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湖情

2022-07-07 15:17 作者:你曾好  | 我要投稿

       在我已有人生的大半时光里,我对一条道路特别熟悉,以至于现在提到它时仍分外亲切——它就是107国道。107国道以北京西城区广安门桥为起点,终点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全程2698公里。沿着107国道从位于北京的起点出发,沿途经过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等地进入湖北,在距离起点大约1300公里处与孝感接壤的武汉境内,有一座叫张长湖的村庄,这便是我完完整整生活了15年的土地。

张长湖虽在湖北省省会武汉境内,却地处武汉边缘地带、远离市中心,哪怕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都还保留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我的脑海里,依然还有与灶台、水塔、晒场、耕牛有关的记忆。


       张长湖有一条街,是个露水集市。我家老房子以前就在那条街上,距离107国道不足200米。晚上睡觉的时候,总能听见国道上汽车驶过的声音。有时一辆倒霉的汽车爆了胎,那一条街就得热闹一阵子——不是人热闹,是狗热闹。据说107国道是全国最繁忙的一条国道,在我的童年记忆里这条国道上也总是车来车往,川流不息。小时候父亲总会在自己不忙的时候带我到国道上看车子或者看工人修路。他会告诉我不同车子的不同用途,告诉我修路工人正在完成哪一道工序,还会告诉我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可以到北京——父亲的语气里似乎对我饱含期待。


      我家的老房子在那条街上是最老一批建成的,我的父亲就出生在那里面,而到我出生时那个房子已经有了近40年的历史了,又矮又破,却是最好认出的——因为我家门口种了一棵梧桐,那是整条街上唯一一棵老远就可以看见的树。我母亲平日务农外还做点小生意,我家铺子的名子就叫做“一棵树”。


       那棵梧桐是我出生那年种的,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记忆。春天我总期待着她初放芽的那抹绿色,夏天在她的树荫下乘凉或者爬上去捉知了,秋天就在下面荡秋千,冬天就等着她光秃秃的树干上有点积雪,待某人从树下走过,踹这树一脚,然后赶快躲回家,隔着一扇破木门,听那个倒霉的家伙用武汉方言骂天骂地!


        我却偷偷开心。


       关于家乡和童年印象比较深刻的场景很多都来自夏天。夏天本来雨水多,而武汉尤甚。我家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总会有漏雨的时候。记得某一年夏天的晚上下了暴雨,我家的房子到处漏,连睡觉的床那一块儿都没有幸免,我们一家三口只得半夜起来,用上家里所有的桶、碗、瓢、盆接雨,再找一块儿不漏雨的地方坐着,听着屋外声势浩大的雷雨声以及屋内水滴打在容器上的“华丽乐章”,一夜无眠。那时的我不懂事,觉得屋顶漏下的雨水打在器皿上的声音很悦耳动听,并没怎么注意父母紧皱的眉头和止不住的叹息。


       我现在回想起在张长湖这座村庄度过的童年,虽然不乏有艰苦的日子,但更多的还是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我想起夏天的晴朗夜晚,因为没有空调,我们一家在露天的院子里避暑睡觉,母亲给我摇着蒲扇,我自己数着天上的星星伴着蝉鸣渐渐进入梦想;我想起上小学的时候,四点钟放学后我总是第一时间冲向学校的操场,高高撅起屁股用新鲜的草茎“吊虫子”;我想起自己四岁开始就跟着妈妈下地捡棉花——其实身高不够捡不到,是想到田里玩耍;我想起上初中时自己还和父母一起到外公家帮忙摘芋头须,那须子总会搞得我浑身发痒;我还想起家乡那条似乎永不干涸的小河以及河里面似乎钓不完的小虾;想起用隔壁邻居家灶台的余火烤出的甜美的红薯;想起已经多年未见也许此生也不会再见的童年的玩伴;想起自己养过的各种宠物,小鸡小鸭,小猫小狗……我想起张长湖这座我童年生活的村庄和那段一去不复返的时光,泪水就不禁湿润了眼眶。


       自从15岁到城市读高中,我和故乡就渐行渐远了。这些年,张长湖的变化非常大:一座又一座工厂拔地而起,带来了工作岗位和经济增长,当然也带来了不小的污染;我家的老房子拆迁了,如今已经搬进了政府新修的高层还建房里,再也不用担心漏雨;老房子门口的那棵梧桐树因为要拓宽街道已经被砍了,砍的时候我不在家,母亲怕我挂念,帮我留了几片叶子,至今夹在我的一本书里;原本以为永不干涸的小河已经不见了,全部变成了地下暗渠;107国道似乎更加繁忙了,可能因为负担过重以及地基不牢的原因,它总是在修修补补,如今国道中间加上了隔离带,旁边安装了路灯,倒是越来越高级了……我几乎完全没有亲历张长湖这座村庄的变化过程,每次回家只能被动接受她变化的结果,充满欣喜,也饱含无奈。


       从15岁求学于城市至今,我也因为学业、比赛等原因去过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也出过国,算是见过一点所谓的“外面的世界”。我得承认,我曾经对自己的农村出身感到过自卑,也曾因为城乡差距之大在心里埋怨张长湖这座相对落后的村庄限制了我的视野,但现在的我更多的是对这座村庄的感恩,我相信我在张长湖这座村庄度过的幸福童年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


        如今我依靠自己并不完整清晰的记忆,用自己浅薄而拙劣的文字描述我的故乡,内心实则五味杂陈。张长湖这座村庄,我至今也不知道那儿具体共有多少人,不知道她方圆几里。除了小时候从长辈口中听到的故事,我对她的历史也不甚了解。但无论她到底养育过多少人,我知道我是在这儿长大的;无论她到底有多大的面积,我知道她容纳了我的整个童年,是我人生的起点;无论她有着怎样的历史,我都是这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和书写者。


      这是我的故乡——改不了的故乡,忘不掉的故乡,也是回不去的故乡!


     长湖情,情意绵长!


长湖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