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目中无人》——目中无人,心中有道
影片《目中无人》的故事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之后,盛世不复,礼崩乐坏,大的家族凭借自己的势力割据斗争,横行乡里,百姓无法得到公正的对待。影片以“公道”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瞎子“捉刀人”为惨遭灭门买酒女讨回公道而向大家族复仇的故事。影片以倒叙开篇,成瞎子在赌坊,桌上摆的是赢来的钱,淡定自如更显出此人身手不凡,离开赌坊,周围的人渐渐稀少,天空开始雷鸣,凸显了气氛的紧张,瞎子撑着油布雨伞,四面屋檐上跳下伏兵,雷雨中瞎子和贺秋风的人打斗,不慌不忙地打败了所有随从,接着画面转换,以倪燕的口吻开始讲述这个故事。

瞎子和马路过一处寨子,瞎子想要买酒,女主人倪燕让瞎子留下喝喜酒,瞎子问了问自己的马后选择留下,这处也暗示了瞎子和马之间心有灵犀的关系,马是瞎子的知己。宴席进行到一半,倪燕的兄长来了,黑壮汉持刀,吓跑了乡邻,只剩倪燕、五郎和正在喝酒的瞎子。酒毕,醉酒的瞎子靠在马槽旁,把剩下的酒到给马喝,感叹道:“酒是好酒,喜却与我们两个无关。”表现了瞎子苦命人的身份。宇文英为了送郭将军女儿“天上的星星”,派人挖出了汉王墓中的夜明珠,为了不被人知道夜明珠的来源而觉得晦气,他杀死了所有开墓的人,倪燕的兄长作为开墓的监工逃了出来,却被宇文英追杀,宇文英的人杀死了五郎、倪燕兄长,倪燕也惨遭凌辱,宇文英仅仅为掩人耳目就如此大开杀戒,甚至波及无辜,其草菅人命和世道的不公,大家族的横行霸道可见一斑。
倪燕向官府告状,官府知道是宇文家的作为后却退却了,反倒逼迫倪燕承认被歪曲的事实,瞎子救下倪燕后,送倪燕去洛阳告官,洛阳却也无法给倪燕公道,还将倪燕打入死人坊,只因为犯事的是当时的大家族,是郭将军的女婿。面对洛阳官府不作为的态度,决心为倪燕讨回一个公道,他送走了琴女和倪燕,开始复仇。瞎子曾是东山狼突营的一名领将,身怀绝技,一双错骨手,一把听风刀,他是杀人不眨眼,十步杀一人的瘟神,此刻他再次拔出利刃,只为替他人找回公道。瞎子最终杀死了宇文英,他没有向倪燕寻求报答,而是选择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继续为人打抱不平。

“公道”贯穿了整部影片,在世风日下的唐王朝,官府已无力给世人一个公道,土地兼并、士族横行,百姓疾苦,然而还是有成瞎子这样的侠士,努力维护着世间的公道。成乙的复仇故事是顺利的,但更多的公道是无法得到回应的,这也更突出了这种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的可贵。因为有不公的现象,维护公道的形象才更为高大,侠客的故事也因此更引人入胜。
一部影片,自然不可能完全完美,《目中无人》有很多有优点,也有不足,成乙作为武侠,他的形象未免有些单薄,面对难以讨回的公道,影片中仅仅表现出了成乙的勇猛,却没有将其内心刻画的立体,为什么成乙由不愿帮助倪燕到决心为其讨回公道,他是否也有过犹豫和彷徨,诸此之类。当然,总的来说,《目中无人》无论是风格、打戏还是表演都可圈可点,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