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概念解释 第9课

美国取得独立战争胜利的国际因素:美国争取独立的斗争获得了欧洲一些大国的支持。例如,1778年2月,法国与美国缔结同盟条约,承认美国独立,并提供军事援助。1779年和1780年,西班牙与荷兰相继参战,支持美国。普鲁士、俄国、丹麦、瑞典、奥地利则组成武装中立同盟,抵制英国对中立国船只的侵犯。在这场战争中,英国完全陷入孤立。1781年10月,英国康华利将军率陷入重围的英军投降。1783年9月3日,英美双方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七次反法同盟: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一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封建王朝非常恐惧,先后组成了七次反法同盟。1793年,奥地利、普鲁士、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1798年4月,以英国为首的第二次反法同盟组成,法国很快处于劣势。1800年5月6日,拿破仑率领3万军队远征意大利,翻越阿尔卑斯山,迅速战胜了8万多奥军,第二次反法同盟瓦解。1805年4月,英、俄、奥等国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英国虽然在海上击溃了法西联合舰队,但在陆上法军长驱直入。1805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取得了对俄奥联军的决定性胜利,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
1806年,拿破仑击败了第四次反法同盟。
1809年,拿破仑击败了第五次反法同盟。
1813年,普鲁士、俄国、奥地利、英国等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10月,双方在莱比锡会战,法军战败。1814年3月31日,反法联军入巴黎。拿破仑投降后,路易十八回到巴黎,实现了复辟。
1815年2月,拿破仑带领900名卫兵从被关押的地中海厄尔巴岛偷渡回国,3月进入巴黎,路易十八出逃。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6月18日,双方在滑铁卢展开决战,拿破仑再度败北。路易十八复位。
神圣同盟: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各国君主组成的反动同盟。1815年,英、俄、普、奥等国召开维也纳会议。1815年9月,俄、普、奥三国君主在巴黎签订了《神圣同盟条约》;11月,法王路易十八加入;其他国家君主随后也纷纷宣布参加。同盟条约规定:缔约各国君主“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相互提供援助,镇压各国革命和维护维也纳会议划定的边界。后来,神圣同盟组织过力量武装干涉意大利、西班牙革命。1830年,神圣同盟正式瓦解。

“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是英国议会发动的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政变。1685年,詹姆士二世即位,企图借助法国恢复天主教和封建专制统治,遂与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发生冲突。1688年6月,议会中的辉格党人在托利党人的赞同下,迎请詹姆士二世之婿、信仰新教而又是法国死敌的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出兵讨伐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无力抵挡,被迫逃亡法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奥兰治亲王在同意遵守《权利法案》后,与其妻玛丽被宣布为英国国王和女王,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这次政变因为没有发生战争,被英国学者称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尾声,限制了王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国家权力中心逐渐由君主转移到议会。
俄国农奴制与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底层,实际上是农奴。早在11-12世纪,在基辅罗斯时代,王公、大贵族拥有大量世袭领地,强迫穷人服劳役。14-15世纪,莫斯科公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陷于被奴役的地位;封建农奴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确立。
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仍实行农奴制。1858年,俄国人口大约为7400万,其中2300万为私人拥有的农奴,2500万为国家或其他机构拥有的农民或农奴,还有大约200万农奴为沙皇所有。农奴文化程度低,生活困苦,没有人身自由,受主人支配。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和进步知识分子坚决反对农奴制。俄国由于坚持封建专制和农奴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到19世纪中叶时,与英、法等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相比,俄国明显落后,成为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的主要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利加剧了俄国人民对农奴制的痛恨。俄国农民和革命民主主义者坚持主张走“自下而上”废除农奴制的道路。1858-1860年间,俄国共发生了300次农民暴动。在这种情况下,1861年2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主要内容是:(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民结婚,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2)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义订立契约和打官司,可以从事其他职业,拥有动产和不动产;(3)农民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须缴纳赎金。在改革中,俄国每个农民平均分到3.4俄亩(1俄亩约为1.09公顷,合16.35亩)土地。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有其局限性,但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美国种植园奴隶制:美国种植园奴隶制是美国从殖民地时期到1863年解放奴隶为止,在南部地区使用奴隶劳动、种植一种或少数几种主要供出口的农作物的大农业组织形式。殖民地时期,奴隶制种植园在南部诸州发展起来。南部殖民地主要由英国的贵族地主和富商组成的公司经营,他们经英国国王特许得到大量土地。南部种植园的主要农作物是向欧洲出口的烟草、大米和蓝靛等。17世纪60年代起,英国商人接替荷兰人垄断了奴隶贩运业,黑奴迅速增加,并在17世纪末代替契约奴成为种植园中的主要劳动力。奴隶是种植园主的财产,没有人身自由。黑人奴隶如土地、工具等生产资料一样,是种植园主的私有财产,他们的子女也是奴隶主的财产。奴隶主有任意处置奴隶的权力,包括买卖、毒打甚至处死。1863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公布后,美国黑人奴隶逐渐获得自由。但黑人要争取到平等的公民权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军国主义:军国主义是为了进行侵略扩张,疯狂扩军备战,把国家置于军事控制之下的黩武思想、政策和制度。18世纪,普鲁士曾流行军国主义。军国主义的最高形态是帝国主义历史阶段的法西斯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和日本是典型的军国主义国家。它们对内竭力增加军费,向人民灌输侵略思想,强迫人民服兵役,实行军事独裁;对外侵略掠夺,干涉破坏他国主权,进行颠覆活动,发动侵略战争。军国主义充满残酷性和反动性,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