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寓言讽刺体小说的大升级
大家好,这一讲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
版本推荐:《格列佛游记》 / 斯威夫特 / 杨昊成译本

斯威夫特:“英国的拉伯雷”
说起斯威夫特这位作家,他在文学史上有一个很特别的称号,人们喜欢把他叫做“英国拉伯雷”。拉伯雷这个作家呢,你已经很熟悉了,咱们前面刚刚分享过他的代表作《巨人传》。斯威夫特外号“英国拉伯雷”,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又跟拉伯雷的《巨人传》有什么关联呢?现在我就先来跟你说说《格列佛游记》这本书都讲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故事精华
故事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名英国医生,可是他最喜欢做的事呢,却是出海冒险。一次一次出海冒险,格列佛也就经历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旅行见闻。比如说下面这次吧,有一次格列佛随一艘船去东印度群岛,途中遭遇风暴船沉了,格列佛在海里游了很久,后来就昏迷了。等他苏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片沙滩上,浑身上下被绑得结结实实。而把他捆绑起来的,竟然是一群15厘米左右高的奇怪小人。
原来,格列佛来到了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小人把他当成了不明入境者,上百名小人趁格列佛昏迷的时候费了老大的力气,用到了这里许多先进的科技手段,这才把他成功俘获。可后来这些小人发现格列佛对他们的国家并没有什么恶意,也就对他友好起来了,给他松了绑,还以举国之力给他安排了住处,供他吃喝。
小人们用小人国的语言称呼格列佛,把他叫做昆布斯·弗莱斯纯,什么意思呢?就是巨人大山的意思。在小人国,格列佛慢慢地就跟这里的皇帝以及许多朝廷大臣都混熟了,了解到了不少当地趣事。那这个小小的迷你王国国内的形势其实相当复杂,有两个政党在激烈地争夺权力。一个政党叫高跟鞋党,这个党派的人都穿高跟鞋。另一个党呢,叫矮跟鞋党,这个党派的人都穿矮跟鞋。高跟鞋党跟矮跟鞋党整天斗得你死我活。
小人国的国王最喜欢看一种才艺表演,就是手下大臣在空中拉直的绳子上跳舞,这难度当然特别大了。大臣们为了博取国王欢心,凭借才艺加官晋爵,都在苦练这种特殊要求的跳舞技术,争着在国王面前表演炫技。结果呢,许多人都摔得遍体鳞伤。
咱们看看格列佛在这个小人国生活,他每天的吃喝相当于当地1728个人的用量,格列佛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就主动做了些事情,发挥身体上的优势,为小人国立功。比如说吧,小人国和海峡对岸的邻国打仗,对岸的邻国也是一个小人国,格列佛赤手空拳就把邻国的一艘战舰给拖回来了,立下了赫赫战功。还有一次王后的寝宫意外着火,所有人都慌神了,情急之下, 格列佛想出了撒尿灭火的奇招,成功灭火。
可是,格列佛在小人国出了这么多的风头,也惹来了很多人的嫉妒,找他麻烦的小人越来越多。格列佛一看,这地方实在没法再待了,后来一番努力,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最终成功地逃离了小人国,回到了祖国英国。
那在家里只待了两个月,格列佛又待不住了,再度出海去东印度群岛。这次他又倒霉了,一阵狂风吹来,把船吹到了一座无名岛屿附近,无奈之下格列佛上了岸,结果发现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比正常的大好多好多倍。
原来啊,这一次格列佛来到的是大人国。这里的一户农夫家庭收留了格列佛,把他当成了一个小宠物养了起来。家里的小女儿9岁了,身高不到12米,比当地的同龄女孩略微矮一点,小女孩很有爱心,非常喜欢格列佛这个小宠物,用大人国语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格雷瑞格,就是小矮人小侏儒的意思。
格列佛这个人啊,他是个语言天才,无论走到哪都能很快学会当地的语言。在小人国的时候,学会了小人国语。这次到了大人国呢,他也很快就能用大人国语跟当地人交流了。
后来大人国的王后听说了这件事,特别感兴趣,她用重金买下了格列佛,而且呢,还给他特制了一个小盒子,每次出去玩的时候都带着格列佛,把他放到小盒子里,拎个鸟笼子似的带他四处走。这个小盒子多大呢?大概5米左右见方吧,格列佛在里面待得还挺舒服的。
可大人国的王后呢,觉得这个小宠物太好玩了,觉得自己占有不太合适,就把他献给了国王。大人国的国王同样很喜欢格列佛,给他安排了很好的生活条件,还特别喜欢跟他聊政治的话题。听格列佛讲各种英国和欧洲的情况,然后发表议论,作一些点评。可是呢,格列佛尽管在大人国生活得很快乐,却也总时不时地遭一点意外之灾。
比如说有一次下冰雹,这里冰雹多大呢?一个有英国正常冰雹1800倍那么大,当时格列佛正在外面草坪上玩,巨大的冰雹砸在地上,差点给他砸死。又有这么一次,宫里面养的一只猴子爱心泛滥,抓起格列佛给他喂东西,还轻轻地拍打他,差点把格列佛给拍死。这样呢,大人国再好,格列佛也不敢再待下去了,最终不辞而别,又一次回到了祖国英国。
可回家以后啊,格列佛还是待不住,又许多次出海冒险,到过各种奇奇怪怪的地方,遭遇了各种不可思议的怪事。尤其是最后一次出海冒险,格列佛遭遇的怪事最不可思议,怎么个不可思议呢?原来啊,这一次格列佛到的这个地方是一个马国,怎么叫马国呢?统治这里的居民是一群马,他们还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houyhnhnm,通行的中译本译成慧骃,这是一个音译加意译的译法,骃字是一个马字旁加一个因为的因,这个慧骃什么意思呢?是智慧之马的意思。
那这个马国啊,社会制度很完善,马国里面的慧骃,也就是智慧之马的素质也很高。可是在这个国家里,素质低的居民也有。这里有供慧骃驱使的一些奴仆,叫做Yahoo,中文可以译作雅虎。通行的中译本把这个词译成野胡,这也是一个音译加意译的译法。这些野胡啊,他们的样子跟人差不多,却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各种丑恶的品质在他们那里全都有所表现。格列佛看到这些人形的野胡产生了一种羞耻感。再看看人家慧骃,看看人家智慧之马那种高贵的生活,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宁做马不做人的冲动,很想永远留在这里生活。可是这个愿望无法真正实现,格列佛最后还是不得不回到了英国老家。

寓言讽刺小说的传承
好,以上介绍完了《格列佛游记》这本书的故事梗概,你看怎么样?这里的故事是不是跟《巨人传》的故事很相似呢?你看,两本书都讲到了巨人的生活,都讲了一站接一站的奇幻旅行,也都有数不清的魔幻元素。尤其关键的是,两本书都具有寓言讽刺小说的特性。
《巨人传》那本书如何利用“满纸荒唐言”讽刺当时的社会问题,这方面的内容你已经很熟悉了,现在再来看《格列佛游记》。前面咱们讲过的有趣故事里面,其实隐藏了很多现实讽刺的机关。
比如说吧,小人国里面整天斗来斗去的高跟鞋党和矮跟鞋党,这就是有明确现实所指的。斯威夫特生活的那个时代,英国有两大党派,叫做辉格党和托利党,两党之间明争暗斗,搅得英国的老百姓生活不得安宁。于是呢,斯威夫特就编了这个高跟鞋党和矮跟鞋党的故事,来对这种情况进行讽刺。
类似的现实讽刺,《格列佛游记》这本书里面可以说是比比皆是,那在这一点上确实跟拉伯雷的《巨人传》一脉相承。所以综合来看,把斯威夫特称作英国拉伯雷,确实实至名归。
可是,我要告诉你,斯威夫特这个“英国拉伯雷”,他毕竟比拉伯雷晚生了二三百年。站在前辈文学巨人拉伯雷的肩膀上,斯威夫特更进一步,对文艺复兴的文学经典《巨人传》进行了技术和思想上的全新升级。
写作技法的升级
怎么升级的呢?下面我就给你仔细讲讲。先说说技术上的升级,拉伯雷写《巨人传》,写得比较粗放,在叙事逻辑上留下了很多漏洞。那斯威夫特写《格列佛游记》的时候啊,就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在自己的作品中特别强化了叙事逻辑上的严密性。
关于《巨人传》里面的叙事逻辑漏洞,我这里给你举个例子。你看啊,作者拉伯雷一个劲地讲高康大和庞大固埃两个巨人国王身量有多巨大,有多能吃、多能喝,比身边的人巨大多少倍,能吃能喝多少倍。讲庞大固埃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个巨婴,每顿饭都要喝下4600头奶牛产的牛奶才能勉强吃饱。
那按照这种叙事逻辑来讲,巨人国王统治的就根本不可能是巨人国,因为巨人国里面应该都是巨人才对啊,奶牛也应该是等比例放大的奶牛啊。所以你看,作者拉伯雷显然是过于粗心大意了,他只顾强调巨人国王如何巨大,忘了把他身边的人和动物也都等比例放大。
再举一个例子,庞大固埃的老爸高康大年轻时候去巴黎玩那次,他开玩笑摘走了巴黎圣母院的大钟。作者写他把大钟拿回他在巴黎的家,引来了宗教界人士到他家里来讨要大钟。你看这段情节,这里面也存在着很明显的叙事逻辑错误。你想啊,高康大跟巴黎圣母院差不多高,他哪能轻轻松松就在巴黎找到住处啊,所以咱们看《巨人传》这本书里面类似的叙事逻辑漏洞实在是太多了。
咱们接下来再看《格列佛游记》你要注意了,作者斯威夫特在讲大人国小人国故事的时候,他总是在特别强调一个词,什么词呢?就是比例。比如说吧,讲到小人国当地居民一般身高15厘米以下,作者就特意补了一句,说所有其他的动物和植物都严格遵守与之相称的比例。
在故事当中,主人公格列佛专门举了一个例子,说他曾经看到一个小人国的厨师给一只百灵鸟捋毛。这只百灵鸟多大呢?相当于正常世界一只苍蝇那么大。
再比如说吧,格列佛来到大人国,大人国里的人通常都有十几二十米高,其他的动物和植物也都等比例放大。就像大人国国王养的骏马,通常身高在十八九米左右。格列佛身高1米8,在小人国是正常小人身高的12倍,到了大人国呢,只相当于这些骏马身高的十分之一还不到。所以啊,时时刻刻都得提防别让马给踩死。
那格列佛笔下的大人国和小人国,除了动物和植物等比例放大和缩小以外,所有的日常生活用 品也都同样等比例放大或者缩小。比如说讲到格列佛在小人国衣食住行的住这个问题,作者就特意给出了逻辑很严密的一个解释,说小人国里面有一座古代祭祀用的最大的圣殿,格列佛趴着身子钻进去,可以勉强在里面睡觉,这就算是他的寓所了。
反过来再看大人国的情况,格列佛在那个普通农夫家里的时候,白天所有人都出门了,把他一个人锁在房子里,不过就是一间普通的农舍嘛,有多大呢?作者讲了,八九十米宽,八九十米高,那你想,格列佛一个人待在这么大一间房子里,他能不害怕吗?所以你看啊,拉伯雷《巨人传》里面原来的那些叙事逻辑漏洞,在斯威夫特笔下,在他的《格列佛游记》里面,这些问题都给很好地解决掉了。

思想深度的升级
好,讲完了斯威夫特在叙事逻辑方面的技术升级,接下来咱们再一起来看看《格列佛游记》这本书超越《巨人传》全新升级,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思想升级。拉伯雷这个作家写作风格是粗放型的,他的思想风格也是粗放型的,很多时候呢,对一些重要思想主题的表达就显得有点简单化,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幼稚。比如说吧,拉伯雷讲人生而自由这个主题,在《巨人传》里编出了一个特来美修道院,说这里面修行的修士和修女只遵守一条唯一的规则,那就是随心所欲,做自己愿意做的任何事情。那这些人啊,就过上了快快乐乐自由自在的生活,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学习就学习,所有人相互之间也都非常友爱,谁都不干涉别人的自由生活。
你看啊,拉伯雷通过特来美修道院的故事,来表现他的自由观。这里面呢,有一个很基本的前提假设。他设定了一个人,你如果给他完完全全的自由权利,他一定会变得更好,不但能利用好自己的自由权利,而且还会尊重别人的自由权利。那这样来看人性啊,其实就是把人性这种特别复杂的东西给理想化了,只看到光明的一面,却忽略了人性当中还有各种灰暗,甚至是阴暗的因素。那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又未免有点简单幼稚了。
相比于拉伯雷,斯威夫特这个作家他看世界看人性的眼光可就犀利深刻得多,能够看到世界和人性中的各种复杂构成。尤其他不放过人性当中那些灰暗和阴暗的因素,深入地关注和思考人性恶的问题。这一点呢,特别集中地表现在《格列佛游记》这本书最后的慧骃国游记的部分。
咱们看这个慧骃国,表面上写的最奇特的是那些名叫慧骃的马,这些马拥有极高的智慧和道德素质,让偶尔闯进来的这个人格列佛无比敬佩,特别向往这么一种精神境界,产生了不当人该当马的冲动。可实际上,在这个神奇的马国,作者真正想说的,重点想讲的,其实还是那些被马统治的野人,也就是那些野胡。
格列佛看到了野胡整天争吵不休,相互打斗,生性懒惰,恶毒奸猾,完全无法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生活。其实啊,这里的描写就是把现实生活中人性恶的那一面放大呈现出来了。
那后来有很多评论家不喜欢斯威夫特这样写人性,说斯威夫特只强调人性的阴暗面,是个厌世者。但是啊,不管斯威夫特本人他厌世还是不厌世,你去读他的作品,无论如何还是能够帮助你更加全面地认识人性,尤其是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就这一点而言,不得不说单讲思想深度,格列佛的慧骃国这一段远远地超出了《巨人传》的特来美修道院那一段。
总结一下,斯威夫特创作《格列佛游记》,向前辈作家拉伯雷的经典之作《巨人传》致敬,那他在写作技术和思想深度两个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向经典致敬最好的方式就是超越经典,斯威夫特这个作家,他就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阅读心法
《格列佛游记》这一讲就讲到这里,下面我再来跟你分享两条阅读心法:
第一,这本书的主角格列佛,作者特别把他设计成为一种功能型主角,就是说这种类型的主角你不用在他身上寻找什么统一的或者鲜明的性格特点。他就是搭戏的,主要就是突出对手的存在。所以,在《格列佛游记》这本书里,咱们关注的焦点就一直集中在大人国、小人国、慧骃国这些奇异的国度上。那么这恰恰说明主角格列佛这个功能型主角的角色功能完成得挺棒的。
第二,和《巨人传》一样,这本《格列佛游记》里面也大量运用了戏仿手法,尤其是戏仿了一本书,哪本书呢?就是早它七年出版的《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咱们看故事开头,是格列佛的第一人称叙述,说:我父亲在诺丁汉郡有一份小小的产业,我14岁那年,父亲把我送进了剑桥大学,我在那儿学了三年,后来又在伦敦跟一个外科医生学医。在这期间,父亲时不时地寄给我一点钱,我就把钱用于学习航海学。感兴趣的话,你可以比较一下咱们以前分享过的《鲁滨逊漂流记》那本书的开头,你去看一下啊,斯威夫特戏仿他的前辈作家笛福,是不是戏仿得惟妙惟肖。
写作小窍门
分享了阅读心法以后,我还要再告诉你一个本书作者的写作小窍门:
这本书的作者斯威夫特,他曾经讲过这么一句写作的心法,而在英国文学圈子里,这句话好几百年来被很多有成就的大文学家奉为史上第一写作指导金句,一字千金,一句顶一万句。到底什么金句这么值钱呢?斯威夫特他是这么写的:“写作这件事儿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合适的词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成了。这就是最好的写作风格。”这一句话咱们来好好琢磨琢磨,把合适的词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听着好像有那么点玄妙,又好像普普通通、平淡无奇。那这里面的玄机你最好细细地参悟参悟,看看能悟出点什么。