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iPad生产力!苹果推史诗级功能更新:“台前调度”让平板更接近电脑!
今年苹果WWDC带来的最大惊喜,莫过于“台前调度”这一史诗级新功能了。在发布会的压轴介绍中,苹果向全球用户展示了MacOS 13和iPad OS 16同时所支持的“台前调度”新功能,也被称为Stage Manager。用户可以在对应设备的下拉控制中心打开该功能,从而体验到苹果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多任务创新交互。

“台前调度”是什么?
一句话简单理解:“台前调度”就是苹果接下来在MacBook和iPad上所实现的多任务处理。当开启“台前调度”后,用户在iPad上打开某个App,其应用界面不再像以前直接覆盖掉整块屏幕,而是以一种类似窗口化形式出现。屏幕最下方依然可以看见Dock栏,屏幕左侧则新增一列设计,内含四个正在运行的App。

除此之外,屏幕右侧还留有空白,我们仍能看到背景壁纸。这就像是在Windows电脑中打开了某个窗口,而且苹果还在应用窗口顶部中央设置了三个快捷键,从左往右分别是:最大化、新建窗口、关闭窗口。而在右下角,则设置了窗口大小调节键。
不过比较不同的是,它不像Windows一样可以允许用户随意调整窗口尺寸和大小。苹果默认设置了三个档位,用户可以随意拖动App窗口摆放位置,但只能按照苹果档位调整窗口大小形状。这更有利于桌面布局的对称整齐,视觉上干净简洁。

然而,苹果的“台前调度”本质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多任务处理。首先,当同时打开两个App时,第二个App会以新窗口占据屏幕,而不是叠加在原先的App窗口上。其次,要想同时打开多个App,你只能将每个App窗口调至最小化,才能实现并列摆放,和手机“应用分屏”一模一样,且苹果最多只允许打开四个App。
因此,从这套逻辑上看,苹果的“台前调度”并非模仿的PC,而是继承自智能手机。它就像是赋予了iPad最多可实现四个App分屏显示的功能,当超过四个后,用户依然要打开过去常用的后台任务界面,与以往操作无异。

“台前调度”的好处及限制
尽管“台前调度”表现不像PC那么激进,但有总比没有的好。至少从目前来看,有了它的加持后,iPad无论是娱乐性能还是专业生产力表现,都有不止一个档次的提升。比如你可以同时启动多个游戏并快速切换,也可以一边打游戏一边放音乐、看视频,或者说边上网课边记笔记等等,对比从前体验提升简直巨大。
唯一一个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台前调度”功能仅支持搭载M1芯片及更高版本的iPad和MacBook等产品。如果你是以前搭载A12X的iPad Pro或者搭载Intel处理器的MacBook的话,那么是不支持该功能的。从这点上来看,估计会让相当一部分用户感到头疼了,难道又要被逼着花钱换代了吗?

写在最后
我在iPad上体验“台前调度”功能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很恐怖的点:当启动某个App窗口后,它拥有三种不同窗口比例大小,能够自由的进行来回切换,应用内的内容界面适配也非常棒,丝毫不受影响。
这和可折叠屏手机一直所困扰的大屏应用生态适配好像很契合?当你折叠起来时,App就以传统16:9比例界面展示,而展开后则类似于平板界面。这也就意味着,苹果的“台前调度”功能如果放在可折叠屏手机当中,那简直太完美了吧!

所以,“台前调度”功能的推出,是不是就在为苹果可折叠iPhone提前作准备?有了它,相当于已经解决了软件生态适配问题,只缺硬件了。
看到这里,不得不让人感到羡慕。得益于苹果完整统一的系统生态,iPhone、iPad、MacBook越来越融为一体,有时候一个新功能的推出,就可以在多个不同终端设备上共同受益,并且带给消费者的体验也优秀至极,这也是目前安卓厂商们需要追赶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