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猎笔记】《墨子-备高临》的守术和巨弩
搬运者评曰:当初搬运墨子实际上是出于对古代城池攻守术的考虑,但发现其中占有不少的政治哲学思想和驳论文,虽然按照正常搬运顺序《三辩》接下来是“尚贤、尚同、兼爱、非攻”,不过搬运者还是打算先把开始感兴趣的攻守术进行搬运。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适人积土为高,以临吾城,薪土俱上,以为羊黔,蒙橹(巨型盾牌)俱前,遂属(很快逼近)之(来到)城,兵弩俱上,为之奈何?”
子墨子曰:子问羊黔之守邪?羊黔者,将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用巨大的木头伸出并连接),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强弩之,技机藉之,奇器口口之,然则羊黔之攻败矣。
备临以连弩之车,杖大方一尺,长称城之薄厚。
两轴三轮,轮居筐中,重下上筐。
左右旁二植,左右有衡植,衡植左右皆圜内,内径四寸。
左右缚弩(弩箭)皆于植,以弦钩弦,至于大弦。
弩臂前后与筐齐,筐高八尺,弩轴去下筐三尺五寸。
连弩机郭同(用)铜,一石三十钧,引弦鹿长奴(用轱辘收拉弓弦)。
筐大三围半,左右有钩距,方三寸,轮厚尺二寸,钩距臂博尺四寸,厚七寸,长六尺。
横臂齐筐外,蚤尺五寸,有距,搏六寸,厚三寸,长如筐有仪,有诎胜,可上下,为武重一石,以材大围五寸。
矢长十尺,以绳□□矢端,如如戈(弋)射,以磨廘卷收。
矢高弩臂三尺,用弩无数,出人7六十枚,用小矢无留。
十人主此车。遂具寇,为高楼以射道(适,敌人),城上以荅罗矢。

——关于文章后面提到的连弩车:根据后人复原和重制的图片,参考“冷兵器研究所”等研究的文章,目前推测这所谓的连弩车实际上是一种固定在城墙上的守城兵器(而且居然和城墙等宽),一种用青铜和木材建造的,巨型城防武器。
用卡尺固定弩弦,以轮轴进行上弦(材质均为青铜),而后在人力的操作下逐一释放,并在释放完成后再进行复位的重型防御性武器。
连弩车通过系绳回收的大型弩箭,可能是为了进行测距。
但覆盖面校射是否能做到令人存疑,古代打仗的资源相当宝贵,如果敌军士兵装备有橹盾……当然,如果弩力远大于人力,以巨大动能撕开敌阵也是可能的。
可以连续发射60多枚大小箭矢(也有翻译成60发可收放大弩矢和无数小弩矢的)。
需要十个人操作才能有效的使用,因此这种兵器算是专门为了守城的特化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