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济学小贴士(六十六)垄断竞争(四)

2021-05-07 17:17 作者:大桥_流水  | 我要投稿

垄断竞争与社会福利

从整个社会的观点来看,垄断竞争市场是合意的吗?决策者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吗?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简单的回答。

无效率的来源之一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加成。由于价格加成,一些对物品的评价高于生产的边际成本(但小于价格)的顾客没有购买物品。因此,垄断竞争市场有垄断定价时正常的无谓损失,类似于垄断中的无效率。

虽然与最好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结果比,这种结果显然并不合意,但决策者并没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强制实际边际成本定价,决策者就需要管制所有生产有差别产品的企业。由于这种产品在经济中如此之普遍,所以这种管制的管理负担将是巨大的。

此外,管制垄断竞争也会引起管制自然垄断的所有问题。特别是由于垄断竞争已经是零利润,要求它们把价格降低到等于边际成本就会引起它们亏损。为了维持这些企业经营,政府就需要帮助它们弥补亏损。政府要想不增加用于支付补贴的税收,就可以决定让垄断定价的无效率存在状况会好一些。

垄断竞争可能引起社会无效率的另一个方面是,市场上的企业数量可能并不是“理想”的数量。这就是说,可能有大多或太少的进入。考虑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是根据与进入相关的外部性。每当一家新企业带着一种新产品进入市场时,它只考虑它能赚到的利润。但它的进入还有两种外部效应:

产品多样化外部性:由于消费者从新产品引进中得到了一些消费者剩余,所以存在与进入相关的正外部性。

抢走业务的外部性:由于其他企业从新竞争者进入中失去顾客和利润,所以存在与进入相关的负外部性。

因此,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与新企业进入相关既有正外部性又有负外部性。垄断竞争市场可能是产品太多还是太少,取决于哪一种外部性大。

这两种外部性都与垄断竞争的条件密切相关。产品多样化外部性的产生,是由于新企业提供了不同于原有企业产品的产品。抢走业务外部性的产生,是因为企业要使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所以总希望多卖出一些产品。相反,由于完全竞争企业生产相同产品并收取等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所以在完全竞争之下,这两种外部性都不存在。

最后,我们所能得出的结论是,垄断竞争市场并没有完全竞争市场全部合意的福利特点。这就是说,在垄断竞争下,看不见的手并不能确保总剩余最大化。但由于这种无效率是模糊的,很难衡量,也很难解决,所以公共政策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来改善市场结果。

曼昆的原文:过剩生产能力是个社会问题吗?

正如我们所说明的,垄断竞争企业生产的产量低于平均总成本最小时的水平。与此相比,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使生产达到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这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之间的对比,过去曾使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者的过剩生产能力是无效率的一个来源。

现在经济学家懂得了,垄断竞争者的过剩生产能力与评价经济福利并没有直接关系。没有什么理由认为社会应该希望所有企业生产平均总成本最低的产量水平。例如,考虑一个出版企业。生产一本小说需要固定成本5万元(作者的时间),以及可变成本每本书5元(印刷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书的平均总成本随其数量增加而减少,因为固定成本分摊到越来越多的单位上。可以通过印刷无限量的书来使平均成本最小化。但对社会来说,生产书的正确数量为无限是毫无意义的。

简言之,垄断竞争者有过剩生产能力,但这个事实并没有说明市场结果的合意性。


参考文献: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二版).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仅限学习交流使用



稿件鸣谢:

@大桥_流水

@少年阿陈



经济学小贴士(六十六)垄断竞争(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