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围裙,夺锅铲的女婿,就是好女婿?

大社会,套着小社会。
农村的碾场,磨边的空场,是农村大娘们的小社会。城胡同的交脚,小卖部的广场,就是大姨婆婆们的小社会。儿女情长,家长里短,在这里延深延长。
A厂家属院的小社会,一群领着,抱着,或背着孩子的大姨,奶奶们,正站着在听手里提着塑料袋的王姨,夸他的女婿。

王姨对她的女婿很是满意。她说,家里父母是双脱产,女婿很会做菜,进门就找围裙,系上围裙就抢锅铲子。这不?女婿掌勺,把我替下来了,出来买点东西。
其实,王姨出来买东西是假,她是故意瞅空出来,再炫耀女婿一番是真。王姨每次炫耀一通这女婿时,总会说一句话,学历能当饭吃之类的话。聪明的阿姨阿婆们,也知道她的潜台词是什么。
厂家属院的媳妇阿姨婆婆奶奶们,没有人不知道王姨找了个好女婿。家庭好,人不但会炒菜做饭,织毛衣缝补衣裳也是把好手。老太太们都羡慕王姨的福分,姑娘们都羡慕王姨闺女的福气。

但周姨的心里不是滋味。周姨女儿上的中师,谈的对象是同学,一起分到了乡下中学。关键是,女婿是个农村孩子,家里一点指望不上不说,她小两口还得供弟弟妹妹上学。想起女儿的苦,周姨就落泪。听到王姨的笑,周姨就心里更不是滋味。
街坊邻里的,谁家的情况都贼透,自然是儿子比儿子,媳妇比媳妇,女儿比女儿,女婿比女婿。
王姨的女婿,一下子比下去了所有的女婿。别管什么中专小专,别管什么张,王,李,赵的,都不比不过王姨的女婿。不光王姨这么认为,阿姨阿奶阿婆们都这么认为。
最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王姨女儿婚后,眼看着变样,是享福的变样。人家结婚后,脸又白又胖了,胳膊腿有肉了,走起路来一看就是福福态态的贵妇相。
据说算命的,一模她手相,就说是个贵妇人,要了她双倍的赏钱。
这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
厂子还是那个厂子,家属院还是那个家属院。
只不过,厂子个人承包了,精简的人员中就有王姨的女儿和女婿。女儿胸宽体胖的,找工作不好找,一直在家闲着。女婿隔三岔五地去给流动婚宴席上帮忙。王姨的外孙,没考学在一个修理厂学徒。

那个周姨,女儿自学法律后,考上了县司法局,女婿当了几年校长,也提拔到了县教育局副局长。唯一的外孙女在中国政法大学读书。
家属院的大门口比以前更宽敞了,但坐轮椅的王姨,大都让女儿推到家门口东墙,去晒一小会太阳,她很少让女儿推车到大门口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