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别人写的好文章,关于信息时代的孤独
身处浮光掠影的时代,跳动的流量渐渐成为内容生产的全部价值所在。每个人都变成数据之海中最不起眼的一滴水,被淹没在数以亿计的数据流中。表面浮华的尘世喧嚣,终究抵不过内心深处的萧瑟。 也许,这种复杂心境是面对行业裂变时的惶恐,是曾经坚守的信仰遭遇质疑的不屑,是如何在信息之海中寻找自己的迷茫和痛苦。 我们一边在释放孤独,孤独却总是如影随形。qq、微信、微博、电话看似将千山万水消除的事物,却依旧挡不住内心的孤单。 这几年,无数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人一边刷着抖音快手,一边紧盯着朋友圈里的点赞红圈;一边假装在虚拟世界里制造话题,一边在窥探别人隐私的好奇心里自我臆想。而媒体人似乎更加忙碌,一边转战契合年轻人话语权的平台,力求拥有最佳的粘合距离。而无论谁,孤独从未有丝毫削减.媒体人所想表达的未必是真实的声音,我们所在空间、朋友圈所展现的浮华、悲伤、快乐、泡沫,与我们朋友亲人老师父母的距离,或许,依旧遥远。 这几年,直播、短视频继续为技术赋权下的时代增添生活佐料。它使每个孤独的灵魂忘却了短暂的孤独。不管是镜头前的网红还是屏幕前的网友们,孤独的人依旧孤独。谁的心里都明白,这个所谓的看脸时代,外在是最靠不住的东西. 我们一直在寻找孤独,但是孤独却在逐渐遗失。 信息之海中,我们像极了海里的流沙,跟着时涨时落的潮水飘摇,不在岁月的巨轮里留下任何痕迹。我们在搜寻自己心灵的净土,也期待在他人精神世界的富足。 这几年,人们疯狂为自己心仪的女团男团投票,喊着一个比一个更响亮的口号。其实王菊的真粉假粉、为蔡徐坤疯狂砸钱的男男女女,或是拜信小呆、拜杨超越的年轻人们,都是这个时代最寂寥、最深刻的背影。狂欢之后,精神依旧空白。时间与金钱,仅仅换来短暂的荷尔蒙刺激。 但是在孤独的世界前行,还请你记住生活本来的模样。不是年幼咿咿呀呀学语的梦,不是沉迷浅层愉悦的吃喝玩乐,而是在繁杂的工作之余,能够看见还会有人期待你的作品。他们眼中的认同感,哪怕是很简单的嘴角上扬,都会成为你为之努力的理由。因为你的孤独感被缓解了 因为那个时刻会有人愿意理解你了。 小时候,妈妈总喜欢让我去捧起一本书,安安静静地去读一片故事。小时候或许对我来说小菜一碟,但是谁曾想到幼时很简单的事,长大以后却成为奢侈,学业繁重、累了、同学聚会、打篮球、走亲戚都能成为我们的借口。可是我们的初衷,只是希望,有人能不在乎那些虚伪的数字,捡起我们的精神食粮,慢慢细品;只是希望,键盘下敲下的每一个字符都能代表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尊重。 这个时代的理想,总是忽远忽近,让人痴迷,又让人心碎。只有那无穷无尽的迷惘,笼罩着前行的每个行人的背影。 原来这个城市可以这么大。大到足以四海为家,也大到足以让人怕地想逃回家。 你的孤独,终会迎来对理想生活的真切关照。终会有人不再沉溺于数据之海,从虚妄的网络中醒来,可能是理想,可能是爱的人。请你坚持守望,看着月辉恬然,如同我们年少的岁月里,那一页页翻过的老故事。 愿你我在这个浮躁的夏初,我们能在这片孤独之海中有所希冀,有所期盼。 转载自@ゞ北海的早晨╰つ(QQ号:985618412)的QQ空间 【我的感悟】从社会学专业的角度看,这篇文章也是文质兼美的,揭示了信息茧房、过度娱乐化、过度数字化、社交焦虑、拜金主义等大数据时代虚拟世界带来的诸多问题,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