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一定要发展动漫产业?(转自知乎)

(已经同意转载)

我最近听说国漫发展迅速崛起,但是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呢?直到我在知乎发现有说法。

谢邀。
不要小看文化艺术的力量,搞好文化建设,和搞好经济建设一样重要。
不要否定国产动漫的努力,这几年终于有希望之光了。
喜羊羊的内容不受待见很正常,但从商业的角度,它成功构成了一条产业链,能提供多少就业机会你知道吗?
既然国产能够不断探索,重拾中华文化特色,为什么我们不去支持呢?
不要啥事都喷文化部和广电,他们怎么做不用看你的脸色,他们做什么,我们也管不了。你也知道现在是网络时代,真想看什么会看不到?真想下载什么会找不着?
日本不知道中国市场?做生意这么多年了还不了解对方么?现行的教育体制这么差,如果上面不用高压政策,年轻一代还要出多少脑残?日本动漫良莠不齐,产生的影响是好是坏谁能保证?
舰娘本来别人就没想让你玩,拜托别想太多。
放纵百姓看盗版很好?盗版不用钱好啊,地沟油也不用钱,好不好?
国家有钱,但钱用不好,不是领导的问题,是下属的问题。从古到今,有多少由上而下的政令是能切实有效获得执行的呢?食能果腹,衣能蔽体,有瓦遮头,人不能太贪心。
中国的媒体是不健康也不友善的,最擅长的就是找错误,百姓获取这些信息多了,心里对政府是什么想法?当然政府有很多工作没做到位也是事实。
一个人的问题是小问题,13亿人的问题呢?越往高处走,越要有一种大局观,领导这么容易做么?最辛苦的就是领导。
记住,政府不是你妈,不可能面面俱到,你可以骂它来出气,但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
作者:刘建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604777/answer/44999780
来源:知乎

这里有一个想法和执行的差距的问题。
美好的愿望:
党在文化宣传上有着悠久的光辉历史,当年打倒光头靠的就是忽悠农民。今天,党依然要牢牢把住文化宣传阵地的位置。毛主席说过:文化宣传阵地,我们不占领,敌人就要占领。那么,对于新时期的各种文化产业,党当然要牢牢把在自己的手里,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喉舌。动漫产业在少年和青年中有广阔的市场,当然要占领这一块宣传阵地,使用政策、大力投资都是必要手段。
残酷的现实:
不占天时
日本动漫可不是以前的那些战五渣,日本动漫是往全世界输出的强势文化。开放的大背景又使得封锁其流入变难,强行封锁事倍功半。因此,实际上获胜希望本来就渺茫,只是尽量拖延时间而已。可谓不占天时。
不占地利
成见形成之后,靠政策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强行向文化阵地进军,可谓不占地利
所以说这种事正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国家主导的)动漫产业是一定要发展的,但也是一定发展不起来的。
本文已尽量用不带偏向的视角描述客观事实,请勿将答主被站队。
作者:天象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604777/answer/45004003
来源:知乎

因为如果中国没有动漫,我们就只能接受别国动漫的文化价值观的输出
仍然记得佩恩的嘴炮,什么统一了才能世界和平之类,一本正经的耍流氓,然而鸣人的反应却是趴在地上一脸震惊表示你说的好有道理我无言以对
还有柯南剧场绝海的侦探,借着动漫宣扬军事是怎么回事,真是一炮打死我对柯南深沉的爱
巨人就更不用说了,我是真不忍心跪舔那个谁来着……那位长者
就怕那些本来三观就不正的被带的更歪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604777/answer/45044414
来源:知乎

不考虑郭嘉征服在这方面是怎么打算的。因为我们想做动漫,但是不可能到日本去做。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我是一个日本人(逃),或者说的政治正确一点,我出生在日本,生活环境也是日本,仅仅代入自己的知识和经历的话:(以下均为简化,实际过程应该更为复杂路径也更多)
如果我想做原作或者剧本,我可以去上点小说写作课,或者也可以不上,然后报名参加一个新人大赏,把自己的处女作交上去争取拿个奖,然后被某文库看上开始签约写作,写到某个人气值之后就有动画公司找上门问要不要动画化。或者,我可以和几个好基友弄同人社团负责脚本(或者毕业之后去商业化GAL公司应聘当脚本),作品出名了之后就可以找几个业界熟人弄一发原创动画或者GAL改。
如果我想做插画或者漫画,从小锻炼一下(其实长大了也不迟)绘画技巧,到了高中或者大学加入学校的漫研,合作或者独立出几个本子,也可以跳过这步直接自己做,然后弄个P站号宣传,就会慢慢有人联系你接单做插画,或者卡牌游戏的卡面之类的。也可以参加同人社团或者应聘商业化GAL社负责CG立绘之类的,画的好了作品也有名,名气就传出去了。基本画师到这步,除了出自己的画集和负责其他轻小说的插画、动画游戏宣传海报之外,就没啥更进一步的目标了。或者说自己的理想基本已经实现了。
如果我想做配音,参见《樱花庄》的青山七海,在网上找成为声优的入门步骤,认真锻炼,参加考试进声优学校,然后一边努力接小单子一边等待伯乐到来让你一炮走红,虽然成不了名声优的基本都沦落到给Hgame配音的程度。
……
同样的道理,在日本,稍加努力或者灵感特色,你就可以和老虚、新房、麻枝、香菜、河马、深崎暮人在同一个业界的相似职位上奋斗。
但是我们不行。
不说什么“做出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动漫”这种大话,我特么的理想只是想写点优秀的剧本或者画个优秀的漫画,然后在活着的时候看到它能被改成动画,看着自己笔下的角色真正的活起来,在屏幕里的世界为了我给他们设定的目标奋斗,或者过着我给他们设定的日常。
我只是想下次给角色加特技的时候,不是duang的一下,用sai或者PS做下就行,而是用AE。
我只是想把自己作品里面想表达出来的感受,用动态的方式更加直观、更具冲击性的表达出来,直观到我看的时候都为之一惊。
然而我做不到。
中国可以有夏达,可以有sayori。但是这些都只是个例。如果现在将日本每年新番从现在的状况给删到只剩那么一两部,大家是什么感觉?
动画能弥补其他动漫媒介的不足之处。它和轻小说比视觉效果更好,和漫画比听觉效果更好,和游戏比更加流畅、一气呵成(不再需要打怪升级这样繁琐的过程,不用研究boss打法怎样无伤怎样最速,不用为了收集品跑地图累死累活)。没有了动画,大家对动漫界、对二次元的体验、经历和感受会大打折扣。尽管在日本的市场环境下,动画本身只是为原作宣传的工具,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二次元,特别是追番宅补番宅,还是以动画作为核心的。
但是国内没有谁能做出优秀的动画作品。即使最近看起来似乎有了一点,那也只是吃螃蟹的猛士在试水罢了。
大量拥有天赋的人,或者怀着“想看到自己的动画”的梦想的人,如果不能在国内实现这个梦想,就只能到日本去实现。
然而这也是极为困难的。
日本的动画制作公司,做出来的BD、周边,必然是在日本境内卖,因此他需要的原作,不是在中国受欢迎能赚钱的优秀作品,而是在日本受欢迎能赚钱的优秀作品。你的作品,即使质量再好,不对现在日本观众的口味,没人会买,自然没有日本公司愿意为你做。
然而打入日本动漫界的可能性也是很低的。缺乏对日本文化、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了解,参与的作品就竞争不过日本的同行。拼命竞争也是可以的,自然是可以赢,但是能有几个人有这个条件?去花着在国内可能在别的行业已经能让人达到上层精英级别的预算,让这个人去拼命和日本一个普通底层工人竞争职位,既没效率也浪费人生,最关键的是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条件的大神经过努力和烧钱能够把自己送进日本动漫圈逐步发展实现梦想,那些没条件的呢?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市场,需要一个平台,来给这些想做动漫的人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以上
作者:孙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604777/answer/45011384
来源:知乎

逻辑非常不错,因为是弱者,所以没有一丝战斗的必要,看着那些强者斗就好了。我们在一旁猥琐地捡捡他们玩剩下的就好了,这多好,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这么多好处。
当年造什么原子弹啊,饭都吃不饱。。
当年抗什么美,援什么朝啊,自己刚打完,靠靠苏联老大哥不就好了吗。
还搞什么龙芯啊,差别人intel,amd这么多,简直浪费钱财。。
还踢什么足球啊,老老实实搬砖考试不好吗?
.......
但是——
正是因为弱得可怜,所以才要全力以赴啊!!!
难道没人想有一部国产的《海贼王》吗?
难道没人想有一个国产的操作系统内核吗?
难道没人想有一个国产的浏览器内核吗?
科技为什么要发展,就是要给有才能的人施展他们的能力!
没有足球这个玩意儿,梅西可能只是残疾。
没有计算机这个东西,林纳斯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级。
没有知乎,很多人可能永远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一辈子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同样,中国不发展动漫,中国的宫崎骏,虚渊玄可能永远都只会在搬砖!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604777/answer/45090223
来源:知乎

动漫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一部分,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
1中国动画简史
首先,中国动画的历史不短,大致可以分为民国时期,建国前三十年与改革开放后。
按照时间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一)民国时期1922-1949
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1922年,万氏兄弟就胜利的制造出了中国第一部广告性质的动画短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标志中国动画的诞生。民国时期中国动画最重要的成就是1941年万氏兄弟导演的长篇黑白动画电影《铁扇公主》(73分钟),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
(二)建国十七年时期1949-1966
新中国成立后至**前,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中心,中国动画电影在借鉴苏联 ,东欧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特色。发展出水墨动画,剪纸动画等民族特色动画。这一时期动画电影代表作有《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等。
(三)改革开放后至世纪末 1976-1999
伴随着计划转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美国,日本的动画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上美的传统动画电影制作模式逐渐衰落,中国商业动画在探索。这一时期动画电影代表作有《哪吒闹海》,《天书奇谈》,《山水情》,《宝莲灯》等。
(四)21新世纪 2001至今
中国的商业动画有了一定发展,电脑制作动画兴起,网络新媒体成为接受平台,中国动画电影在美日动画压力下探索出路。
这时期动画电影代表作:《风云决》《梁祝》《喜羊羊》系列,《龙之谷 破晓奇兵》《魁拔》系列,《西游记之大圣过来》《大鱼海棠》《小门神》《大护法》等。
现在中国的商业动画是改革开放后在受到美国,日本的商业动画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与国外有几十年的差距;其产业链完善,行业的发展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不同于很多传统艺术,真人电影,电视,动漫行业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其发展是需要集体分工完成,是综合性艺术;这就需要企业公司工作室等来完成。
2 作为企业,在发展初期肯定需要国家保护
在全球化,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中国的本土动漫 行业现在肯定竞争不过外国同行,这就需要国家出面干预,保护本土企业。
美国,德国,日本的工业企业在早期发展也是在本国政府扶持,关税保护的环境下成长,等有了竞争力之后再去全面竞争。
3文化产业的意义
中国在第二产业-制造业在成为世界工厂,逐步发展完善的情况下,以后会逐步加大发展第三产业,而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在满足物质需求后,会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消费,十几亿工业化的中国人,其消费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资本会去开发这块市场,动漫行业会在未来迎来发展。
4 文化软实力
文化产业除了经济,还有文化-意识形态影响,发达国家如美国利用好莱坞,迪士尼,摇滚,NBA等输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日本依靠动漫,韩国依靠韩流。印度依靠宝莱坞,都在输出自己的文化与影响。
中国作为综合实力第二的大国,除了制造业等硬实力,还要发展文化软实力,扩大影响力。国家必然会重视文化产业。
作者:鹏鹏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604777/answer/290588812
来源:知乎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有利可图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第一个将国漫包装起来进行商业化的,应该是《十万个冷笑话》。
作为原作者寒舞的练笔之作,说实在的《十冷》漫画除了抖得还算机灵的搞笑包袱之外,画工画技是没有品质可言的,但在被有妖气制作为动画之后,反倒收获了极为惊人的人气与成绩,随后被改编成电影上映之后,更成为一部被热烈讨论的现象级作品。但现在回想下当年的“十冷热”,无论漫画、动画、电影,它真的有那么优秀么?客观的说,真的没有,与别国的各种作品横向对比,它有许多缺陷,各方面水平还差得很远。
但现象之所以成为现象,是因为它本身成就了曾经没有的事物,树立了一种可能性。
将漫画改编为动画,再此基础上进行电影化改编、并推出了手游、好像还出了真人剧,外界无法得知有妖气在这中间挣了还是亏了、砸了多少钱挣了多少钱,但从行业发展的层面上来讲,《十冷》在做一系列的尝试,一种国漫也能向日漫那样动画化、电影化、出游戏、卖周边的尝试,去走一条前人没走过的道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见得能把螃蟹吃的最美味,但至少能告诉别人,这玩意能吃。
能吃就一定有人会吃,在大家突然发现动漫产业是一块大蛋糕的时候,所有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有观众说这些尝试是失败的,是典型的人傻钱多砸名声,但如果站在一个产业的角度去看,对于国漫这种弱小的集群,想要有朝一日实现产业化、构建完整的产业链,这种早期的尝试是必然的,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意义非凡。
虽然商业模式不稳定,市场不成熟,受众人群窄。但在变现的道路上其实并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阻碍。日本的动漫产业对于日本国来说不单单是作为经济支柱,而且还是本土文化的一种体现。而对于中国而言,国民人云亦云,互联网的高度流通性更是让流行趋势和国民喜好变得非常可控。之所以国内的经济发展的这么快是因为各行各业都是以利益或者说金钱为导向的。所有人都是纯粹以利益为动机的机会主义者。所以也没人回去考虑到底能不能把这行做好做大甚至扬名海外,只要能盈利其他的都不构成任何问题。所以国家之所以发展动漫产业也同样是看上了这块蛋糕。
这就像山西刚开始煤矿产业的时候一样,你开矿场,没几天开上了法拉利,谁看着不眼红?
作者:浩克蓝特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604777/answer/95072432
来源:知乎

说的不好听一点,看日漫的我们大约确实受到了一些所谓的文化侵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国内没有很多娱乐给年轻人啊。也有人在说要大力发展电视剧电影、因为现在年轻人看的多半是韩剧泰剧美剧还有美国大片,带有他国特色和思维方式。使年轻人有向往的感觉(哈韩什么的,我也羡慕日本的阿宅啊,买周边方便还不会被EMS寄丢)假设,国内的电影电视非常棒啊!漫画产业也非常棒啊!小说产业非常棒啊!我们就会更多关注国内的东西而不是一味想往国外。举个例子,美国有漫威DC所以看日漫的人相对减少了或者是迷恋日漫的人相对少了。还是举美国(不是我哈美啊,这种地方人家做的好就是好),你听着美国妞一天到晚“欧巴好帅没?”主要是看美剧,因为有优秀的电视剧产业,每年也都有“新番”。再说大一点,其实这些文化产品也宣传了国家形象嘛,看韩剧的觉得韩国好,看日漫的喜欢上或者至少对日本文化多了了解,看美剧的了解了更多美国文化并心生羡慕什么的是很常见的现象。因为文化产品肯定都是做正面宣传(大部分),没见韩剧说他们那边穷兮兮的也不见宣传吃狗肉的,日漫(非刻画悲剧式的青年向,主指少年向、萌向)一般不会说日本工作压力大狂加班自杀率居高不下,美剧刻画些超级英雄啊,上东区的奢华生活啊,吸血鬼的浪漫故事啊。没事儿讲种族歧视大半夜出门被黑人抢钱啊,枪击案天天有啊的不多噻。国产剧都是些婆媳关系啊,宫斗的啊,抄袭的啊,还有抗日神剧脑残穿越啥的…OTZ我们自己都不太看得下去好么。动画漫画同理啊,一天天狼追羊猎人追熊。这个套路早先美国有过(猫和老鼠啊、飞毛腿啥的)以及令人忧心的抄袭,机器人动画简直不能看,就差套同一个动作模版了…分镜一模一样啥的…抄设定的也不少,一眼就觉得是在仿的成排…关键还不好看…都是给小朋友们看的,初高中生大学生的娱乐呢。丰富本国国民的文化生活嘛。以及题主提到的盗版…盗版都快成我国代名词了这真的不好。版权意识已经越来越重了,国外要真追究几大视屏网不定会破产。
作者:团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604777/answer/45079511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