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使讲堂:关于儿童“感统失调”,了解别乱贴标签

2021-11-13 08:55 作者:天使育儿愈康  | 我要投稿

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协调能力差”、“爱摔跤”、“好动”、“爱发脾气”现象的时候,就会怀疑孩子是不是“感统失调”了。

记得有媒体说中国80%的孩子都感统失调,这些消息也是造成家长焦虑的来源。

到底什么是“感统失调“?家长应该如何来区分辨别?

首先,我们要先理解什么是感觉统合。

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SI)是指大脑接收、分析、组织和综合加工各种感觉信息(包括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并依据身体内部、外界环境做出适当的行为举止和情绪反应的能力(Ayres,1972)。

感觉统合是幼儿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的基础。感觉统合的发展会影响到儿童的日常行为表现、身心健康以及情绪。

按我的理解就是,无论你想干什么,都需要协调各感觉系统,这个协调的过程就叫做感觉统合。

比如我在写字,至少需要眼手配合,这个协调统合的过程就是感觉统合,如果我配合不好,那么就有可能是感觉统合失调(当然,判定感统失调是有一套专业的评估流程的)。

理解了以后,这个听起来高大上的词是不是就接地气了?

感觉统合是一个协调各感觉系统的过程,那么有哪些感觉系统呢?

1、皮肤触觉系统:最基本、最先发育的感觉系统,也是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感觉系统。触觉能提供由外界物质的材质、形状、体积、温度以及感受疼痛、压力等方面信息而产生的感觉。

2、前庭平衡系统:是指通过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和前庭器(耳石)来探测我们在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和身体移动时形成的感觉。主要功能是感知重力感和身体平衡感。

前庭系统是其他感觉系统的基础,对各种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和框架作用,帮助理解其他感知觉。它广泛参与个体内外活动,在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组织协调和维持个体觉醒状态的功能。

3、本体感觉:是感受个体身体所处的空间位置、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感觉。本体感受器广泛分布于人体的骨骼肌、肌腱等组织。

感统训练的注意事项

触觉功能训练:

★训练开始时不要强迫孩子活动,从孩子可接受的范围开始。

★在儿童可承受范围内,触觉刺激的效果与刺激时长及强度成正比。

★触觉刺激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大约发生在刺激后30秒内,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前庭功能训练:

◆每个孩子对前庭神经刺激的忍受度不同,应注意促使孩子达到并突破忍受度。

◆孩子对前庭刺激有恐惧时,可先把孩子抱在身上摇晃或趴在训练球上缓慢摇动作为暖身。

◆快速不规律的前庭刺激能提高清醒程度,慢而规律的刺激有镇静效果。

◆若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症状(如脸色潮红、发白,流汗或冒冷汗,头痛恶心),以及兴奋或异常傻笑,哭泣或疲倦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止。

本体觉功能训练:

★在训练时,重压有关节的地方作为本体觉的刺激,具有提升稳定度的效果。

★颈部的本体觉刺激有助于对头部的控制及眼球的运动控制。

★本体觉刺激有助于提升孩子身体形象的建立与动作协调的表现。

在训练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时,还应注意训练的安全性、自主性、全面性、重复性、多元性、自然性、差异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家长们应该认识到,活动越愉悦、好玩,就越能激发个体的内在积极性,更容易促进个体神经系统的组织整合。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天使讲堂:关于儿童“感统失调”,了解别乱贴标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