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个 UP主 赶集去啦】—— 1:接到通知,为领养小奶狗们做准备

2020-11-27 00:25 作者:迷鹿遇森迷路遇森  | 我要投稿

【这个 UP 主赶集去啦】——

1:接到通知,为领养小奶狗们做准备

日期:2020-11-25

天气:阴转雨


系列主题:这个UP主赶集去啦


早上真正起来的时候已经不早了,收到通知,让我有时间去带小狗。

“有时间来带小狗。”

看了看时间,这个时间还去赶集不太合适了,有点晚,还这么冷,天也不好。

其实按照夏天暖和的时候来算,再晚一个小时我也不觉得上集早……只能说自己真的很“墨迹”(大致指慢、拖拉)。

于是,看了看墨迹天气,还有雨呢……说实话,墨迹天机一点都不墨迹,挺准的。

我很少赶早集,虽然也觉得早集特别热闹,还有很多新鲜可看。

回复说后天再去,冷得不想动。


但是在家又干嘛呢?都这么晚了(才上午)。

不想做饭,嫌冻手,上集的话直接就有的吃。

可是上集又干什么呢?今天又不能把狗狗带回来,家里还没有准备,窝没准备,食物没准备。养狗不是个小事,也不是一张嘴的事,是一个生命啊,连自己都养活不好,有时都懒得不想给自己做饭或者忙得吃得晚,也随便一些,没什么营养……何况又添了嘴,还不是一张嘴……

想了想,想上集,思想是个巨人,行动上又墨迹……

打开灶,把馒头蒸好,鸡(鸡冠花)今天下蛋有点晚,可能是因为意识到我对它照顾不周、漫不经心的,所以用下蛋来提醒抗议。等馒头蒸好的时候,开始撕成小块喂鸡。粮食足够它吃的,它随时爬上去吃,但是都是整粒大粒的玉米,没有磕碎(去年捣的,太冷太累,后来用的厨房搅拌机,时间长了觉得刀都得被我用坏,后来改喂饭食,还有挖地挖出来的虫子,一直都是散养,它想吃什么吃什么。太碎的玉米粉它也不吃),总之,不会饿着它,可我也看不到它饱啊,一直吃一直吃,没停过……中间偶尔不吃,没溜一圈呢,又得回来接着吃,大吃特吃。天冷了,又接连下雨,外面、地里也没有什么虫子出没,它出去玩半天也填不饱肚子,还得回来吃,所以只能直接喂它。

鸡冠花这货矫情的很,从一开始来到我们家不吃整玉米粒到后来不吃太碎的,又到现在愿意吃饭食但是又挑食,比如不吃整馒头,不吃大块的馒头,不吃硬馒头,喜欢吃肉,米、面条不是一定吃,它一定会在想吃东西的时候跟着你,也会在你做饭吃饭的时候咯咯咯,更会叨你来提醒你投喂……啊,这一张嘴都够麻烦的了,弄得像养个孩子,经常还得喊它找它,生怕它掉到水里或被狗被黄鼠狼咬了,又或者被别人逮了去,跑远了或者晚了还得抱它来家,它不像小狗知道立即迅速的跟着你回来。

如果我再养3条狗,那……啊,这日子……还好,还是小奶狗。一下子不会吃太多,可是给它们什么吃呢?天天面条?顿顿面条?这就是农家“狗粮”。我是爱剩饭,但剩饭都是我自己吃,后来才学会喂给鸡吃,它还不是一定吃,然后流浪猫会偷跑进来……等于说在我这张必须保证的嘴之外,有一个每天给我下蛋的鸡(鸡冠花),留着它绝对有用,所以它的嘴也要保证;流浪猫连个老鼠都不逮,但我也没办法,不是在城市,能够封闭房屋,是间接在养;这下子给自己找事要领养3只狗,虽然是不能长很大的狗,但食量也不小,还要×3,一下子就5张嘴要养活了……可怎么办?奇怪,以前养狗的时候也没觉得是个事啊……

那养狗是为了什么来着?哦,为了保护鸡,防止黄鼠狼伤害鸡冠花。可是现在我忽然想起来非常严重的2个事实,一是狗也会咬鸡吃鸡的,二是狗还会偷吃鸡蛋,鸡冠花好不容易下的蛋因为我经常忘记收,就被邻居家的狗们偷吃过很多次。从一开始鸡冠花不怕它们,和它们斗,到现在看到它们就跑来家,我感觉中间的转折点和鸡冠花曾经掉过一块肉的身上的伤有关,那是一声我在家听到的远处的惨叫。但愿一切都是假设,它们会相亲相爱,不会争宠。说实话,我能给的宠也没什么。


上集把箩筛买回来,掸面,好做馒头。

再买些面条,买点鸡蛋(鸡冠花的蛋都是我和鸡冠花吃的,想想真不舍得给其它的嘴吃)。

再买些菜,可以长时间存放的。还有锯条。


后来准备上集的时候,邻居来玩,说她家有箩筛,其实我家也有,就是找不到了。那就借吧,不买了,很少能用到(筛面)。

面条还是要买的,自己不会擀,就算会,我也不会去做手工面,自己都没有的享受,我会专门冻手为它们?蒸馒头的话还是可以的。


结果因为下雨,没买鸡蛋。后天去领养它们的时候再买些超市卖的鸡蛋,这样的鸡蛋便宜,因为是饲料鸡蛋,和鸡冠花下的蛋不同。想想,鸡冠花来我们家也快一周年了吧。从饮食上已经改变了蛋的营养结构,就连鸡肉的味道也都变了。原本哈,我是说原本,买鸡冠花就是为了过年吃的,也给外婆买了一只,结果因为疫情,也没吃,就这样慢慢养着了。一共2只,一前一后购买,不知道鸡冠花是哪个了。如果那一只不是妈妈叨叨着杀掉,也会被留着养着,鸡冠花因为一时吃不完而得以活命至今。好像还杀错了(抓错了),因为我分辨不出来哪只鸡下蛋哪只不下,杀过之后感觉杀了一个爱下蛋的,也有鸡冠花是先买的那只的感觉与困惑。怎么说呢,这就是命。

大家一直让我多喂几只,可我一直没买,一只鸡冠花每天随地拉的大小便就够我烦的了,后来因为每天都很多活要做,现在我已经看到鸡屎就看见就完事了的状态。个人觉得鸡是不会被训练如厕成功的。希望小奶狗们比它们听话。这也是头一次养这么多宠物。说实话,我的内心还是有些抗拒的,因为知道它们的妈妈不是那种特别好看的狗狗,对狗,我真得有些颜值控,我也知道狗狗们在小的时候都很可爱好看。以往养的狗,都很普通,有好看的也有不那么好看的,但标准还是在这位狗妈妈之上的,个人觉得。希望在喂养过程中,自己能够打破这种成见,最起码不会“牵连”。

对了,同样还是要有名字的,包月(汉字“胞”,传统书法,按从右往左读,将“胞”拆解成“月包”,再按现代从左往右读的“包月”),小奶狗们的组合名称,哈哈。邻居曾经让我给我家鸡起个名字,像宠物一样,我说已经起过了,叫“XX”(鸡冠花的小名)。

图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哦,还需要为小奶狗们准备狗窝,这是从集上回来晚上烧锅的时候才想到的。竟然能够忽略,真是佩服自己。说实话,农村的狗子们,以前都会自己找窝的。

一边烧锅一边想(这个世界上只有思考是最不耽误手中的活的了),应该把它们安排在哪里呢?它们还小,还需要一个暖和的地方,房间肯定不行,以后成习惯了怎么办,狗毛也不好。也没一时感觉特别合适的地方啊。一边拿柴火一边添火,咦,这不空出来一些地方了吗?目前也够大,它们三个没问题,相互依偎也好,以后也有足够的空间,那就定在厨房定在锅门前柴火堆这儿吧。明天收拾收拾,垫些软柴,保暖一些。再以后门后面也是不错的,每天早上起来直接吃饭,晚上吃好饭也不用挪屋,很好的一居室,玩耍空间也足够。顺便还能看着厨房,说不定还能吓一下猫咪,想来动物们相处时间长了,也吓不住了。天冷的时候,烧锅烤火,小奶狗们正好在这边也不用抱来抱去。身上会容易有灰?又没什么好金贵的,不需要特地给它们洗澡。

饭碗?用的是废旧的炒锅。哈哈,这下够用的了吧~

再多一点想法就是希望它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能和灶王爷(厨神)成为朋友。每天早上欢迎鸡冠花的到来。嗯,应该让鸡冠花和它们先见一见,打个招呼,知道它们的窝,这样早上的时候不至于进厨房不习惯。它们的见面会给安排上。



1.2 赶集

赶集,是一种活动,更是一个日子。

人类发展至今,仍保留一些旧习旧俗。

我们这儿的集市虽说和以往已有很大不同,依旧可见残影。单双,还是大家常用来推算、判断赶(哪)集的主要(心理)标准。这里的单双指的是农历的单数日或双数日。

初一、初三、初五、初七、初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十九、廿一、廿三、廿五、廿七、廿九、三十一——单(例:A集市)

初二、初四、初六、初八、初十、十二、十四、十六、十八、二十、廿二、廿四、廿六、廿八、三十——双(例:B集市)

有的集市逢单有的逢双,基本都是隔一天逢一次集。这样看来,赶集(的日子)算比较勤比较密的了。

从每天来看,哪天都可以赶集,都有集可以赶,自己随意安排。

又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变化、需求的满足,即便是背集也是能够买到东西的,大家也基本都出摊,超市也都有。只不过还是有流动商贩更热闹些。

如果再细究些日子,我也是今年才注意到的,像每个相邻的月末月初,总会有点“赶”集的情况发生,听大人说叫做“二页(ye)子集”,指的是下面这样的情况:

比如,在以“三十”结尾的月末,自然是不存在“赶”集的情况,A集市和B集市都正常轮流;但如果以“二十九或三十一”结尾,因为第2天便是绝对的初一,那么按照日历原本应该是逢A集市的很有可能会造成大家思想上认为应该是逢B集市,于是去B集市的人多,而A集市的人少,再之后大家反应过来后不管是去了A还是B集市的人都会觉得今天的人比平日赶集的人少。但这种情况很快会纠正过来,日子继续过就成了,一般初三便正常回来了。

为了吸引客流,除了平时的集市,还会在特定的日子让大家赶集变成赶会,一般一年一次,固定在某一天。听说现在一年两次了,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但从哪年开始的我也不清楚,已经好几年了。赶会那天确实更热闹些,流动商贩更多,新鲜东西(指比平时)也多。比较著名的大家除了了解本地的,应该就是电视里看到的古装剧里的“上元节”,还有常听说的城隍庙会了吧。圣诞节的我觉得也可以算吧。


1.3 固定行程

现在每次赶集都有一个固定行程,那就是干活,帮忙。有时帮的时间长,有时时间短。

基本干活内容为这些,但不是每次都全包、密集包:

包馄饨;

包素水饺;

收银;

端碗、收拾餐桌、刷碗;

拿烧饼(揭烧饼)、拿烤肠;

扫地;

要知以前我只会端碗、收拾餐桌,刷碗是肯定会的家务活,但是基本不让我刷,我也只有夏天会比较愿意刷;后来帮着帮着就“被迫”“包教包会”了,从一开始的生疏到现在的熟练以及就那样吧无所谓了,快变成“全职包馄饨”了。端碗和收拾餐桌变少了,碗也基本不刷了。又要“包教包会”揭烧饼甚至是做烧饼,我……实在是没那个本事,揭烧饼因为身高和炉高不是一个很好的关系就不太和谐顺利,做烧饼(剂子)还是能够凑合一二的,当然也只是最后一个步骤,全程的没有做过,应该和自己在家做饼的一样的,和面、醒面、搓面剂子、准备油酥、做油酥剂子,即便步骤一样,但效果不理想啊,自己做的饼就不好,还是量少,手里的活的量不够、没达标。


馄饨我是会包了,以后也能自己包给自己吃了,但是还得买面皮,不会自己手工做。擀面条我都不行,擀不了那么薄。所以,面条、馄饨皮、饺子皮全都买。想想,自己好久没买这些皮皮了。回来家连饺子都不包了。想吃都是买速冻的,或者去街上吃自己包的免费的。皮也不带来家,因为家里没馅料,没买肉。

下一次吃水饺(肉的),应该又是过年的时候。妈妈擀皮,我包。包的是猫耳朵饺子,不是城市里的圆皮饺。

我一辈子,我也不想去学擀面皮。自己活好的面也不想用来擀面皮。



1.4 买买买

虽然赶得晚集,但现在大家都不像以前一样赶早了,年轻人更不会去赶早集的,电动车也很快,于是摊贩们基本都还在,还是能看一会热闹的。

先听到了橘子大降价——10元12斤,然后便看到了卖花的商贩又来了,去看看花再回来买橘子。(太冷了,没有拍照,也没想起来)

菊花比去年的品种更多了,去年买了3个品种,以为有个红色的,结果没对版……今年还变色了。老板说是嫁接的会变色。

还有很多橘子树和柠檬,老板说柠檬可以露天,能够安全过冬。我看每棵都挂了2个果,挺可爱的,挺大的,还很酸的状态。不买了,之前买的柚子树挂了2个大拇指甲大的果,结果回来全掉了,一个没看到长大的过程。

赶会那天来早看花吧,绝对有很多“新鲜”品种,只是到时候这些“进货”杀价很困难,我也一般会放弃购买,只图真看个花。


橘子:买的是另一家8毛/斤的,买了6元。

青萝卜白芯:6毛/斤,3.5元。准备用来做韩式萝卜泡菜。

所以又去超市买了白糖(家里只有红糖和冰糖,白糖用完了)、辣椒面(家里的辣椒面感觉不能吃了)。

面条也买了。还买了点其它的。

鸡蛋留下一集再买。

今天下雨,东西更不方便带了。

快递也拿了之后放店里了。下次再拿,怕给弄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哦,还下午去了一趟城里,我连车都没下,绕了一圈。没有买到油,做烧饼油酥用的猪油,买回来炼猪油。

哦,还要我学着炼猪油呢。我……以前妈妈炼油的时候(小时候都还是吃猪油),还好我都出去玩了,不用深挖记忆了。我回答:连烧锅我都能经常烧了(liao,熄灭的意思),哪里会炼猪油。

我抗拒,不要学会。不要学会。不要学会。

绝对不去好奇。也“不需要”这个素材。不能需要!所以,B站昨天(算前天了,这都凌晨了)给我推的炼猪油的视频还好我没有点开。小心“活”从口出还是有道理的,不能惹“活”上身。


【这个 UP主 赶集去啦】—— 1:接到通知,为领养小奶狗们做准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