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alc的时代正在落下帷幕
去年的新科世界杯冠军王曼昱,在wtt世界杯被杜凯琹0比3横扫,有意思的是,两个人都是斯蒂卡代言人,然后杜凯琹用的碳素王朝,王曼昱用的林高远alc(应该是选手注)。去年的奥运会模拟赛,陈梦两天之中,连续两次2比4输给陈幸同,陈梦用的vis(也可能是选手注),陈幸同用的林高远zlc。

谁也不是常胜将军,胜负都很正常,但从比赛中可以探讨一些器材的东西。器材的底劲,和个人的衔接能力,身体素质,击打球的点是上升期还是下降期都有关系;底劲是比较复杂的东西,但速度的表现其实是容易看出来的。王曼昱和陈梦的硬实力没得说,都是身体天赋很好的选手,但她们用alc纤维明显是比不上碳素王朝和zlc纤维的速度,反手位的对抗基本上都是处于下风。这个问题其实容易看出来,王曼昱和陈梦身体素质更好,但因为alc弹性更弱,所以反而是处于速度的下风。
实际上,只有国内还在大量使用alc底板,我看国外的视频,他们的专业队和业余貌似都是很少用alc底板了。国内流行alc,一个是跟风,国家队用啥业余就用啥;还有就是alc纤维确实可以配狂飙,像zlc和szlc配狂飙基本上就脱板太快了,拉球很难。
但这里有个问题,国家队用的vis,那些多半是选手注,是特制,是加硬过的。而且国家队用的是特制狂飙,特制狂飙的内能就像外套一样充沛,刷油之后确实是无敌的性能。但业余的很少打特制狂飙,胶皮对性能的影响是巨大的。道理很简单,你用的vis未必和陈梦一样,你用的狂飙肯定和陈梦用的不一样。
我们看男单世界前十,用外置alc的实际上只有樊振东,而且樊振东还打的是特制alc,比市场版加硬肯定不是一点半点。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打特制alc不算市场版alc的话,世界前十里面和市场版外置alc根本就没啥关系。(王楚钦和梁靖崑也改打特制968系列了)

我们看女单世界前十,假设陈梦,王曼昱和石川佳纯不是打的特制,那么外置alc在女单方面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但大概率的,陈梦,王曼昱和石川佳纯多半是打的特制,我这里倒不是鼓吹特制就万能。我从来不迷信特制,因为特制无非是加硬加弹,业余技术和发力不够的,其实根本驾驭不了特制。

其实前前后后,我过手的vis也有六七把了,包括金标vis,s码,t码,v码,u码的vis,我一直是蝴蝶的拥趸。但随着水平的提升,vis的反手速度,正手的旋转,我都十分不满意;但作为业余爱好者,我们也没渠道去搞选手注;而且网上炒作的选手注鬼知道真假,况且价格虚高。
外置alc肯定会一直存在,但它不应该是主流了,业余的不要被国家队打特制的迷惑了。vis的反手虽然打透了是有劲的,但速度明显不是zlc和szlc的对手;而且在最近打了salc之后,我对alc更加的失望了,salc和alc的弹性都远不如zlc和szlc。在正手位,vis配狂飙的旋转比968,pro05x和碳素王朝都要弱很多,对于现在大量运用弧圈球的我来说,打着实在是难受。
我曾经是蝴蝶的铁粉,但蝴蝶的水分也是不小的,国家队打特制alc的不少,但市场版alc就真的太软了,比zlc和szlc的弹性差得太多了,甚至不如薄碳素的碳素王朝。当然了,碳素王朝结构不同,它是阿尤斯大芯,它整体比vis要硬不少;而vis的硬度只是在表层的alc,打透之后确实容易发空。
倒也不是唱衰蝴蝶,其实我个人就很喜欢超级林昀儒,它配两面外套,反手是碾压vis的,虽然正手的底劲并没有太多优势,但反手位,alc完全不是szlc的对手。以前我都是alc配狂飙,但最近打了外置alc配两面蝴蝶涩套,这才惊觉:alc真的太软了,支撑不起涩套。所以很明显的,外置alc在国外不流行,确实是因为配涩套不太行,这都是改了40+塑料球之后带来的附加效应。从硬度图里面也能看出来,alc系列其实比较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