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tas Swat power是真的挺power

曾经,我也觉得纯木的时代已经远去了。但在我打了丹羽孝希纯木和蝴蝶sk7classic之后,我对纯木有了新的理解。尤其是打了蝴蝶几乎全系列的纤维底板配两面外套之后,我对纯木开始有了好感。狂飚因为自身是高密海绵,而且是没有内能的海绵,所以它其实更依赖底板 的弹性。狂飚的特点是自身旋转值拉满,但是速度值和弹性是不如内能外套的。而外套则反过来,它是内能拉满,而旋转值明显弱于狂飚三。狂飚三的特性决定了它很难离开碳纤维,而外套则不同。作为鲜明的对比,我国国家队清一色纤维板,而国外是有好些高手长期打纯木的,比如雨果,西蒙,丹羽孝希,斯佐科斯,以及最近刚赢了王楚钦的卡尔松等等。
有人说新版swat power莫名其妙的涨价了,老版本的我没打过不太了解。但这个新版本的vicats貌似工艺有了提升,大芯也经过了更多的炭烧。总之,从侧面去看,新版本的有更多的炭烧处理,而老版本的侧面炭烧痕迹就很少。板子的做工不用担心,一流水平,不输蝴蝶,手柄握感不错,整体饱满,有点类似vis的手柄。
其实有不少球友是好奇swat power和丹羽孝希纯木的差别。首先,power的板面会更大一一些,158x150;而丹羽孝希纯木是157x150。然后power会更厚一点,6.6mm的厚度,丹羽孝希是6.5mm的厚度。power第一次试打的时候,正手配的是罗泽娜,反手配的尤拉雷神软42.5度。讲真,这两个胶皮都不太适合power。整体来说,power对罗泽娜的兼容性不太好,它配德套是绝配;其次尤拉雷神软偏软了,配power反手甚至有些震手感。在套胶相对不合适的情况下,power整体的感觉比丹羽孝希更厚重,丹羽孝希就像是更薄一些的power。击打的时候,power会显得更扎实,而丹羽孝希纯木显得更轻快。丹羽孝希纯木重心更居中一些,power重心略偏拍头,但不算严重。丹羽孝希纯木感觉出球似乎要快一些,而power的底劲会更足一些,power的厚重感更强。拉球的旋转的话,两者都不错,搭配德套都能吃住球,底劲都挺不错。两者其实风格有点差异,整体性能在纯木当中都是一流水平。
像丹羽孝希纯木和swat power这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纯木,其实它们的支撑力更像是内置纤维板,在手感和击球的速度上,它们并不像传统的纯木那么软。单说底劲,丹羽孝希纯木和swat power的底劲甚至是超过林高远alc的,如果都配德套的前提下。像西蒙和雨果的底板,它们也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过的,并不是传统纯木的整体硬度。所以,不要一说纯木,就以为是软趴趴的感觉,经过现代特殊工艺处理的纯木,其实并不软。
因为罗泽娜和雷神软都有点不太适合power,所以我尝试了正手使用雷神软,但有意思的是,哪怕是只有42.5度的德套,正手拉球就挺有底劲的。考虑到这是42.5度的套胶,正手拉球的旋转已经足够好,出球的质量已经足够高,因此可以稍微大胆的推测,这板子的底劲是非常可观的,说它的底劲比林高远alc配德套更凶猛,应该是不过分的。swat power与sk7classic都是现代化的纯木底板,都有特殊工艺去处理,整体都足够硬挺,反手出球够快,接近外置纤维板,而正手大力量输出之后,板子有支撑,有形变,旋转比一般外置纤维板更强。
不同点是,蝴蝶sk7c与罗泽娜更搭配,自家底板配自家涩套,两者一体感很强。而swat power配罗泽娜就不太合适,可能是整体刚性特别强,所以罗泽娜显得有点不太吃球,导致power正手拉球的时候感觉不太实。而改用雷神软正手拉球,手感立马就上去了,不得不说victas的底板是更适合搭配德套的,因为它家的套胶也是德套为主的。power和雷神软明显一体感很强,吃球,酥脆感十足,拉球旋转强烈,底劲居然很足,比较雷神软只有42.5度。
整体来说,power支撑力十足,绝不是传统纯木的“弱不禁风”的感觉,它在搭配德套的时候,旋转明显强于蝴蝶的纤维底板,这也正是我选power的核心原因。但限于本次套胶搭配不太合适,具体的深入解读,需要更换套胶之后继续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