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本质,是大脑进化出的求生机制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这两句诗出自鲁迅的《自嘲》。诗句原意是鲁迅表达自己深受迫害,揭露国民党的血腥统治的愤慨之作。
不过笔者倒觉得这两句诗很贴切地形容出了抑郁症患者的处境:身处于低谷之中,不管怎么做都不对,仿佛自己就是最倒霉的那一个。想要努力去摆脱痛苦,却又深感无能为力。
在抑郁这个困境中待得久了,就容易生出对生活的绝望感,很多抑郁症患者的轻生就是对摆脱绝望而作出的选择。
所以我们觉得抑郁症不是一个好东西。它简直就是一个夺走我们生活勇气的恶魔。
但是从人生的层面来看,我认为抑郁症更像一个警钟,在我们的人生陷入糟糕境地时,发出警报。

本质上,抑郁症是大脑进化出的求生策略
1.抑郁症是信号
尽管人们总是把大脑的改变称为具有消极意味的“病变”,但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大脑时时刻刻都在根据我们的生命经验而改变,而这些改变恰恰是一种对个体经历的正常、自然的适应,而非“病变”。
就好比人吃坏了东西会拉肚子一样,虽然看起来是生病了,但实际上这是对吃坏东西的正常反应。它一方面排除有害的物质,一方面也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惕信号,让我们远离那些变质、有毒的食物。
所以,抑郁症并不是大脑本身病了,而是大脑在发出信号告诉我们生活环境出问题了。
2.抑郁症是大脑发出的保护机制
关于抑郁的研究,心理学界一直没有停下脚步,近些年来进化心理学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抑郁其实是什么?抑郁其实是人脑进化出来的一种求生策略。
为什么很多外部压力我们无法避免呢?比如经济不独立的孩子,又很不幸碰上一个高度控制型的父母。又或者一个成年人在择偶和婚姻、生育等等方面遇到了困难。但是自己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让自己充分的休息,节约能量,避免产生新的刺激和压力。
所以可以说,这个因为原生家庭抑郁的患者,其实抑郁的出现就是一种求生方法。如果需要疗愈,单纯的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用药物刺激他的主动意志,这只能保障患者好转起来,但是却无法让他彻底地切断痛苦和挫折产生的根源,因为患者依然需要面对这个致郁的、令人绝望的生活环境。

抑郁症不一定就是糟糕的
没有人会觉得抑郁症是一件好事,因为一旦得了抑郁症,不仅意味着生病,而且整个人会进入到一种极其糟糕的状态,自责、自卑、低落、自我价值缺失。
但是换个角度看,疗愈抑郁本质上是我们寻找自己的生命节奏、并疗愈生命的过程。
每天的生活忙得像打仗一样,每天赶场一样的工作、上学,假期报复式的游玩.....让我们的交感神经长时间地处于兴奋状态。这样的时候,一个人的肾上腺素处于高分泌的水平,心理学称为应激反应。
什么叫应激反应?就是人体准备好自己应对危险的状态。原始社会是遇到猛兽,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心跳急促,呼吸加快,血糖升高,准备应对压力。大家合力打死了猛兽,心跳、呼吸、血糖就慢慢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人也会恢复到平和、放松的状态。
我们平时都活的太忙、太满、太累,不得不像一个斗士一样,每天处于应激状态去面对生活,生命每天都在燃烧,生命的节奏被彻底打乱。
过度的消耗最终结果就是抑郁、焦虑,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让自己恢复能量。
抑郁症就像一把钥匙,让我们去寻找我们内心真正需要的生活模式,当你真正跨过抑郁这道坎之后,你的人生将会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