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棋者之灵(十一)【卡兹戴尔】【巴别塔】【博士】【剧情】
霍伦海姆战役 第六天
站在城关上,博士指挥着将士们,抗击城下汹涌的进攻人潮。
特雷西斯没有留下任何喘息之机,今天凌晨立即发动攻击,战斗一开始就呈现白热化的状态。
意料之中,早该如此。依特雷西斯设想,中路本就应一直给予最大压力,才能避免己方防守东路。而现在,两万前锋已被俘虏,后方兵力又不得不调一部分回防——极有可能是朗格的两万人——他更要速战速决。
现在特雷西斯在中路依然保有一万人的绝对优势;滞留东路的还有五万人,经过调度,中路最多可能有四万人。哪怕退守索姆防线,己方合军也才最多六千人,特雷西斯依然握着胜利的可能。为了剿灭殿下,他继续进攻显得合情合理。
只是博士仍不能确定对手的动向,特雷西斯在他计算中不是会不计代价的人。他像最精明的商人,以最小的成本收取最大的收益,没有有必胜的把握很难出手。而现在,即使他仍占据绝对优势,也早就丧失胜势,他知道己方还有留手,继续进攻最多是僵持。
为了解决布尔森林的困境,博士刚刚调走了一千人,现在烁银关内的守军不过七百,还要算上整编的俘虏。但他仍决意留守。特雷西斯狡诈,他必须确定对手的意图,摸清对方的底牌。
原雷曼所部共三万人,是特雷西斯倾力培养的精锐,装备、配合、单兵能力与作战意志,是之前的佣兵杂军远远无法比拟的,而且对面是赫赫战功的特雷西斯亲自指挥。如果不是缴获了穆勒的物资,如果不是紧急加固城防,如果不是殿下直属一军同样骁勇,甚至如果不是巴别塔干员的存在,烁银关已经破了。
博士在指挥间隙中抬眼,越过下方正保护己方地面炮台的小组阵型,越过插入敌步兵腰部的近卫,越过敌人排列整齐的主阵,看见两架飞行器从更后方升起,径直向己方飞来。
这就是底牌?
他立刻传令:“术师注意,观察敌两架飞行器运动,覆盖前进路线打击,其他人勿要惊慌,专注本职!”
军令如山,尽管那飞鸟般的造物在士兵中引起一阵惊呼声,但在听到博士命令后,所有人立刻聚焦岗位,不再去管无关的事。
敌人两架飞行器以熟练的姿态躲过所有攻击,迅速抵达城墙上空。它并不具备攻击手段,但博士知道它即将释放出的特战士兵有。而且,仅仅因为术师压制的缺失,这短暂时间内攀上城头的敌军数量迅速增加。
博士立刻大喊道:“重装,准备应对敌空降兵攻击!术师转回城下!近卫向敌落点围剿!”
绳梯从飞行器坠下,然后数枚炸弹从中甩出,紧接着有人直接跳至城上,另有人迅速缘绳而下。
城上游走的近卫早一拥而上,与空降的敌军厮杀起来。
“动员所有远程兵力。城下部队频道接给我。所有人执行三号预案。”博士下令道。
整座城关的驻守力量随后全面动员起来,原本休息或养伤的士兵爬上拥挤的城头,开始清除城上的敌军;掌管城防设施的战士不顾身后越来越多的敌人,把后背全部交给城上队友,只盯着城下的步兵死命开火;地面部队战线逐段后撤、互相掩护,退至城防设施射程内就迅速撤入城内。
飞行器已经完成运送任务,向本阵返回。城墙上的敌人也终于被肃清。此时,所有人火力的倾泻点都转向城下,炮弹、箭矢、法术乃至所有能炸的东西被全部扔下城去,震天动地的声响在城前隆隆不绝,烈火席卷一切。
整个战场,从城上到城下,血液积蓄漫溢,在大地上勾勒出鲜红的网络,浸泡着倒在各处的士兵遗体。城上的炮位空缺了,他们的主人伏在城墙上,或者歪在地上。他们旁边倒着奉命保护他们的近卫。喘着气刚刚赶回来的,断腿的由同伴扶着,昏迷的被战友背着,不停歇地冲进住所收拾物件。回来的人已是少数。
博士接过早已收拾好的行囊,直接走下城去:“全军撤离!掩护开始!”
巴别塔的术师们启动了仪式。烁银关,霎时变成一座由烈焰与黑烟笼罩的诅咒之地,由魔电、怒吼和阴灵重重护卫。这将至少拖延十五分钟时间,如果不算上埋在烁银关后将要引爆的一大片地雷阵的话。
“博士,他们的遗体还……”
“没时间了,撤。”
说这话时,博士觉得胸有些闷。他不知道为什么。
他们的死是必要的。他这样告诉自己。
特雷西斯进入烁银关,迅速占领了每一寸地域,掌握了整座城关。
“立刻在全关搜索,找出地道入口,在其全线设置防卫!侦查队向前排查,务必找出敌人陷阱!”他下令道,“其他人稍作修整,处理完伤兵,我们立即出发。”
他转向身旁的亲信,“雷曼现在到哪儿了?”
“回殿下,雷曼中将亲帅一万人已接近霍伦海姆边缘,预计今天下午就到。剩余一万人大概明天下午会到。舒尔茨公爵、朗格少将也都正在路上。”汇报完,他看到特雷西斯点点头,没了动静,忍不住问道:“殿下,我们真的不管境内那支部队吗?”
特雷西斯看看他,又转过头去:“我自有办法,不必费心。”
其实没有办法。特雷西斯想。根据各份战报,特蕾西娅采用全装甲车行进,他们根本无法追上。凭留守诸侯的德行,要他们配合默契完成对机动部队的大范围包围是天方夜谭。当前他最重要、也是不得不选择的目标就是前进,以雷霆手段达成目的,然后迅速返回坐镇北方,再处理这支奇兵。
半小时后,特雷西斯率军出发了。
博士坐在指挥车里,叫来通讯员:“电令索姆防线,让他们立刻去本部提八门高射炮。考虑到敌方具有无人机的可能性,再拿十组电磁干扰弹。”
“电、电磁干扰……”通讯员念着有些拗口的新名词。
“去找装备部,他们会安排妥当。”博士说明道,“派去布尔森林支援的一千人回来了吗?”
“不久就到。”
“好,这是发给布尔森林直一军的命令:若回到约登谷,立即东进赶赴作战地点,注意规避路上可能出现的北军。你部分为两部,一部潜伏至烁银关地道入口附近,一部前往进攻烁银关,同时攻击,令守军分神。攻城按机械化训练作战,用上摩托车。夺回地道时,让干员们作先锋。作战时间务必等候总部命令,切忌擅自攻击,攻击前万不可暴露。另,此次进攻将与另一支部队协同,做好信号交流准备。”
“协同作战?”通讯员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博士,难怪您让霍伦海姆内的人向烁银关移动!”
昨天,博士就已通知霍伦海姆内部队,令其分出五百人,分散成小股乔装为平民,向烁银关移动。同时,他令俘虏经驭龙关向霍伦海姆移动,放他们自由离去,甚至保留了他们一部分武装和全部北军军装。
问题是,即便这万余俘虏有两三千人留在南方,依然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这支没有事先通报、穿着北军军服还带着武器的部队,怎么可能不引起霍伦海姆内军大营的注意呢?
军大营会马上发现这一大群人的行踪,但不会轻易与他们交火。事实上,这群人的身份很快就能查清。但是,他们毕竟是佣兵,还是俘虏,大营守军势必不会放他们就这样走进霍伦海姆。两方必然发生长久的争执和戒备,大营对外部的警戒就会相应收窄。
那时,这区区五百乔装打扮又抄乡间小道的士兵,就得以从特雷西斯绕开军大营的阻断,毫无阻碍地执行进攻烁银关的任务。
博士点点头,“那五百人现在到了哪里?”
“已经靠近烁银关。”
“好。这是发给霍伦海姆内直二军烁银关北五百人的命令:选隐蔽处扎营,宜中路大道西侧,小心隐蔽,勿使敌察觉。避过敌后,今夜进攻。进攻只需常规动作,唯时间务与南方主攻严格敲定,以使守军两面受击、首尾不能相顾。”
“发给霍伦海姆中东部两千人的命令:注意避敌。进入霍伦海姆防御圈东缘,攻击以行政机关为主,仓库、车库、防备轻之军械库为次,忌强攻正规守备。无法带走之粮食、军械就地销毁。今夜行动,具体时间与目标可视情况自行决定。你部任务是破坏当地后勤与军情传递系统,务必得到足够运输载具。无论战况如何,天亮前撤出战斗,一部前往烁银关递交得手物资,剩余人北上接应霍伦海姆北方同袍,安置殿下车队带来之人员。”
“发给霍伦海姆北部一千五百人的命令:你部向东北运动,准备与殿下车队夹击霍伦海姆防御圈要塞,破坏后勤与军情节点,夺取车辆载具。即刻起你部指挥权限移交殿下,优先受车队节制。之后,你部与车队两路继续东进,相机包围东路南下之敌舒尔茨部孤立散兵,削弱其实力。”
“发给驭龙关联一军的命令:你部加固防御,高度戒备,频繁侦查东路之敌南下情况,勿提前开战。总部两千俘虏已向你部转移。”
博士等着通讯员把记录的消息整理分类,再交给电报员发送后,才说到:“最后,发给索姆防线联二军的命令:准备开战。”
他不再说话,看着几台电报机嘀嗒工作。各路兵线正遵照他的命令行动,像大地上流动的水,编制成一张战争之网。殿下的车队将与霍伦海姆北部军队内外配合,反复袭击后勤队伍,掐断敌人生命线,吸引整个北边的敌军;在中路,后续雷曼的一万人被放过,索姆防线已准备好抵挡这最猛烈的攻势,而另一万人会在明天被重新夺回的烁银关阻挡;在东路,驭龙关将独自面对舒尔茨两万甚至三万人的陆续到达,等待后续的支援;而霍伦海姆内的战斗最为关键,首先是两千直二军,然后是东出布尔森林的约三千降军,逐步破坏整个霍伦海姆内的战争系统,扩大己方的掌控范围,然后向东插进舒尔茨的后腰。在稍更遥远的未来,森林里的剩余降军会抵达镇南关,装作秘密力量开辟西路战场,彻底搅乱北方。整个战局的图景在他眼前展开,虽然还没有发生,但他已经看到了胜利。
只是他并不高兴,不知为何。
他好像很久没有过高兴这种情绪了,从前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缺失了它,今天这个认识突然闯进他的脑海,令他有些不快。
不知为何。
他并不在意。比起战争和胜利,“情感”不是多有意义的东西。
他闭上眼睛,有太多东西还需要思考,军制、武器、战术理论、战略要求、教育、建设、经济、外交……
他的思想越飘越远,很快把这点事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