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动好动、注意力差、学习困难,可能是有多动症!

调查显示,20个学龄期孩子中就有一个被多动症困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学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这些孩子不喜欢上课、写作业,有的还会活动多、脾气急。
孩子的这些表现经常被老师认为是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所致,被家长看做是孩子有品质问题;这些误解不仅延误诊治,还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的心理影响。
多动症主要有两大类症状:
一、注意力缺陷
注意力缺陷表现为:
1、经常粗心大意;
2、需要注意力集中时,不能维持注意力集中;
3、跟人说话时,经常看起来心不在焉;
4、难以完成任务;
5、做事没有条理,物品乱;
6、经常丢失日常学习和生活用品;
7、不愿意做需要持续注意力集中的事情,如上课、写作业;
8、经常容易因外界的刺激分神;
9、经常忘事。
二、多动/冲动
除了注意力缺陷,很多孩子还有多动/冲动。多动/冲动表现为:
1、经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动;
2、不能按要求静坐,上课时离开座位或活动中离开队伍;
3、经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
4、无法安静做事;
5、精力过于充沛,经常忙个不停;
6、经常讲话过多;
7、经常接话茬、抢答;
8、难以等待,排队时不耐烦;
9、经常打断或打扰别人,比如打断别人的对话,不经询问就用别人的东西。
注意力缺陷并不是说做任何事都无法集中注意力。而是在那些尤其需要注意力集中的任务和活动上无法自我调整,集中注意力,比如学习、写作业。
另外,并不是两组症状都有才是多动症,有些孩子只有注意力缺陷,而有些孩子只有多动/冲动,也可以诊断多动症。
家长管得严一些是不是就好了?
很多家长会通过打骂、惩罚,来矫正孩子学习时的注意力。这不仅没有效果,还会使孩子对学习的体验更差,更排斥学习。另外也会觉得自卑,怀疑自己。
多动症是一种疾病,注意力无法集中,是孩子自己控制不了的。千万不要认为是孩子的品格不好,也不要认为孩子是故意的,徒增孩子的心理压力。
为啥孩子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病因比较复杂,生物学是主要因素。其次还有一些环境和心理因素,比如母孕期接触烟酒或者生病,孩子早产,宫内缺氧,以及家庭关系不和睦等等。
多动症怎么治疗?
一、学龄期孩子的主要治疗是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二、家长和老师需要给孩子更多的行为辅助,如协助孩子制定活动清单,学习计划,给予孩子鼓励支持。
三、很多孩子会同时有运动笨拙、不协调的问题,需要进行感统训练。有些孩子还可能有焦虑、抑郁情绪,需要心理疏导。
多动症的症状带给孩子心理、学习、生活上的负面影响较大,且持续长久。所以早发现早干预非常重要,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及早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