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少年抑郁症越来越常见,家长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2-07-02 11:26 作者:心理咨询师蓝娅  | 我要投稿


深圳优眠心理咨询师蓝娅

近些年来,关于青少年心理问题及自杀的报道越来越频繁频繁,这不禁让人沉思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到底怎么了?

学业的压力、同学的矛盾、老师的训斥、家长的不理解以及前途的迷茫,很多因素都成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青少年抑郁症”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也愈发引发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现如今,在医院的心理科室中,抑郁焦虑患者的年龄段越来越低,青少年心理患者的比重在不断升高。

今天,我们想要帮助大家对“青少年抑郁症”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教会家长们去识别孩子的心理状态,并提供给家长帮助孩子走出抑郁症的指导建议。

01如何识别青少年抑郁症?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大约在5%左右,我国目前12-18岁青少年大约有1亿人。

按照当前的发病率,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总量大概有500万左右。

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可能更直观:那就是每一个25人的班级中,往往就会有1个孩子患有抑郁症。

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观察孩子的情绪?识别青少年抑郁症呢?

青少年时期的情绪非常丰富,也非常不稳定,波动很大。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抑郁”“焦虑”“伤心”等情绪是很常见的,也是正常的。

但是,这些情绪通常都不会持续很久,不会带来行为和功能显著和持久的改变,也几乎不会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

所以家长要着重观察孩子是短期的抑郁情绪,还是较长时间的改变。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

情绪低落(可能表现为不高兴、爱发脾气)或者兴趣下降、快感缺失,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如此,且持续时间超过了两周。

那么家长就需要格外注意,孩子有患抑郁症的可能性。

这时候,家长需要给与孩子更多的关心,并且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必要时也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02该如何帮助孩子走出抑郁症?

如果孩子有患抑郁症的风险,或是已经确诊了抑郁症,那么家长的配合程度通常就与孩子的治疗难度成反比——

越是愿意积极帮助孩子治疗抑郁症的家长,孩子的病情也越容易得到缓解。

那么,家长们具体都可以为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做些什么呢?

及时就医,遵医嘱服药

抑郁症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干预。

药物治疗的原理是通过药物改变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水平,心理咨询则是通过心理层面,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调节情绪以及应对客观困难。

临床上,抑郁症会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由精神科医生来给出诊断。

虽然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往往都会采用不同的疗法,但具体到个案,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

而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及时就医,严格遵循医嘱服药,并积极配合心理咨询师的工作。

保持平稳的情绪

孩子得了抑郁症,父母肯定会有焦虑、难过的情绪,这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如果家长们自己先乱了神,这种焦虑就可能会传递给孩子。

所以,家长也要调整好情绪和心态,照顾好自己的身心状态,才能为孩子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多倾听、多理解、少说教

避免批评孩子因抑郁症而产生的一些负面行为、情绪或态度。

多倾听,多做出理解的表达,但是也不要刻意去鼓励。

尽量在开放、平等的对话中,尝试与孩子讨论抑郁症的症状,并给予理解和支持,让孩子明白,Ta并不是孤单的,而是被家人们所关心的。

青少年抑郁症越来越常见,家长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