小平台上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巡洋舰

格拉斯级(加利索尼埃级)

格拉斯号是加利索尼埃级的深度改进型,在建造到28%时被德国俘获,原本计划将其改建为航母,但由于材料不足以及空袭威胁作罢,战后被法国改建为防空巡洋舰。 其满载排水量12350吨, 装备有8座双联装127mm主炮, 10座双联装57mm副炮, 主装甲带最厚处100mm,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3.8节。 以火炮防空的角度来说,格拉斯号可以说是一流的,单侧有最少12门100炮和12门57炮,都是高射速火炮,且雷达引导,对于螺旋桨机乃至早期喷气机都是很大的威胁。但此时苏联海军已普遍装备了反舰导弹,超音速的反舰导弹是它拦截不了的,中继制导的飞机也在它射程以外。

科尔贝尔级

改装前的科尔贝尔

改装后的科尔贝尔,注意舰首的100mm主炮和舰尾的马舒卡发射架 科尔贝尔号同样是防空巡洋舰,其配置和布置与格拉斯号几乎完全一致。 其满载排水量11590吨, 装备有8座双联装127mm主炮, 10座双联装57mm副炮, 主装甲带最厚处80mm,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2节。 科尔贝尔号从1970年开始接受了改装,加装了马舒卡防空导弹,但不知道具体开始时间,此时可能已经在船坞里,或是快要开始。

驱逐舰

絮弗伦级

服役早期的絮弗伦,注意舰舯部的马拉丰发射架以及无飞鱼导弹 絮弗伦级是最早搭载马舒卡的战舰,本级共2艘,第二艘刚好在1970年4月1日服役。 其满载排水量6780吨, 装备有2门单管100mm主炮, 1部双联装马舒卡防空导弹发射架(备弹48枚), 1部马拉丰反潜导弹发射架(备弹13枚), 4具单装533mm鱼雷发射管(备弹10枚),(维基说有,我没找到) 4门单装20mm机炮,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4节。 马舒卡是法国自研的防空导弹,在MK1阶段还非常落后,但是获得一套鞑靼人后,技术突飞猛进,实际上舰的MK2和MK3技战术指标应与鞑靼人类似,比郡级的海参和苏联的SA-N-1要好。而且它还配有反潜导弹、舰壳声纳和拖曳声纳,反潜能力也比较好。

絮弗伦级是最早搭载马舒卡的战舰,本级共2艘,第二艘刚好在1970年4月1日服役。 其满载排水量6780吨, 装备有2门单管100mm主炮, 1部双联装马舒卡防空导弹发射架(备弹48枚), 1部马拉丰反潜导弹发射架(备弹13枚), 4具单装533mm鱼雷发射管(备弹10枚),(维基说有,我没找到) 4门单装20mm机炮,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4节。 马舒卡是法国自研的防空导弹,在MK1阶段还非常落后,但是获得一套鞑靼人后,技术突飞猛进,实际上舰的MK2和MK3技战术指标应与鞑靼人类似,比郡级的海参和苏联的SA-N-1要好。而且它还配有反潜导弹、舰壳声纳和拖曳声纳,反潜能力也比较好。

T53级

T53型是战后法国建造的第二型驱逐舰,也是前型的改进版。本级共5艘,但首舰在1967-1971年间被改为了新型”科尔莫朗“声纳的测试舰,直到1972年才重新武装,所以此时就不计入了。 而本级也有两个次型,末舰在建造中就被改建为了马拉丰导弹的测试舰,因此一些数据与其余五舰不同,也被一些人称为T56型。

作为基础型的T53型满载排水量3800吨, 装备有3座双联装127mm主炮, 3座双联装57mm防空炮, 2门单装20mm机炮, 4座三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1部六联装博福斯反潜迫击炮,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4节。

而搭载了马拉丰的加利索尼埃号满载排水量超过4000吨, 装备有2门单管100mm主炮, 1部马拉丰反潜导弹发射架(备弹13枚), 2门单管20mm机炮, 2座三联装550mm鱼雷发射管, 1部四联装反潜迫击炮, 有直升机甲板兼单机库;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4节。 作为原型的T53级,整体还只是个二战的水平,甚至不如经过了FRAM改装的基林和萨姆纳,最多跟56PLO型半斤八两。但是加装了马拉丰的末舰就有了很不错的反潜能力,新式主炮也提高了防空能力。

T47型

T47型是法国战后建造的第一型驱逐舰,并且在后续接受了深度改装,本级共12艘,全部在役。

在刚服役时,它就是一型纯火炮鱼雷驱逐舰,并没有什么亮点。

其满载排水量3800吨,

装备有3座双联装127mm主炮,

3座双联装57mm防空炮,

4门单装20mm机炮,

4座三联装550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4节。

卡萨德舰尾的直升机平台

在进入1960年代后,该级陆续接受了改装,最先进行的是旗舰改装,D621絮库夫、D623卡萨德、D626骑士保罗号接受了此类改装。 改装中拆掉了1座双57炮,2门20炮和2座鱼雷发射管,以增大舰桥,容纳更多的人员和通信设施,这样的T47型排水量也在3800吨左右, 装备有3座双联装127mm主炮, 2座双联装57mm防空炮, 2门单装20mm机炮, 2座三联装550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有直升机甲板无机库(仅卡萨德);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4节。 值得一提的是卡萨德还在舰尾加装了一个直升机平台,用于测试直升机搭载。

注意红圈里的反潜迫击炮和绿圈里的防空导弹发射架

略晚于旗舰改装,1962—1965年间有4艘接受了防空改装,分别是D622凯圣、D624布韦、D625迪佩蒂·图阿尔和D630杜·夏拉。 改装中拆掉了所有的主炮,在后部主炮的位置加装了一套单臂MK13发射系统、用于发射鞑靼人,前部主炮则被换成了一部六联装反潜迫击炮。 这样的T47型装备有1部MK13单臂发射系统(备弹40枚), 3座双联装57mm防空炮, 4门单装20mm机炮, 4座三联装550mm鱼雷发射管, 1部六联装反潜迫击炮,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4节。

注意红圈里的反潜迫击炮、绿圈里的马拉丰发射架和蓝圈里的拖曳声纳

而从1968—1970年,有5艘接受了反潜改装,分别是D627马伊·布雷泽、D628沃克兰、D629德斯特雷、D631卡萨比安卡和D632盖普拉特它们拆除了全部的武备,主炮换成100炮,加装反潜迫击炮和马拉丰,以及两门20炮。 这样的T47型装备有2门单管100mm主炮, 1部马拉丰反潜导弹发射架(备弹13枚), 2门单管20mm机炮, 1部六联装反潜迫击炮,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4节。 T47型虽然原本不算先进,但是后续改装很彻底,旗舰改造加强了指挥能力,防空改造提供了堪用的区域防空能力,反潜改造也获得了不错的对潜打击能力。 其防空改造型号的水平至少强于56K/56A和57A,而反潜改造后的反潜能力也强于61、56PLO等。

护卫舰

里维埃司令官级

里维埃司令官级的定位类似于现代的花月,是sloop-escort,在平时执行殖民地敦睦任务,战时反潜护航。本级共9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2250吨, 装备有3门单管100mm主炮, 2门单管30mm机炮, 2座三联装550mm鱼雷发射管, 1部四联装反潜迫击炮(后续加装了一个炮罩),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舰尾勉强能降落一架轻型直升机); 全柴动力,最大航速25节。 虽然只是一型低级护航舰,但是其吨位远大于同期苏联护卫舰,火炮火力也更好(更先进、射速更快、功能更多),反潜能力也更强,比起42型、50型、35型、159型等还是有优势的。

诺曼底人级

诺曼底人级是一型快速护航舰,其航速较快、续航力也较强,本级共14艘,全部在役,前7艘是由美国在共同防御援助法案的授权下出资建造的,后7艘是法国自己出资建造的。

其满载排水量1795吨,

装备有3座双联装57mm防空炮,

2门单装20mm机炮,

4座三联装550mm鱼雷发射管,

1部六联装反潜迫击炮,

2部深弹抛射器,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28节。

本级的火力不算强,但是反潜能力尚可,贵在较高的航速和续航(最大续航力4500海里)。

科西嘉人级

科西嘉人级是诺曼底人级的前型,而诺曼底人级就是对前型的简单改进快速建造版本,所以两级的数据几乎完全一致。本级共4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1700吨, 装备有3座双联装57mm防空炮, 2门单装20mm机炮, 4座三联装550mm鱼雷发射管, 1部六联装反潜迫击炮, 2部深弹抛射器,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27节。 科西嘉人级是法国战后建造的第一型水面作战舰艇,因此也标志着法国海军的复兴,意义重大。 本级的布置也很有趣,将鱼雷放在了舰首。

此时法国海军水面舰艇的总排水量大约为23.2万吨,是苏联海军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建设更为成熟。拥有航母,以及虽然纸面数据比莫斯科级更差、但实际使用效果更好的圣女贞德级;驱逐舰虽然较少,仅为苏联的四分之一,但有6艘装备了更先进的防空导弹、另有6艘装备了反潜导弹,整体技术水平要高得多;护卫舰中既有排水量大、技术先进的型号,也有重视远洋航行的型号,可以看出与苏联海军的需求不同,要考虑到远洋的殖民地和海外属地。 2艘航母提供的20架F-8能维持足够的防空,而40架军旗也有很强的打击能力(军旗也可挂响尾蛇,打轰炸机还是可以的),16架艾丽丝的反潜能力也很强大。 圣女贞德虽然看起来没有莫斯科级强,但考虑到莫斯科级糟糕的适航性,实际圣女贞德更堪用。 2艘巡洋舰由于还是纯火炮,略显鸡肋。 19艘驱逐舰里,6艘装备有马舒卡或鞑靼人的DDG可以有效击落或驱赶中继制导机,6艘装备马拉丰的反潜型也能威胁到苏联潜艇。 27艘护卫舰同样能有各自的用处,较大的里维埃司令官级能补充反潜,较小的两型也可以执行护航任务。

1970年西方海军舰队家底苏联篇:

中文互联网上最常提到的苏联军演有两场:陆军的西方81和海军的海洋70。不少**号都说海洋70军演“让北约震慑”,“让美国海军第一次感到恐惧”,事实真是这样吗?这就更要分析了。

分析舰艇先要确定一个时间节点,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海洋70演习开始于1970年4月16日,持续到了5月,具体结束时间不清楚。所以我就将时间设置为整个五月,只要当年入役舰艇的入役时间早于5月,或当年退役舰艇退役时间晚于5月的,一律计入。 依此口径,苏联海军在演习结束前共有2艘载机巡洋舰、21艘巡洋舰、77艘驱逐舰和113艘护卫舰。

载机巡洋舰

1123型

试航中发生严重横摇的1123型

此时苏联仅有的突出航空作业的舰船就是1123型,即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或称载机巡洋舰),本级舰共2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15280吨, 装备有两座双联装57mm主炮,(这口径也难说是主炮) 2部SA-N-3防空导弹发射架(各备弹24枚), 1部RPK-1反潜导弹发射架(备弹数量未知,可能为16枚), 2部十二联装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 2座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有直升机甲板和两个机库(分别在直升机甲板下方和舰桥内部),载机为14架卡25,最多可同时操作5架;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1节。 表面上看,该级舰纸面数据强大,然而实际重心极差,在试航中差点沉没。 由于是作为反潜舰建造的,所以该级舰的反潜能力不俗,拥有舰壳声纳和拖曳声纳,以及强大的直升机操作能力和反潜导弹,对同时期潜艇有很大威胁,曾在训练中对美军核潜艇取得连续十几个小时的声纳接触。 那时的反潜与现在不同,彼时美国核潜艇还没有在北冰洋冰盖下面发射弹道导弹的能力,射程也不足,因此海基核威慑是在东地中海,只要将美军核潜艇驱离这里即可。 其装备的防空导弹和反潜导弹都是到1980年代的基辅级上还在用的东西,放在1970年是相当先进的。

巡洋舰

1134A型

1134A型也是以大型反潜舰立项的,此时只有首舰入役。 其满载排水量7535吨, 装备有2门双管57mm主炮, 2部SA-N-3防空导弹发射架(各备弹36枚), 2座四联装SS-N-14反潜导弹发射架, 4门AK630近防炮, 2部六联装RBU-1000型305mm反潜火箭发射器, 2部十二联装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 2座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有直升机甲板和单机库;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4节。 该级舰同样拥有不俗的反潜能力,同样是舰壳声纳和拖曳声纳齐备,同样有直升机和反潜导弹,其防空能力在1970年也是不差的,毕竟那时北约没有反舰弹,只有反辐射导弹,射程也只有8、90km。

1134型

1134型实际上是苏联海军以大型反潜舰的名义来获准建造远洋舰艇的产物,所以并没有配备反潜导弹(其研制阶段也没有可以装得上的反潜导弹)。该级舰共4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7500吨,

装备有2门双管57mm主炮,

2部SA-N-1防空导弹发射架(各备弹22枚),

2座双联装SS-N-3反舰导弹发射架,

2部六联装RBU-1000型305mm反潜火箭发射器,

2部十二联装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

2座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有直升机甲板和单机库;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4节。

由于服役时间较早,其武备相比1134A型少了很多,SA-N-3、SS-N-14统统没有。甚至SS-N-3用的还是一种奇葩的可升降发射架,平时放平,待发射时才将前部支起来。这种无甚卵用还浪费空间的设计后来被固定的四联装发射架替代了。

但即便如此,SA-N-1和双57也能提供堪用的防空能力。

58型

58型是苏联第一型专门建造的导弹军舰。在其开始服役的1963年,其实只是一个轻巡都不太到的水平(当时各强国还普遍保留了很多二战时甚至战前的巡洋舰,比如苏联的68K、68bis,美国的巴尔的摩级改装来的奥尔巴尼级、改装的克利夫兰级,法国的科尔贝尔级等,都比58型要大不少)。该级舰共建造4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5500吨,

装备有2门双管76mm主炮,

1部SA-N-1防空导弹发射架(备弹16枚),

2座四联装SS-N-3反舰导弹发射架(各备弹4枚),

4门AK630近防炮(后期加装的),

2部十二联装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

2座三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有直升机甲板无机库;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4节。

其反舰导弹是使用两座可旋转俯仰的四联装发射架,甚至还可以再装填,体现了当时虽已进入到导弹时代,但苏联其实还没有搞清楚导弹该如何使用,仍然保持着火炮时代抢占T头,向舷侧齐射的思路。

68bis型

68bis型是斯大林大力推动的海军重建计划中取得一定成果的项目,属于68K的深度改进型。该级舰计划建造30艘,但斯大林逝世后玉米晓夫崇信导弹万能论,因此叫停了建造,最终完工14艘,此时在役12艘,可再细分为四个子型号。

68bis

最基础的68bis型是纯火炮巡洋舰,共9艘。 其满载排水量16640吨, 装备有四座三联装152mm主炮, 六座双联装100mm副炮, 16门双联装37mm防空炮, 原有两座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但此时都已拆除;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2.5节,主装甲带最厚处100mm。

70E

70E是一个试验舰项目,拆掉了X主炮塔和后部的八门双37高炮,换成了一部双联装SA-N-2防空导弹发射架和备弹10枚的弹库,不过SA-N-2不成功,液体动力导致燃料可能对船体有害,技术指标也不高,因此没有改装更多,仅捷尔任斯基一艘。

其满载排水量16070吨,

装备有三座三联装152mm主炮,

一座双联装SA-N-2防空导弹发射架(备弹10枚),

六座双联装100mm副炮,

八门双联装37mm防空炮;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2.5节,主装甲带最厚处100mm。

68U1

68U1和68U2都是指挥舰改装,但有一些不同。

68U1拆除了X炮塔,用以为增加的指挥人员提供住宿,在这个宿舍结构的上面还加装了一部SA-N-4,在烟囱之间加装了四门AK230。

其满载排水量17890吨,

装备有三座三联装152mm主炮,

一座双联装SA-N-4防空导弹发射架(备弹20枚),

六座双联装100mm副炮,

16门双联装37mm防空炮,

4门AK230近防炮;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2.5节,主装甲带最厚处100mm。

68U2

68U2的改装程度更深,拆除了后部的两座主炮塔,将宿舍结构扩大为了直升机库,Y炮塔的位置变成了直升机甲板,还在直升机库上安装了额外的四门AK230。 其满载排水量17890吨, 装备有两座三联装152mm主炮, 一座双联装SA-N-4防空导弹发射架(备弹20枚), 六座双联装100mm副炮, 16门双联装37mm防空炮, 8门AK230近防炮, 有直升机甲板和双机库;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2.5节,主装甲带最厚处100mm。

68U2(上)与68U1(下)的对比

驱逐舰

61型

61型是苏联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反潜舰,也是印度拉吉普特级的原型。

其满载排水量4400吨,

装备有2门双管76mm主炮,

2部SA-N-1防空导弹发射架(各备弹16枚),

2部六联装RBU-1000型305mm反潜火箭发射器,

2部十二联装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

1座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有直升机甲板无机库;全燃联合,最大航速38节。

虽然名义是反潜舰,反潜火力也不差,但既没有反潜导弹也没有拖曳声纳,还不能保障直升机,其反潜能力不能说多好,反倒是防空还不错。

57A型

57A型都是由57bis型改装来的,57型原本设计是与56型一样的火炮驱逐舰,装备有3座双联装130mm主炮;然而由于在开建之前,56型的导弹化改装就被证明不可靠,所以57型紧急修改设计,改装武备,将主炮换为了2部双联SS-N-1,型号改为57bis。

然而我们知道,SS-N-1本身也不是很成熟的导弹,所以57bis也不成功,后续就进行了一个反潜改装。将反舰导弹发射架和弹库拆除,前部加装一门四联装57炮;后部在弹库上加装1部双联装SA-N-1防空导弹发射架,原反舰导弹弹库改为防空导弹弹库,备弹32枚。原后部导弹发射架的位置架出一个直升机平台。加装RBU-6000和AK230。

此时改装完成的57A共有4艘。

最终状态下,其满载排水量4570吨,

装备有2座四联装57mm主炮,

1部双联装SA-N-1防空导弹发射架(备弹32枚),

4门AK230近防炮,

3部十二联装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

2座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有直升机甲板无机库;蒸汽动力,最大航速约32节。

57A的改装程度很高,改完后有防空导弹和充足的备弹,两种口径的高射速火炮,多层反潜武备,属于较为堪用的。

57bis型

此时还有一些57bis没有改装为57A,共4艘。

其满载排水量4200吨,

装备有4座四联装57mm主炮,

2部单装SS-N-1反舰导弹发射架(各备弹6枚),

两座三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2部十六联装RBU-2500反潜火箭发射器,

有直升机甲板无机库;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4.5节。

56A型

56A型与57A型一样,也是用SA-N-1加强防空的项目。它拆除了后桅以后的所有武备,原后部主副炮的位置换成1部双联装SA-N-1防空导弹发射架及弹库,后烟囱四角安装AK230,B炮位的副炮两侧加装RBU-6000,留下的前部鱼雷发射管也经过了改装,用于发射反潜鱼雷。共有7艘接受了改装。

其满载排水量超过3300吨,

装备有1门双管130mm主炮,

1部双联装SA-N-1防空导弹发射架(备弹16枚),

1门四联装45mm副炮,

4门AK230近防炮,

2部十二联装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

1座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蒸汽动力,最大航速超过35节。

56A型的改装相对是成功的,但成本过高、改造时间过长,故原本打算全部照此改装的56型最终只改了7艘。

56K型

56K可被视作56A改造的试验舰,一些细节不同,比如反潜火箭发射器是RBU-2500,没有AK230,但多了两门四联装45mm副炮。 其满载排水量超过3300吨, 装备有1门双管130mm主炮, 1部双联装SA-N-1防空导弹发射架(备弹16枚), 3门四联装45mm副炮, 2部十六联装RBU-2500反潜火箭发射器, 1座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超过35节。

56M型

56M型是加装SS-N-1的56型,该级共完工4艘,都是作为56基本型开工的,此时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3390吨, 装备有1部单装SS-N-1反舰导弹发射架(备弹8枚), 4座四联装45mm主炮(淘气号为57mm), 2部十六联装RBU-2500反潜火箭发射器, 2座双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7节。 SS-N-1并不成功,所以从1971年开始,除无阻号以外的三艘都接受了改装,将SS-N-1发射架和弹库改为了四座单装SS-N-2发射架和两门AK-726。

56PLO型

56PLO型是为了应对美军的华盛顿级SSBN而进行的紧急反潜改装。它将后部鱼雷发射管拆除,在B炮位的副炮两侧加装RBU-2500,舰尾加装RKU-4500A,前部鱼雷发射管升级以发射反潜鱼雷,并升级了舰壳声纳。

改装后其满载排水量超过3300吨,

装备有2门双管130mm主炮,

4门四联装45mm副炮,

2部十六联装RBU-2500反潜火箭发射器,

2部六联装RKU-4500A反潜火箭发射器,

1座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4.8节。

56型

56型就是051型的参考对象,是一种纯火炮鱼雷的驱逐舰。

其满载排水量3230吨,

装备有2门双管130mm主炮

4门四联装45mm副炮,

2座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六部深弹抛射器,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8节。

41型

41型是战后稍早生产的一型驱逐舰,在试航时发现许多问题,如震动过大等,因此没有继续建造,转而生产了吨位更小更便宜,性能也更好的56型,本舰单独成级。

其满载排水量3830吨,

装备有2门双管130mm主炮

4门四联装45mm副炮,

2部十六联装RBU-2500反潜火箭发射器,

2座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两部深弹抛射器,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3.5节。

该级舰也是经过改装的,服役时副炮为四座双联装45mm和两座四联装25mm,也没有RBU-2500。该级的副炮与56型一样,但布置不同,56型为菱形布置,单侧最多有3门12管;而41型是方形布置,单侧只有2门8管。

30bis型

30bis型是基于30型,利用战前掌握的技术快速扩军的产品,首舰在1949年就服役了,但技术水平一般。本级共建成服役70艘,此时剩余22艘。 其满载排水量3115吨, 装备有2门双管130mm主炮(老式的B-2LM), 1门双联装85mm防空炮, 7门单装37mm防空炮, 2座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6.5节。 但服役后许多舰艇进行了改装,如永久号、响应号加装了一门四联装57炮、两门双联装25炮和两座RBU-2500;危险号、监护号、无忌号、无声号、真实号、涡流号、火热号加装了五门单管57炮、两部RBU-2500,拆除了前部鱼雷发射管,并将后部鱼雷发射管升级,可以发射新式的SET-53鱼雷;另有一些其他舰船加装了双25高炮。 但总的说来,30bis作为一款1950年代的产品,性能并不出色,相比起美国在战争中建造的基林级和萨姆纳级都有不如。主炮防空效能不佳,数量也不够多;防空炮性能尚可但火力密度太弱;建造数量同样不如美军驱逐舰,更不要提美军驱逐舰多数经历过FRAM改造了。

护卫舰

需要说明的是,苏联海军的舷号经常变,警戒舰(即此时所有苏联护卫舰的实际分类)也有可能根本就没舷号,所以舷号一栏中有三位数的便是它们此时的舷号(也可能只是可确定舷号的最近年份的),没有的直接空着,或是将其舰号(SKR-XXX)填进去。 35型

35型是159型的改进版,于1960年代中期开始服役,本级舰共18艘,此时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1150吨, 装备有2门双管76mm主炮, 4部十二联装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 1座四联装400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柴燃联合,最大航速34节。 本级舰其实定位是警戒舰,虽然武备和电子设备比较先进,但是吨位较小(只是轻护级别),干舷太低,远洋航行能力很有限。

159型

159型作为35型的前型,武备、电子设备和吨位等都十分类似。本级有较多的外销数据,甚至其中一些还在现役。而苏联海军此时有37艘,包含20艘159型、15艘159A型和2艘159AE型。 其满载排水量1050吨(159A型为1110吨、159AE型为1140吨), 装备有2门双管76mm主炮, 4部十六联装RBU-2500反潜火箭发射器(159A型和159AE型为2部十二联装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 1座五联装400mm鱼雷发射管(159A型和159AE型为2座五联装400mm鱼雷发射管、部分159AE型为1座三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柴燃联合,最大航速30节。 本级虽说是35型的前型,但其实与35型基本是同时期服役的。但35型没有外销,而159型外销很多,包括阿塞拜疆1艘、埃及4艘(其中1艘仍在役)、埃塞俄比亚4艘、印度11艘、叙利亚3艘、乌克兰1艘、越南5艘(全部在役)。

50型

50型对于CHN来说并不陌生,CHN曾经引进生产(其实是来件组装)了4艘,命名为6601型。该级建造数量较多,有69艘,此时苏联海军还有51艘。 其满载排水量1340吨, 装备有3门单管100mm主炮, 2门双联装37mm副炮, 1座双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部分舰上为三联装), 1部24联装MBU-200反潜火箭发射器,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28节。 部分舰艇加装过两门双25炮。 该级同样有外销数据,其中CHN的还是较早的。

42型

42型是更早的一型护卫舰(警戒舰),吨位更大,但建造数量更少,只有8艘,此时尚存6艘。

其满载排水量1680吨,

4门单管100mm主炮,

2门双联装37mm副炮,

1座三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2部十六联装RBU-2500反潜火箭发射器,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0节。

该级火力和吨位都强于更晚的50型,但可能成本不占优势,所以只造了8艘便结束了。

29K型

29K型是苏联建造的一型警戒舰,仅4艘,此时仅有1艘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1266吨,

装备有3门单管100mm主炮,

4门单装37mm副炮,

4挺12.7mm机枪,

1座三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1节。

该型舰实在太小众,找不到清楚的图片。

此时苏联海军全部水面作战舰艇排水量大概是68.5万吨左右,总量不小,技术水平也不能说落后,但仍然有相当的舰艇是偏落后的:全部的护卫舰都没有导弹,且排水量没有超过2000吨的;77艘驱逐舰中有46艘无导弹;载机巡洋舰的设计也有很大问题。

此时的苏联海军是无可辩驳的第二海军,但是远洋作战能力还有很大不足,多数舰艇还是只能近海作战。虽然与英法德意等国拉开了很大差距,但与美国海军也还有很大差距,甚至在一些方面比英国海军还不足。

1970年西方海军舰队家底英国篇:

在苏联那篇中,我说苏联海军即便与除美国以外北约相比也不占优势,这自然也是有实际支撑的,这一篇就从英国看起。

英国虽然在战后已退化为二等强国,且海军被工党害得很惨,但此时仍是一支十分强大的力量,最起码舰种更齐全。

此时的英国海军有5艘航母、3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和60艘护卫舰,是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海军。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法国是怎样实现“独立自主,民富国强”的资本主义硬骨头?(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