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余华《兄弟》丨伤口上的最后一把盐

2022-09-08 15:45 作者:云书网  | 我要投稿


有的人活着,生死疲劳
有的人活着,任性逍遥
真正伟大又好看的小说
“就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了,我们还是兄弟”



余华的作品影响了一代人。

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少年,到皱纹里镶满泥土的富贵,读者在他的作品里遭遇百态的人生,经历巨变的时代。

但我们往往不知,每部作品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关于作家的挣扎、探索和突围。

今天要说的这本小说名为《兄弟》,当你看见书名的时候,你就迈进了阅读的路程。

这本书的主人公正是兄弟二人,但此兄弟并非同父同母的兄弟,经历过一系列的事情后,你会觉得书中溢出的眼泪多的可以装满太平洋。

那个时代是一个紧张而又沉重的时期,兵荒马乱,荒诞不羁都在这片刻发生;一个特殊的时代,任何事情发生都不足为奇。

虽然出生在同一个小镇,但八岁以前的宋钢和李光头素不相识。

一个是虽然贫穷,却有父母疼爱的活泼小孩。

一个却是未出生便丧父。而且父亲的死因,还极其不光彩,直到死后多年还被万人唾骂。

然而缘分就是那么奇妙。

宋钢八岁那年,生母病逝,父亲宋凡平再婚,娶的正是李光头的母亲李兰。

两个残缺的家庭走到了一起,在旁人的白眼中,经营着微小而又实在的幸福。

李光头和宋钢就这样成了一对没有血缘关系却无比亲密的兄弟。

在那个贫瘠而混乱的年代,他们“像野草一样被脚步踩了又踩,被车轮蹍了又蹍,可是仍然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了。”

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子,就这样成为了牵绊一生的兄弟。

可惜没过多久,一场悲剧而降。宋凡平被人打死,这个温暖的重组家庭一瞬间失去了支柱。

李兰无力同时照顾两个儿子,只能把宋钢交给乡下的爷爷,自己带着李光头在城里勉强度日。

兄弟俩从此分居两地,直到李兰病逝,爷爷老死,已经长大成年的宋钢和李光头才再次重聚。


此时,他们的感情依旧深厚,可彼此的脾性和人生选择,已经完全不同。

宋钢长成了一个高大英俊的男人,行事体面,待人真诚,在工厂谋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看起来前途光明。


好日子没过多久,宋钢连续遭遇了下岗、重病,连生计都成了问题,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宋钢遇上骗子周游,被后者雇佣发广告。

为此,宋钢受尽了世人的嘲笑,身体也越发破败。

但最大的悲哀,还是他愕然发现,他为了赚钱保障妻子的余生,牺牲了一切,可妻子却早就在金钱的引诱下背叛自己,投入了弟弟李光头的怀抱。

辛苦多年,全成了笑话,万般绝望的宋钢,最终选择了卧轨自杀。


而李光头则仿佛继承了父亲的无赖基因,时常闯祸惹人嘲笑,他自己却毫不在乎,依旧我行我素。谁也想不到,命运弄人,若干年后,李光头成了刘镇首富。


小说的伟大之处在于,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荒唐结局,在余华扎实的笔下,一页一页走向命定的轨道。

正如宋钢在那个注定的黄昏,一步一步走向夕阳下的铁轨:

这就是人世间,有一个人走向死亡,可是无限眷恋晚霞映照下的生活;另两个人寻欢作乐,可是不知道落日的余晖有多么美丽。


寻欢作乐的李光头是个“混世魔王”,走向死亡的宋钢则是“良心的悲剧”,他们截然相反的命运展示着时代筛孔的形状。

宋钢是被筛掉的无数人中的一个,而李光头则站在筛子的顶端,凄惶地看着自己最好的兄弟的死亡,心里回荡着他们互相对对方说过的话:

就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了,我们还是兄弟;


就是生离死别了,我们还是兄弟。

余华《兄弟》丨伤口上的最后一把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