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全球1000万人在为AI打工
前言:
如果你要问当下科技界最热的是什么,那当属人工智能,chatGPT等AI工具了。
但在人工智能光鲜亮丽的背后,藏着的却是无数默默奉献、辛勤劳作的AI民工。
从内罗毕大学毕业后几个月,现年30岁的乔(Joe)找到一份注释员的工作,这个工作主要帮助处理用于训练人工智能的原始信息,这个工作略显枯燥而乏味。人工智能能通过大量数据在寻找模式中学习,但数据首先必须由人类分类、标记,因此人类是隐藏在机器背后的"幽灵劳工",也可以说是AI民工。
什么是AI民工?
简单说,AI民工是为AI提供数据标注、清洗、验证服务的人。数据是AI核心要素,无数据就无AI,但数据标注等服务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因为很多数据无法通过自动化或算法处理。例如,如果要一个计算机视觉系统能识别不同物体,就需要有人手动画出每张图片中物体的轮廓,并标注类别,这些人就是AI民工。
工作内容以及待遇?
从上文乔的工作为例,他为自动驾驶汽车标记视频,需要一帧一帧从每个摄像头角度识别汽车、行人、骑单车的人,以及司机要注意到的任何东西。这是一个困难且需要不断重复的工作,几秒的短视频需要8个小时注释,而乔可以得到大约10美元报酬。
2018年,网约车公司Uber一辆自动驾驶测试车撞死了一名女性,原因在于:汽车编程要求避开骑单车者与行人,但是不知道怎么处理骑单车过马路的人。而随着法律建议与医疗帮助的人工智能系统越多,遇到的边缘案例就越多,需要更多的人类进行分类。催生了全球性的产业,由像乔这样的人组成,用自己独特的人类能力帮助机器。
AI民工有多少?
据估计,全球有超过1000万人从事数据标注等服务,其中中国占了很大一部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AI市场之一,也是最大的数据生产者之一。中国有数百万家专业从事数据标注等服务的公司,以及很多自由职业与兼职者,为国内外各种AI项目提供支持,涉及医疗、教育、金融、安防、电商等领域。
AI民工会怎样?
未来可能有这几种情况:一是消失;二是转型;三是增长。消失是直达随着AI技术的进步与数据的积累,数据标注等服务需求量逐渐减少,或可以通过自动化或者算法替代,而AI民工会失去工作。转型可能是随着AI技术普及与教育改革,数据标注服务质量要求提高,会出现新的服务需求,而使得AI民工有机会提升自己的技能与知识,转向高附加值工作。增长可能是随着AI技术创新与应用扩展,数据标注服务需求量持续增加,会涉及更多领域与场景,从而AI民工有更多工作机会与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