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考研 | 人性的诡谲荒诞与科技的机械虚幻——大友克洋动画艺术风格探析

上期回顾
动画考研 | 梦境与反叛的自我颠覆与精神重构——论今敏作品的视听语言特色
摘要
被誉为“日本动画导演三巨头”之一的大友克洋在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动画电影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大友克洋的动画作品带有明显的的荒诞诡谲的风格,画面色调阴暗,主题晦涩沉重,题材多和末日社会相关。他的动画作品大多展现人性的丑陋,文明的堕落和社会体制崩坏的影响,同时又以具有冲击力的视觉风格、宏伟的科幻场景、一波三折的剧情见长,充满了艺术感染力。本文试图把握大友克洋动画电影的整体风格,从未来机械世界的架构描绘、人性与科技的永恒主题、悲情末世到自我救赎的叙事解读,分析大友克洋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大友克洋;艺术风格;工业机械;叙事表达
人性的诡谲荒诞与科技的机械虚幻——大友克洋动画艺术风格探析
大友克洋是日本著名漫画家、动画制作人,其漫画作品深受法国漫画家墨比乌斯影响,造型写实、画面精细、叙事独特、视觉震撼,自1984年其漫画《阿基拉》连载以来,在读者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1988年由其亲自执导并将其改编为剧场版动画,成为首部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的日本动画,借此,大友克洋亦成为享誉国际的动画制作人。大友克洋的作品深受日本近代发展历史的影响。或者说,十九世纪的日本从神权统治变为西方资本主义体制,从侵略国沦为战败国,加上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复苏与发展状况,都影响着日本灾难幻想类题材文化作品的创作。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发展自己的工业化资本主义经济,从而效仿英国大机器生产工业化,使日本国民使用了现代化机器,生产汽车、相机、电视机等工业生物,使之对这些产物产生依赖的心理。受到这一影响,大友克洋的动画世界里也出现了蒸汽、机器人等机械世界的描写。
在《阿基拉》中电影动画情节设定在 2030 年核战毁灭后新东京,大友克洋通过其场景表现了未来新的城市景观的落魄与繁华,飞车党把炸弹投向无辜百姓车里、战争的暴行者遭到群众游行、机车暴力的开打场面等,都折射出大友克洋对《阿基拉》场景设计的一份程式化影像的深度剖析。再如《大都会》中时代基调严谨与多元化,采用带灰的色调,在这个国度中,梅陀宝丽斯有先进的地上部分和颓败的地下部分构成二重结构的城市体系,场景看似混乱的人与机器,其实在表达未来世界,让机器人蒂玛与身为人类的健一产生情意,相互产生复杂的关系。

纵向去看大友克洋的动画影视作品,无论是早期的《迷宫物语》《阿基拉》“Memories”,还是现阶段出品的《蒸汽男孩》,很多影片都是围绕机械人类和科技手段而展开的故事的叙述。表现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大友克洋在影片中流露出对机器人塑造的迷恋与痴情。
正如宫崎骏这样描述过大友克洋:“一个异能少年站立在东京废墟之上,人人都会说这是大友克洋。


在大友克洋的作品里,我们总能发现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人性与科技之间的矛盾。科技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的同时,灾难也悄悄地降临,科技不仅能造福人类,也能毁灭人类。在当今这个时代,虽然科技在不断地进步,但是,人心的险恶也渐渐地暴露无遗,面对人与科技的矛盾,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大友克洋在他的作品中向我们作出了诠释。
科技在带来繁荣的同时也隐藏着危机,人类随时会被自己所创造的科技成果反噬,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化带来的后果是社会环境危机和人性的麻木,科技是把双刃剑,这样的讨论在大友克洋的作品中无处不在。
《阿基拉》中,由于科学家的贪婪以及铁雄无法正确的驾驭“阿基拉”这种神秘力量而迷失了自我,从而给东京带来了第二次毁灭。《蒸汽男孩》中,蒸汽朋克社会里先进的科技与老旧的生产力构成了明显的对照。在这种情况下,人和机器可能随时处于失控的边缘。有些人可能会沉迷科技的力量而丧失了人性,机械也可能因为不够完善而暴走。《老人Z》这部作品反映了日本老龄化严重这一社会问题。大概讲述的是在未来一家计算机公司开发出了第六代计算机,这代计算机拥有AI和自我进化功能。这种计算机被专门用来照顾无自理能力的老人,这种处理方式也算一个解决方法,但是用冰冷的机器来照顾老人,这无疑忽略了老人的心理感受,缺乏人情味。《迷宫物语》中,主角冈杉被派去公司新开发的工地里工作,然而里面的工人全是机器人,高强度的工作导致了许多机器人相继爆炸。高强度的工作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类的日常生活,机器人暗示了高速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类的麻木心理。


在大友克洋创作的所有动画电影中,按照年代划分也伴随着大友克洋的叙事风格发生了变化,然而,不管叙事风格和画面风格怎样转变,在大友克洋的动画电影中,都反感高科技带给人们不舒服的状态与生活。大友克洋在动画电影叙事节拍中通过动画人物调度或镜头展示出来,在后期剪辑中强化了这种表现。
在叙事手法的时间顺序方面,大友克洋的动画电影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属于常规线性叙事也就是单线叙事,指按照正常时间模式讲述故事的发展顺序。例如,《蒸汽男孩》这部影片就以单线叙事为主,大部分情节都平铺直叙,以较为单一的时空顺序为叙事结构,描述了主人公雷的一系列经历和行动,以此为主线展开影片剧情。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主人公雷和财阀集团展开斗争时,电影采用了平行交叉的方式来展现两方各自的行动。
另外一类就属于多线性叙事,影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故事构成,在一个时间段由其中的一个故事串联起其他故事。譬如,《阿基拉》中就采用了双线叙事,两段故事线的并行和时间线上的交互影响在当时是富有创新性的首例,一条线展现了铁雄从被军方带走做人体实验到因为心理扭曲开启了体内神秘力量的过程,另一条线描述了金田设法营救好友铁雄直到和暴走后的他相遇的经历,并且有一条核心的主线来并联这两条故事线上的所有线索,包括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以及经历的不同的苦难。在影片中,主要人物都在不遗余力地争夺“阿基拉”这种神秘强大的力量,并且这种斗争在最后导致了新东京的又一次毁灭。铁雄因为无谓的自尊心从而不断寻找强大的力量,最后被阿基拉的力量吞噬;上校为了守护新东京和重建秩序的野心从而不断寻找强大的力量,最后在核爆中灰飞烟灭;反对派为了颠覆政权从而不断寻找强大的力量,最后建立新世界梦也被打碎了。
这些主要人物的不同行动构成了影片清晰的主线。总的来说,《阿基拉》的叙事手法前卫而新颖,大友克洋采用宏观的双线叙事,从上而下以睥睨的姿态讲述整个故事,观众时而陪着金田以微小之躯奋力对抗政府强权;时而跟着铁雄经历获得未知力量后的狂躁与惊惧,同时随着军方逐渐揭露当年核爆的真相。类似单元的叙事方式又在不同故事间营造了隔离感,叙事结构相对随意,打破了人们认知中的线性故事结构,带有一定的意识流风格。


大友克洋以他独到的叙述方式,不断地给我们展现一个虚幻而又现实的世界,暗含在这些故事中的是他对如今这个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下对人性的思考。他以动画为媒介,用各种荒诞的表现手法,揭露了一个又一个人性的丑恶。
大友克洋的作品选择的题材与创意的极端化,是来自长期的制作经验与独立的审美观,再加上巧妙的艺术嫁接,呈现出崭新的视觉感受,最终展现在观众面前。他的作品不像宫崎骏的动画有阳光般的感情基调,他的动画里充满了人类与科技的关系、文明衰落与社会黑暗。这个具备了极强使命感的艺术家,用他独树一帜的艺术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