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者看“可持续”的中西差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虽然在现代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而更广义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ESG) 概念则是自2004年才开始广泛使用的名词,但可持续发展思想却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早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告诫人们要捕鱼时使用鱼竿而非渔网,射鸟时要放过哺育幼鸟的母鸟。这就是早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而在现代中国,特别是在2020年正式宣布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迅速崛起,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深刻影响中国市场的各个行业,尤其是消费品市场。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品市场,未来几年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市场。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越来越认同,并开始付诸行动。因此,对于致力于赢得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来说,了解中国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偏好将成为赢得年轻一代消费者心智的关键要素。 参考德勤全球在过去几年对消费者可持续性偏好的调研经验,结合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实际情况,德勤中国在2023年进行了首个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深入剖析中国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偏好。我们希望通过此调查来帮助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更好地了解中国消费者,启发品牌在实现自身可持续目标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报告节选内容如下
作者 I 叶丙南 来源 I 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