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生科院《生物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合集!
相信不少生科院的朋友都会为《生物化学实验》中各实验的思考题而苦恼吧~~这次本up主放出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思考题+答案合集,其中包括:1.总糖与还原糖、2.粗脂肪、3.茶多糖、4.氨基酸纸层析、5.影响酶活性的因素、6.碱性磷酸酶的分离提取及比活力的测定、7.碱性磷酸酶米氏常数的测定、8.离子交换柱层析、9.SDS-PAGE电泳 这些实验的思考题+答案,大家可以自行参考借鉴~~~
关注我+给本篇文章点赞投币收藏+截图私信我,即可领取本文完整文档~~~
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1.总糖和还原糖
(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点?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
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
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2)分析X1与X2存在差异的原因?若差异较大说明什么?
(可能的答案)
操作失误,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实验的精确度低,重现性差。
2.粗脂肪
(1)本实验制备得到的是粗脂肪,若要制备单一组分的脂类成分,可用什么方法进一步处理?
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2)本实验样品制备时烘干为什么要避免过热?
防止脂质被氧化。
3.茶多糖
(1)试比较多种提取多糖的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1.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为常用的传统方法之一,有自身的优点。如不需特殊设备,成本低等,但此法往往提取效率低且费时
2. 酸提法
有些多糖适合用稀酸提取,并且能得到更高的提取率。但酸提法有其特殊性,只在一些特定的植物多糖提取中占有优势,目前报道的并不多。而且即使有优势,在操作上还应严格控制酸度,因为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
3.碱提法
同样,碱提优势也是因多糖类的不同而异。与酸提类似,碱提中碱的浓度也应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有些多糖在碱性较强时会水解。另外,稀酸、稀碱提取液应迅速中和或迅速透析,浓缩与醇析而获得多糖沉淀。
4.酶提法
使用酶可降低提取条件,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中分解植物组织,加速多糖的释放或提取。此外,使用酶还可分解提取液中淀粉、果胶、蛋白质等非目的产物
5.超滤法
将超滤膜用于多糖这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具有不损害活性、分离效率高、能耗低、设备简单、可连续生产、无污染等优点。
6.超声提取
与常规提取法相比,超声波提取可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率
7.微波提取
值得注意的是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可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得率,缩短提取时间,但有时会造成提取物的组分更加复杂,分离困难
8.CO2超临界萃取
超临界CO2具有较好的溶剂特性,对于挥发性较强的成分、热敏性物质和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效果明显,具有保持有效成分的活性和无残留溶剂等优点。其缺点是设备复杂、运行成本高、提取范围有限,使得超临界萃取应用受到限制。
(2)多糖的分离方法有哪些?各是什么原理
2.1 除蛋白
选择能使蛋白质沉淀而不使多糖沉淀的试剂来处理
2 . 2脱色
植物多糖提取物中含有酚类化合物而使其颜色较深,可用吸附剂(纤维素、硅藻
土、活性炭等)、离子交换柱(DEAE一纤维素)、氧化剂(H2O2)等脱除.
2 . 3除小分子杂质
纤维滤器透析法利用不同孔径的膜使大小不同的分子分级
2 . 4 分级纯化略。
(3)为什么红外光谱的测定要用溴化钾?能不用溴化钾,直接把化合物压片后测定红外光谱吗?
KBr在中红外区没有吸收,作稀释剂。不用会导致样品的吸收会过高探测不到信号,此外用KBr压片作为空白对照来扫描出基线。
(4)试比较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图谱和红外图谱的区别。
原理不同
测定方法不同
紫外可见体系是比色杯与溶液,红外是KBr压片
谱图的表示方法不同
提供的信息不同
4.氨基酸纸层析
(1)请对试验中所用的几种氨基酸移动快慢的原因给予简要分析
展开剂:正丁醇-乙酸-水
脯氨酸(Pro)、缬氨酸(Val)、丝氨酸 (Ser)、亮氨酸(Leu)、精氨酸(Arg)

-CH2-基增加,分子极性降低。-OH是极性基团,阳离子极性更强。氨基酸极性越低,越容易溶于有机溶剂,Rf值越大,迁移越快。
(2)若增加固定相的pH,本实验中的几种已知氨基酸的Rf值将如何变化?
pH影响极性基团的解离形式,pH增加,Arg带正电荷减少,极性降低,Rf增大。
pH影响有机溶剂(流动相)的含水量,pH增大,含水量增加。氨基酸是极性物质,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增大,Rf增大。
5.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本实验中如何通过淀粉液加碘后的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酶促反应快慢的?
答: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经过一系列被称为糊精的中间产物,最后生
成麦芽糖和葡萄糖。变化过程如下:淀粉- +紫色糊精-→红色糊精- +麦牙糖、葡萄糖
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遇碘后分别呈蓝色、紫色与红色。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不.
变色。因此反应后颜色如为蓝色说明酶活力低,淡黄色则说明酶活力高。
(2)如何通过加入班氏试剂后生成沉淀多少来反映酶促反应快慢的?
答:淀粉与糊精无还原性,或还原性很弱,对本尼迪克特试剂呈阴性反应。麦芽糖、葡萄糖
是还原糖,与本尼迪克特试剂共热后生成红棕色氧化亚铜的沉淀。因此,产生红棕色氧化亚
铜的沉淀越多说明酶活力越高。
(3)通过本实验,结合理论课的学习,小结出哪些因素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是如何影响的?
答: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等。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或pH,酶活力都会降低;激活剂
和抑制剂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而言,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6.碱性磷酸酶的分离提取及比活力的测定
(1)试说明用硫酸铵分级分离酶的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答:用盐分级沉淀是- -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方法。由于硫酸铵在水中溶解度很大( 20"C,每升
可溶760克),并且对许多酶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它是最常用的盐。例如:某酶(或蛋白
质)发生盐析的范围为35-65%饱和硫酸铵的浓度,因此可先选择30%饱和硫酸铵浓度,去
沉淀杂蛋白,然后选择70%饱和硫浓度酸铵,留沉淀(含所要的酶)。
注意事项:在用硫酸铵沉淀酶蛋白时,要注意缓冲液的pH值和温度,盐的溶解度随温度不
同而有较大的变化,同时酶的溶解度亦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在加硫酸铵时,需事先将硫酸
铵粉末研细。加入过程需缓慢并及时搅拌溶解。搅拌要缓慢,尽量防止泡沫的形成,以免酶。
蛋白在溶液中表面变性。
(2)用正丁醇处理匀浆液可以有效地使碱性磷酸酶酶蛋白释放,使酶的产量大大提高,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碱性磷酸酶酶是一种膜蛋白,正丁醇处理后可使结合在膜上的蛋白质更多地释放出
来。
(3)酶活力测定时,为什么必需先将酶液对缓冲液透析后才测定?
答:去除盐离子的影响。
7.碱性磷酸酶米氏常数的测定
(1)为什么空白对照一定要先加NaOH,后加酶?
NaOH抑制酶活性,使空白对照体系有酶但不发生酶促反应
(2)在测定酶催化反应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时,应如何选择底物浓度范围?
答:底物浓度选择范围[S]=0.2-5.0 Km为宜。底物浓度选取还应该注意其倒数能均匀分布。
(3)试说明米氏常数Km的物理意义和生物学意义。
答: (1) Km是酶的- -个极重要的动力学特征常数,Km 物理含义: ES 络合物消失速度常
数与形成速度常数之比;其数值相当于酶活性部位的一- 半被底物占据时所需的底物浓度。
(2)可根据Km估计底物浓度的水平。
(3) Km可作为同工酶的判断依据。
(4)鉴别最适底物。
(5)有助于在酶学研究中对底物浓度的选择。选用[S]>10Km 浓度进行活力测定
(4)为什么说米氏常数Km是酶的一个特征常数而Vm则不是?
答:某种酶的Km在给定的体系中不随酶浓度改变而改变,也与酶的纯度无关,因此是酶的
一个特征常数。但Vm随酶浓度改变而改变。
(5)酶活力测定时,为什么必需先将酶液对缓冲液透析后才测定?
答:去除盐离子的影响。
8.离子交换柱层析
(1)本实验用到的几种仪器的用途是什么?
阐明DEAE-纤维素柱层析纯化酶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详见课本
(2)能否将7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溶解酶液不经过透析,直接上离子交换层析柱来纯化酶?为什么?
不能。透析液中高浓度的盐离子与蛋白竞争结合DEAE,使得蛋白不能很好地吸附在柱上,达不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3)实验时应该如何选择缓冲液
设置多组不同pH的试管,找到能使目的蛋白与DEAE亲和力最好的pH对应的缓冲溶液。此外缓冲液中的离子不与交换柱和蛋白反应。
9.SDS-PAGE电泳
(1)简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分子量的原理;
答: 1) SDS能使蛋白质的氢键、疏水键打开,并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形成蛋白质- SDS
复合物。.
2) SDS 带有大量负电荷,当它与蛋白质结合时,消除或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原
有电荷的差异,使SDS与蛋白质的复合物都带上相同密度的负电荷。
3) SDS-蛋白质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形状一样,都是近似于雪茄烟形的长椭圆棒。
4)不同的SDS-蛋白质复合物都带有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并具有相同形状;因此在一
定浓度的凝胶中,由于分子筛效应,则电泳迁移率就成为蛋白质分子量的函数。
(2)是否所有的蛋白质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测定得到的分子量都完全可靠?
答:不是。
如电荷异常或构象异常的蛋白质,带有较大辅基的蛋白质(如某些糖蛋白)以及一些
结构蛋白如胶原蛋白等。
例如组蛋白F1,它本身带有大量正电荷,因此,尽管结合了正常比例的SDS,仍不能
完全掩盖其原有正电荷的影响,它的分子量是21,000, 但SDS-凝胶电泳测定的结果却是
35,000
(3)为什么要在样品中加少许溴酚兰和一定浓度的甘油溶液?甘油及溴酚兰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溴酚蓝用于指示电泳终点,因为它跑在蛋白前面,一般当溴酚蓝跑到末端时停止电泳.
甘油比重大,使样品下沉,在点样孔底部铺成一线,避免样品漂逸,且带型锐利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