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多久没有查过中文词典了?
1.写在前面
今天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了“窠臼”一词。虽然我能模糊地知道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但其读音却让我好一阵思索。抱着求知的心,我打开了“某路词典”检索,但却看到了这样一个画面。

我竟没有办法看到其释义,而对比之下,查询英文单词则是这样的画面:

能看到详细的中文和英文释义,以及其他所有我想了解的信息。
由此,我开始思考,中文词典到底是什么时候离我们远去,我们还需要中文词典吗?
2.属于中文词典的时代
于是,我循着记忆回到了小学时期。
记得小学一年级第一节语文课,语文老师走上讲台,手里便拿着一本崭新的“新华字典”。从那天开始,“新华词典”就像是一位学伴,陪我走过了小学的六年,让我初步养成了对字词的认知,同时,用在字典里找到的生僻字来难到同学们也成为了我儿时的一大乐趣。
记忆来到初中,“新华字典”退出我的书包,留在卧室的书桌上,直到书桌报废,那本字典也没再被打开过。陪伴着初中时期的我的,是“现代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那是初一语文老师推销的盗版书,纸质糟糕,但内容与正版无异。
随着中考的结束,中文词典正式推出我的学习生活和记忆。
3.我们还需要中文词典吗?
我想是需要的,而且很需要,迫切需要。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中文是我们从有记忆开始就使用的文字,然而,在我们18岁时,又有多少人的高考语文成绩是超过英语的呢?
日常的使用,好像让我们对自己中文水平的要求降低了。我们接受自己说出病句,接受自己写出错别字,接受自己无法正确使用“的”、“地”和“得”,也接受自己用错标点符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随处可见错用的成语,读错的多音字和滑稽的病句。有时,我们自己也会是这一切的制造者,是不是会有人对这种行为进行纠正,但被纠正者通常不以为意。
中文的规范化好像在逐渐消失
我们这一代人对中文的规范性的破坏,似乎是前面每一代人都望尘莫及的。不断被创造的网络热词,各种“魔改”、“谐音”导致的不规范用法接踵而至。新的人造词汇正在一步一步吞噬中文的“正统”。中文可能需要被拯救了。
而在我看来,“拯救”中文的第一步就是————重拾中文词典。从最基础的字词开始,让中文重归规范。
4.推荐一个中文词典网站
大部头的纸质版词典价格昂贵,且多数人不会选择翻阅。所幸,我们处在互联网的时代,在最后推荐一个我常用的中文词典网站,供大家使用。
汉典
使用截图如下: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