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送分考点!拿不到这些分数定哥真的会生气!

哈喽!各位淀粉儿中午好呀~距离高考还剩80天,相信大家已经刷了不少当地的模拟卷,是不是信心越来越足啦!小历也在收录各地模拟卷,希望能帮大家抓住今年的考向。

在整理模拟卷时,小历实在是忍不住感叹,有些考点答案就在我们手中,这样的分数是真的不能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考点吧!

一、民法典
下面这道试题来自今年的福建漳州三模,材料比较长,大家注意看小历在设问中圈出来的部分。

这道题的设问非常直接,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了红宝书的专题九——民法典。

同样是法国和中国相比较,同样重视对法制建设“启示”的考察,直接让小历怀疑出题人是照着红宝书出的题!
第二问的设问: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民法典编纂的意义。(8分)
第二问的答案(每点2分,共8分):
1.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推动政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3.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4.对世界民法典编纂产生深远影响。
红宝书中的陈述:

光是记住就可以得6分,真的很划算!

第三问的设问: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学知识,概述你从法国和中国法制建设中得到的启示。(4分)
第三问的答案(每点两分,共四分):
1.法制建设要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法制建设要不断与时俱进;
3.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制建设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我们再来看看红宝书中是怎么描述“启示”的↓

第三问答出两条就可以得满分,背过这一点的淀粉岂不是赚到!
二、灾荒、救灾
我们再来看一道概括类题型,来自今年四川蓉城名校联盟,有的小淀粉经常抱怨“材料都看不懂,我怎么去概括它?!”现在,就让我们利用红宝书走一下捷径试试~

第一问的设问: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救灾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4分)
第一问的答案:
特点:
1.探索早、历代重视;
2.救灾措施多样化,直接救济与间接救济结合;
3.调价减税等经济手段与移民等行政手段并用;
4.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少;
5.防灾与救灾结合;
据灾情不同救助,务实灵活。
(每点2分,任答4点共8分)
看看红宝书的陈述吧!(专题五——灾荒、救灾)

好家伙,背过就可以答出四条,满分不是有手就行?!

三、交通;铁路与火车
来看看今年湖南邵阳的二模大题吧,大家注意看小历圈出的部分~

这道题的第一问,可以说红宝书直接杀疯啦,满分只是第一步,我们比答案还要完整!不信的话继续向下看吧!
第一问的设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湖南交通方式演进的特点及其原因。(10分)
第一问的答案:
(1)特点:
1.起步晚;
2.步履艰难(限难折、阻力重重);
3.发展(轮船业、铁路业)缓慢;
4.水平低;
5.半殖民地化色彩浓厚;
6.新旧并存等。
(任答三点得6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原因:
1.湖南地处内陆,小农经济长期占主体;
2.封建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4.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等。
(任答两点得4分)
而红宝书是这么说的↓
足足10分的题目,拿到就甩其他考生一大截!

看到这儿,小伙伴们会不会疑惑“红宝书只能在大题上帮助我吗?”no,no.no!来看一个巨高频但是课本上又缺失的知识点——红宝书专题13中国古代赋役制度。该知识点在红宝书里有详细且清晰的介绍。

(山东省青岛市二模)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汉承秦制,实行“编户齐民”制度。两者的首要目的是(B)
A.取代血缘政治
B.进行赋役征发
C.实行社会救济
D.维护社会治安
本题考查:编户齐民。仔细阅读红宝书就会发现编户齐民就是为了方便政府征税的。

(2023·浙江十校联盟2月联考)史学界认为,两税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以下史实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C)
A.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劳动时间
B.国家一年按照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
C.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D.赋役合并折银征收彻底废除人头税
本题将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放在一起考察,A、D项说的不是两税法,直接排除;C项说不以人丁征税,而主要以资产和土地为标准,说明人头税在赋税中的比重大为减轻,这等于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项虽然是两税法的内容,但他的侧重点是减少了税收的次数,有利干提高行政效率。

(2023河南洛阳新高三摸底)明初,赋税征收以米麦等实物为主。英宗即位后,弛用银之禁,折收“金花银 ”。至万历九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将丁役、土贡等各项均归并于田赋之中,“计亩征银”。明朝赋税制度的变化 (D)
A.确立了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
B.改变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C.促使财政危机进一步的恶化
D.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这道题并没有直接考“一条鞭法”,而是列举三个时间段:明初/英宗即位后/万历九年来介绍整个明朝的赋税制度的变化。

(2023福建泉州二模)清朝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当时人称“自后丁和地赋合而为,民纳地丁之外,别无摇役矣 ”“此真旷古未有之善政也 ”。这一措施(B)
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
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解除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D.保证了国家财政的持续增长
本题考查“摊丁入亩”的影响。

所以说,我们的红宝书就是万能哒,大题小题都能用哦~咦?听说最近的广州一模又出现了红宝书专题,小淀粉知道是哪一个吗?期待你在评论区的留言哦!
最后,小历助大家高考的时候“红宝书附体”,下笔就是标准答案,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老师定哥,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